AQ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ppt
《AQ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Q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ppt(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Q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标准前前 言言本标准全文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全文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与本标准与?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审查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审查标准标准?和和?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竣工验收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竣工验收标准标准?比较,主要变化如下:比较,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开拓开采的要求;增加了开拓开采的要求;增加了矿山救援的内容;增加了矿山救援的内容;提高了相应的煤矿平安技术要求;提高了相应的煤矿平安技术要求;提高了相应的煤矿平安设施要求;提高了相应的煤矿平安设施要求;删减了矿井概况及平安条件;删减了矿井概况及平安条件;删减了设计审查标准中有关日常平安删减了设
2、计审查标准中有关日常平安管理性的条款。管理性的条款。本标准由国家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平安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平安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国煤炭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煤炭建立协会、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1 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设计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建立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审查和平安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应遵循的原审查和平安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应遵循的原那么和要求。那么和要求。本标准中建立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本标准中建立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煤矿建立工程。煤矿建立工程。2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GB/T15663煤矿科技术语及煤矿科技术语及?煤矿平安规程
3、煤矿平安规程?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 井工矿平安设施设计审查井工矿平安设施设计审查3.1 设计必备条件设计必备条件3.1.1 平安设施设计必须由平安设施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制。3.1.2 已取得省级及以上投已取得省级及以上投资主管部门工程核准审批资主管部门工程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的批复文件。3.1.3 已取得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划已取得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许可证。3.1.4 已取得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已取得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备案的相
4、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告。3.1.5 平安预评价报告。平安预评价报告。3.2 矿井开拓与开采矿井开拓与开采3.2.1 矿井开拓矿井开拓3.2.1.1 井筒井筒3.2.1.1.1 高瓦斯矿井、有煤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必须设专用回风井。危险的矿井必须设专用回风井。3.2.1.1.2 必须按规定留设井筒保护煤柱。3.2.1.1.3 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粉尘、有害和高温气体不能侵入的地方。3.2.1.1.4 每个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平安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采用中央式通风系统的新建和改扩建矿井,当井田一翼走向较长时,设计应
5、规定井田边界附近的平安出口。3.2.1.2 井底车场、硐室及主要巷道井底车场、硐室及主要巷道3.2.1.2.1 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应布置在坚硬稳定的岩层中,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险和冲击地压的煤层中。开拓巷道和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险和冲击地压的煤层中。采用倾斜分层或水平分层采煤法时,采区上山应布置在岩石中或不易自燃煤层中。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单一厚煤层或煤层群的矿井,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应布置在岩层内或不易自燃的煤层内;如果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内,必须砌碹或锚喷。3.2.1.2.5 井下每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有2个便于行人的平安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平安出口相连接。3.2.1.2.
6、6 对于通达地面的平安出口和2个水平之间的平安出口,倾角等于或小于45时,必须设置人行道,并根据倾角大小和实际需要设置扶手、台阶或梯道。倾角大于45时,必须设置梯道间或梯子间,斜井梯道间必须分段错开设置,每段斜长不得大于10m;立井梯子间中的梯子角度不得大于80,相邻2个平台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8m。主要绞车道不得兼做人行道。3.2.1.2.7 矿井必须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必须设置在地面。3.2.1.2.8 井下爆炸材料库应采用硐室式或壁槽式。井下爆炸材料库应包括库房、辅助硐室和通向库房的巷道。3.2.1.2.9 井下爆炸材料库的布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库
7、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大局部采区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100m,壁槽式的不得小于60m。b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硐室式的不得小于35m,壁槽式的,壁槽式的不得小于不得小于20m。c库房距地面或上下巷道的法线库房距地面或上下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30m,壁,壁槽式的不得小于槽式的不得小于15m。d库房和外部巷道之间,必须用库房和外部巷道之间,必须用3条条互成直角的连通巷道相连。连通巷道互成直角的连通巷道相连。连通巷道的相交处必须延长的相交处必须延长2m,断面积不得小,
8、断面积不得小于于4m2,在连通巷道尽头,还必须设,在连通巷道尽头,还必须设置缓冲砂箱隔墙,不得将连通巷道的置缓冲砂箱隔墙,不得将连通巷道的延长段兼做辅助硐室使用。库房两端延长段兼做辅助硐室使用。库房两端的通道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设置齿形阻的通道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设置齿形阻波墙。波墙。e每个爆炸材料库房必须有每个爆炸材料库房必须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材料及行人,出口的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材料及行人,出口的一端必须装有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端必须装有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炸材料库回风侧,可铺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炸材料库回风侧,可铺设轨道运送爆炸材料,该出口与库房连接设
