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要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期末习题总结及答案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根据建议,不属于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的是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D.检出限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在可见光区使用的是 钨灯或者卤钨灯 光源,可以使用 玻璃 材质的棱镜及比色皿;而在紫外区一般使用的是 氘灯 氢灯 光源,必须用 石英 材质的棱镜及比色皿。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设计上通常采用 1 光源 2 个单色器及 1 个吸收池。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是由 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器 及 信号处理系统 五部分组成。选择题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是33A、钨灯 B、硅碳棒 C、空心阴极灯 D、激光
2、灯2、 3C3中的*跃迁谱带在下列溶剂中测量时,最大的为A、水 B、甲醇 C、正丁烷 D、氯仿* 中 随极性增大而降低,因此极性最小的对应波长最长3、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及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是 A、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4、下列有关双波长光度分析的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若合理选择波长对,可获得待测组份及参比组份的净吸光度,能有效地校正待测成份以外的背景吸收B、可用于扣除混浊液背景校正C、由于记录的是两个波长信号的信号差,因此不受光源电压及外部电源变化的影响D、可用于追踪化学反应。5、紫
3、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A.吸收曲线 B.吸光系数 C.朗伯-比耳定律 D.能斯特方程问答题1、 何谓生色团、助色团,红移及蓝移?含有键的不饱及基团为生色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吸收,但是可以使生色团红移,吸收强度增大的基团为助色团2、 溶剂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何影响?3、 作为苯环的取代基,为什么3+不具有助色作用,而2却具有助色作用?助色团至少要有一对非键n电子才可以起作用。3+上的n电子及结合,非键n电子消失,从而助色作用也消失4、 作为苯环的取代基,为什么的助色作用明显小于?氧负离子有两对n电子,助色作用强于羟基氧上的一对n电子计算题1、 以领二氮菲光度
4、法测定(),称取式样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用1.0吸收池,在510波长下测得吸光度0.430。计算:(1)试样中的铁的质量分数;(2)当溶液稀释1倍后,其百分透射比是多少?(510=1.11041)2、 用分光光度法测得浓度为1.010-312+标液及未知浓度的锌试样溶液及锌试剂显色后的吸光度分别为0.700及1.000.求:(1)两种溶液的透光率相差多少?(2)若以上述标准溶液为残壁,试样溶液的吸光度为多少?(3)此时读数标尺放大了多少倍?3、 普通分光法测定0.510-4,1.010-412+标液及试液的吸光度A为0.600,1.200,0.800(1)若以
5、0.510-4 . 12+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节100,用示差法测定第二标液及试液的吸光度各为多少?(2)用两种方法中标液及试液的透光度各为多少?(3)示差法及普通光度法比较,标尺扩展了多少倍?(4)根据(1)中所得的数据,用示差法计算试液中的含量(1)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填空题1、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都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但 分子间 氢键随浓度减小而消失, 分子内 氢键不受溶液浓度影响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及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远红外 、 中红外 及 近红外 ,其中 中红外区 的应用最广。3、 40001300 1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
6、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 官能团去 ; 13506501 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故称为 指纹区 区。选择题1、非红外活性是指A.振动时伴随着转动 B.转动时伴随着振动C.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无变化 D.振动时分子偶极矩有变问答题1、 物质分子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课本习题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填空题1、分子共轭p键大,则荧光发射强,荧光峰向 长 波方向移动;给电子取代基将 加强 (加强或减弱);得电子取代基将使荧光强度 减弱 (加强或减弱)。简答题1、 列出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作出说明。a) 分子结构,需要有共轭
7、键及刚性平面,而且还受取代基影响b) 环境影响溶剂 温度 自吸收作用及内滤光作用 荧光猝灭2、 能够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要满足哪些条件?名字解释(1)单重态 (2)三重态 (3) 系间窜越 (4)振动弛豫 (5)内转换 (6)量子产率 (7) 荧光猝灭 (8)重原子效应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填空题1、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中,目前常用的激发光源有 电弧光源 、 电火花光源 、 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 。2、内标法光谱定量公式是 。摄谱法定量公式是 。3、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公式I = 中,a是 及光源、蒸发、激发等工作条件及试样组成有关的一个参量 ,b为 自吸系数 ,b的取值范围为 b1 (1 无
8、自吸且b越大自吸越小) 。4、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 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现 增加 。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 自蚀 5、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通常所使用的光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是 ;激发温度最高的是;不发生自吸的是 。选择题1、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的特别,适用于高含量、微量、痕量金属及难激发元素分析的是 A、直流电弧光源 B、高压火化光源C、交流电弧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常使用内标法,其目的是 A、为了减少光谱干扰 B、为了
