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学案苏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学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复习学案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峡 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稳固文言字词句,体会谋篇布局的巧妙。3、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过程:课前自主复习:1.给以下字注音。阙 湍 涧 溯 漱 嶂 襄 奔 属 2.填空题。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朝代 家。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故渔者歌曰:“ , 。3.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绝巘多生怪柏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猿鸣三声泪沾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古义: ,今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 虽乘
2、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 ,今义: 5.解释以下词句:重岩叠嶂: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林寒涧肃:晴初霜旦: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课堂互动一、阅读下面的文章,答复文后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解释词语含义。略无 嶂 蔽 曦 2、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3、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 试用两个字概括。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5、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课文三峡,答复文后问题。6、.概括课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7、.试分析一下第一
3、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8、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9、.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0、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风光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风光。 课后拓展一、甲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祠;供奉祖宗、
4、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沿溯阻绝。 绝: 或王命急宣。 宣: 不以疾也。 疾: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根本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甲三峡乙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及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年级 语文 上册 复习 学案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