9、轨道运送爆炸材料,该出口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装有处必须装有1道抗冲击波密闭门。道抗冲击波密闭门。f库房地面必须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库库房地面必须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库房和通道应设置水沟。房和通道应设置水沟。3.2.1.2.10 在多水平生产的矿井内,井下爆炸材料库距爆破工作地点超过2.5km或井下无爆炸材料库的矿井内可设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a发放硐室必须设在有独立风流的专用巷道内,距使用的巷道法线距离不小于25m;b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贮存,并用不小于240mm厚的砖墙或混凝土墙隔开;c发放硐室应有单独的发放间,发放发放硐室应有单独的发放间,发放硐室出口处必须设有硐室出口处必须
10、设有1道自动关闭的抗道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冲击波活门。3.2.1.3 主要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主要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平安设施及设备安装、运输、通风和平安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并符合以下要求:检修、施工的需要,并符合以下要求:a主要运输巷和主要风巷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主要运输巷和主要风巷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于2m。架线电机车运输巷的净高必须满足,在行人。架线电机车运输巷的净高必须满足,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穿插处,电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穿插处,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不小于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不小于2m;在不行人的巷道;在
11、不行人的巷道内不小于内不小于1.9m。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至乘车场电机车架空线的悬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至乘车场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不小于挂高度不小于2.2m。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m;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悬吊绝缘子距电机车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得超过空线的距离,每侧不得超过0.25m。b采区包括盘区内的上山、采区包括盘区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m,开采薄煤层采区内的不得低于开采薄煤层采区内的不得低于1.8m。c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
12、计算。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3.2.1.4 主要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主要运输巷两侧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最突出局部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与运输设备最突出局部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以下要求:a巷道一侧从道渣面起巷道一侧从道渣面起1.6m的高度内,必须的高度内,必须留有留有0.8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1m以上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巷;巷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m综合机械化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为采煤矿井为0.5m。巷道内安设输送机时,输送机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5m;输送机机头和机
13、尾处与巷帮支护的距离应满足设备检查和维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0.7m。巷道内移动变电站或平板车上综采设备的最突出局部,与巷帮支护的距离不得小于0.3m。b改扩建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改扩建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合上述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高度不得小于1.8m。c人车停车地点的巷道上下人侧,人车停车地点的巷道上下人侧,从巷道道渣面起从巷道道渣面起1.6m高度内,必高度内,必须
14、留有宽度在须留有宽度在1m以上的人行道,以上的人行道,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管道吊挂高度不得低于1.8m。3.2.1.5 在双轨运输巷中,在双轨运输巷中,2列列车列列车最突出局部之间的距离,对开时不最突出局部之间的距离,对开时不得小于得小于0.2m,采区装载点不得小,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于1m。3.2.1.6 平峒、石门、大巷及上下平峒、石门、大巷及上下山等主要井巷应按规定留设保护煤山等主要井巷应按规定留设保护煤柱。柱。3.2.2 矿井开采矿井开采3.2.2.1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薄煤层除外层除外)时,采煤工作
15、面必须采用后退式时,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开采。3.2.2.2 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畅个畅通的平安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通的平安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道,另一个通到进风巷道。采煤工作面所有平一个通到进风巷道。采煤工作面所有平安出口与巷道连接处安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必须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加强支护。3.2.2.3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急倾斜煤层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急倾斜煤层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在主石门和采区运输石门时,在主石门和采区运输石门上方,必须留有煤柱。制止采上方,必须留有煤柱。制止采掘留在主石门上方的煤柱。掘留在主石门上方
16、的煤柱。3.2.2.4 突出矿井的采区巷道布置应遵守以下突出矿井的采区巷道布置应遵守以下规定:规定:a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中。b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带。揭穿突出煤层地点应避开地质构造带。c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避开本煤层或进。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应避开本煤层或临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临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3.2.2.5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采用综合机
17、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以下规定:a倾角大于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必须有防时,必须有防止煤止煤(矸矸)伤人的措施。伤人的措施。b当采高超过当采高超过3m或煤壁片帮严重时,液或煤壁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c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或增设其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或增设其他形式的支护。他形式的支护。3.2.2.6 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时,必须遵守以下规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开采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定:a矿井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在煤层瓦斯矿井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在煤层瓦斯