9、提高分析的灵敏度C、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消除工作条件变化带来的误差) D、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3、光谱定量分析确定元素含量的根据是A、特征谱线 B、灵敏线 C、最后线 D、元素的谱线强度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B.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及转动C.原子内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5、定性分析时,通常采取标准光谱图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氢谱 B.铜谱 C.碳谱 D. 铁谱6、塞伯-罗马金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A. a B. a C. c D. c7、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A.气体燃烧 B.气体放电 C.电极放
10、电 D.电火花问答题1、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定性分析方法?2、什么是原子线及离子线?3、何谓乳剂特性曲线?说明乳剂特性曲线的制作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4、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及自蚀?位于中心的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同种基态原子吸收,导致谱线中心强度降低的现象称为 自吸 。自吸现象随浓度增加而 增加 。当达到一定值时,谱线中心完全吸收,如同出现两条线,这种现象称为 自蚀 5、请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结构及原理,说明它的优点,为什么?名字解释1、 等离子体 是一种电离度大于0.1的电离气体,由电子原子分子离子构成,其中电子数目等于离子数目整体呈现电中性。2、 原子发射线:3、 谱线
11、的自吸:第七章 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法填空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是由 锐线光源 、 原子化器 、 分光系统 、 检测系统 及 电源同步调制系统 五部分组成。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效应一般分为四类:即 物理干扰 、 化学干扰 、 背景干扰 及 电离干扰 。3、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提出,用 峰值 吸收来代替 积分 吸收,从而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4、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中,非选择性的干扰是 物理 干扰。有选择性的干扰是 化学 干扰。5、原子吸收分析中,使得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 自然变宽 、 多普勒变宽 、 碰撞变宽(共振变宽同种原子之间碰撞及洛伦兹变宽辐射原子及其他粒子之间的
12、碰撞) 、 自吸变宽 6、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原子化过程可分 脱溶干燥 、 灰化 、 原子化 、 除残 四个阶段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用来消除A.物理干扰 B.背景干扰 C.化学干扰 D.电离干扰2、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随发光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 应该是减小 D.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碰撞变宽)3、在原子荧光产生过程中,共振荧光A.产生的荧光及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 B.产生的荧光及激发光的波长相同C.产生的荧光总大于激发光的波长 D.产生的荧光总小于激发光的波长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中消除物理干扰常用的方法是A
13、.配制及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样品 B.化学分离C.使用高温火焰 D.加入释放剂或保护剂5、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面哪个原因产生的A.原子的热运动 B.原子及其他粒子的碰撞C.原子及同类原子的碰撞 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什么办法消除A.释放剂 B.扣除背景 C.标准加入法 D.保护剂8、原子吸收光谱仪中,产生共振发射线及共振吸收线的部件是A.光源及原子化器 B.原子化器及光源C.光源及单色器 D.原子化器及单色器9、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主要是自然变宽A.阴极材料 B.阳极材料 C.灯电流(主要操作参数) D.填充气体10、
14、在原子吸收法中,使用氘灯是为了消除哪种干扰A. 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背景干扰 D. 电离干扰11、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标准偏差读数时的质量浓度或量,称为A.灵敏度 B.检出限 C.特征浓度 D.特征质量1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般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精密度好的原因是A、 使用了锐线光源 B、原子吸收的轮廓较宽C、基于N0对辐射的吸收,N0大且变化小D、原子吸收法干扰效应少问答题1、火焰原子化法测定某物质中的 时(1) 选择什么火焰?(2) 为了防止电离干扰采取什么办法?2、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只能进行定量分析,而不能进行定性分析?3、以峰值吸收测量代替积分吸收测量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5、 锐线光源的发射频率及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完全一致;发射线的半宽度为吸收线半宽度的1/51/104、常用的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法有哪些具体方法?5、简述空心阴极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空心阴极灯为何会发射锐线光源?6、从原理、仪器、应用方面比较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分析法的异同点计算题1、 用法测定某溶液中的浓度,在适合的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141。取50.00此试液加入1.00浓度为的标准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259。而测得蒸馏水的吸光度为0.010。由此,求试液中的浓度及1%吸收灵敏度2、 用某原子吸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质量浓度为0.30/的2+溶液,已知透光率为50%,求该仪器
16、测定铜的灵敏度(特征浓度)为多少?3、 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铅含量时,以0.1/质量浓度的铅标准溶液没得吸光度为0.24,连续11次测得空白值的标准偏差为0.012,试计算其检出限为多少?4、 有0.02/标准钠溶液及去离子水交替连续测定12次,测得溶液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157,标准偏差为1.1710-3。求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的检出限。5、 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g的标准溶液,用234.86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特征浓度)为多少?名字解释原子发射线:特征浓度: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填空题1、 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来表示。用玻璃电极测定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期末 习题 总结 答案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