18、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必须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必须根据顶板、煤层、瓦斯、自然发火、水文地质、煤根据顶板、煤层、瓦斯、自然发火、水文地质、煤尘爆炸性、冲击地压等地质特征和灾害危险性,编尘爆炸性、冲击地压等地质特征和灾害危险性,编制开采设计,经专家论证或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评价制开采设计,经专家论证或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评价后,将其附专家论证报告或评价报告报请集团后,将其附专家论证报告或评价报告报请集团公司或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报煤矿平安监公司或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报煤矿平安监察机构备案。察机构备案。b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
19、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必须对防瓦斯、防火、防尘、工艺特点,必须对防瓦斯、防火、防尘、防水、采放煤工艺、顶板支护、初采和工防水、采放煤工艺、顶板支护、初采和工作面收尾等制定平安技术措施。作面收尾等制定平安技术措施。c通过预裂爆破对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通过预裂爆破对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进展弱化处理的作业,应在工作面未采动进展弱化处理的作业,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展,并制定专门的平安技术措施。严区进展,并制定专门的平安技术措施。严禁在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顶煤、禁在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顶煤、顶板及卡在放煤口的大块煤矸。顶板及卡在放煤口的大块煤矸。d高瓦斯矿井的容易自然煤层,应当采取以预
20、高瓦斯矿井的容易自然煤层,应当采取以预抽方式为主的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和综合防灭火抽方式为主的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和综合防灭火措施,保证本煤层瓦斯含量不大于措施,保证本煤层瓦斯含量不大于6m3/t或工作或工作面最高风速不大于面最高风速不大于4.0m/s。e工作面严禁采用木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支护工作面严禁采用木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方式。方式。f对于倾角大于对于倾角大于30的煤层急倾斜特厚煤层的煤层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除外、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水平分层放顶煤除外、开采冲击地压煤层,严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开采。严禁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开采。3.2.2.7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
21、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a煤层平均厚度小于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m。b采放比大于采放比大于1 3。c采区和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井设计标准规定。采区和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井设计标准规定。d煤层有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有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e坚硬顶板、坚硬顶煤不易冒落,且采取措施后冒坚硬顶板、坚硬顶煤不易冒落,且采取措施后冒放性仍然较差,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不大于放性仍然较差,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不大于采放煤高度。采放煤高度。f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
22、3.2.3 顶板管理顶板管理3.2.3.1 开采有冲击地压煤层时,应开采有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遵守以下规定:遵守以下规定:a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不得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不得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在采空区留有煤柱。b开采煤层群时,应选择无冲击地开采煤层群时,应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在未受保护的地区和单一煤层,必须在未受保护的地区和单一煤层,必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孔、超前松动煤体或其他防治措施。孔、超前松动煤体或其他防治措施。c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
23、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护。性支护。d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双巷掘进时,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联络巷道应与2条平行巷道直。条平行巷道直。e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阻力。f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同一煤层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集
24、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回采。个工作面同时回采。3.2.3.2矿山压力观测仪器设备应符合矿山压力观测仪器设备应符合?矿井通风平安装备标准矿井通风平安装备标准?规定。规定。3.3.2.2 矿井通风的设计负正压,矿井通风的设计负正压,不应超过不应超过2940Pa。在矿井设计的后期。在矿井设计的后期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3920Pa。3.3.2.3 主要通风机使用寿命期内,应主要通风机使用寿命期内,应明确划分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明确划分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所效劳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期所效劳的空间和时间范围。3.3.2
25、.4 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满足表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满足表1要求。要求。表表1 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井井 巷巷 名名 称称允许风速允许风速/(m/s)/(m/s)最低最低最高最高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1515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1212风桥风桥1010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8 8主要进、回风巷主要进、回风巷8 8架线电机车巷道架线电机车巷道1.01.08 8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0.250.256 6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0.250.254 4掘进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Q 煤矿 建设项目 安全 设施 设计 审查 竣工 验收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