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复习资料.docx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充型能力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2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根本原因,而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 O3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合金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铸造生产都希望采用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或共晶成分合金,原因是这些合金的流动性好,且易形成集中缩孔,从而可以通过设置冒口,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得到合格的铸件。 O 4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零件设计时,力求壁厚均匀;在合金成分上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
2、中的硫、磷含量;在工艺上应提高型砂及型芯砂的退让性。 O5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构造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6铸造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共晶成分合金由于在恒温下凝固,即开场凝固温度等于凝固终止温度,结晶温度范围为零。因此,共晶成分合金不产生凝固收缩,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 7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 O8采用顺序凝固原那么,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消耗许多
3、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O 2-2 选择题 1为了防止铸件产生浇缺乏、冷隔等缺陷,可以采用的措施有 D 。A减弱铸型的冷却能力; B增加铸型的直浇口高度;C提高合金的浇注温度; DA、B和C; EA和C。2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顺序凝固适合于 D ,而同时凝固适合于 B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B产生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 D产生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3铸造应力过大将导致铸件产生变形或裂纹。消除铸件中剩余应力的方法是 D ;消除铸件中机械应力的方法是 C 。A采用同时凝固原那么; B提高型、芯砂的退让性
4、;C及时落砂; D去应力退火。4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 B 、 C 和 G 。A充型能力;B流动性;C收缩;D缩孔倾向;E铸造应力;F裂纹;G.偏析;H.气孔。5如图2-1所示的A、B、C、D四种成分的铁碳合金中,流动性最好的合金是 D ;形成缩孔倾向最大的合金是 D ;形成缩松倾向最大的合金是 B 。 图2-1 图2-2 6如图2-2所示应力框铸件。浇注并冷却到室温后,各杆的应力状态为H 。假设用钢锯沿A-A线将30杆锯断,此时断口间隙将A 。断口间隙变化的原因是各杆的应力C ,导致30杆E ,10杆D 。A增大; B减小; C消失; D伸长; E缩短;F不变;G30杆受压,10杆受拉
5、; 30杆受拉,10杆受压。7常温下落砂之前,在图2-3所示的套筒铸件中F 。常温下落砂以后,在该铸件中 C 。A不存在铸造应力;B只存在拉应力;C存在剩余热应力;D只存在压应力;E存在机械应力;FC和E。 图2-3 3-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用某成分铁水浇注的铸件为铁素体灰口铸铁件。如果对该成分铁水进展孕育处理,可以获得珠光体灰口铸铁,从而提高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2就HT100、HT150、HT200而言,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和Mn含量逐渐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3可锻铸铁的强度和塑性都高于灰口铸铁,所以适合于生产厚壁的重要铸件。4孕育处理是生产孕育铸铁
6、和球墨铸铁的必要工序,一般采用硅的质量分数含硅量为75的硅铁合金作孕育剂。孕育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石墨化,防止产生白口,并细化石墨。但由于两种铸铁的石墨形态不同,致使孕育铸铁的强度和塑性均低于球墨铸铁。 O 5灰口铸铁由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片状石墨,因而抗拉强度和塑性远低于铸钢。但是片状石墨的存在,对灰口铸铁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所以灰口铸铁适合于生产承受压应力的铸件。 O 3-2 选择题 1铸铁生产中,为了获得珠光体灰口铸铁,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D 。A孕育处理;B适当降低碳、硅含量;C提高冷却速度;DA、B和C;EA和C。 2HTl00、KTH300-06、QT400-18的力学性能各不一样,主
7、要原因是它们的 C 不同。 A基体组织; B碳的存在形式; C石墨形态; D铸造性能。3灰口铸铁HT、球墨铸铁QT、铸钢ZG三者铸造性能的优劣顺序 B ;塑性的上下顺序为A 。AZGQTHT;BHTQTZG;CHTZGQT;DQTZGHT。注:符号“表示“优于或“高于;4冷却速度对各种铸铁的组织、性能均有影响,其中,对 B 影响最小,所以它适于生产厚壁或壁厚不均匀的较大型铸件。A灰铸铁; B孕育铸铁; C可锻铸铁; D球墨铸铁。5牌号HT150中的“150表示( A )。A该牌号铸铁标准试样的最低抗拉强度不低于150MPa;B该牌号铸铁的含碳量为1.50%;C该牌号铸铁标准试样的最低屈服强度不
8、低于150MPa;D该牌号铸铁件的最低抗拉强度不低于150MPa;E该牌号铸铁的含碳量为15.0%。 3-3 应用题 1用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为3.0,硅的质量分数含硅量为2.0的铁水浇注如图3-1所示的阶梯形铸件。试问在五个不同厚度截面上各应得到何种组织?铁水成分不变,欲在壁厚40mm的截面上获得珠光体灰口铸铁,需采取什么措施在图中说明应采取的措施?图3-1 铁素体灰口铸铁 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 珠光体灰口铸铁 珠光体灰口铸铁 麻口铸铁 F+G F+P+G P+G P+G P+G+Fe3C采取的措施:壁厚40mm处加冷铁2一批铸件,经生产厂家检验,力学性能符合图纸提出的HT200的要求。用户
9、验收时,在同一铸件上壁厚为18、26、34mm处分别取样检测。测得18mm处b196MPa;26mm处b171MPa;35mm处b162MPa。据此,用户认为该铸件不合格,理由是: 1铸件力学性能b低于200Mpa,不符合HT200要求; 2铸件整体强度不均匀。试判断用户的意见是否正确。为什么铸件上18mm处的抗拉强度比26、35mm处高?铸铁牌号是否为HT200?用户的意见不正确,铸件上18mm处的抗拉强度比26、35mm处高,是由于铸件上18mm处的冷却速度快,根据各壁厚处的性能及国家标准比照,铸铁牌号是为HT200。3用不同成分铁水分别浇注20mm、30mm、40mm三组试棒,测得它们的
10、抗拉强度均为200Mpa,试分析各组试棒的牌号和定性确定C、Si的含量上下,将结果填入表作21。表21试棒20mm30mm40mm牌号HT150HT200HT250C、Si的含量高中低 4-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芯头是砂芯的一个组成局部,它不仅能使砂芯定位、排气,还能形成铸件内腔。 2机器造型时,如零件图上的凸台或筋阻碍起模,那么绘制铸造工艺图时应用活块或外砂芯予以解决。 3假设砂芯安放不结实或定位不准确,那么产生偏芯;假设砂芯排气不畅,那么易产生气孔;假设砂芯阻碍铸件收缩,那么减少铸件的机械应力和热裂倾向。 4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
11、主要目的是在是保证铸件的质量的前提下简化造型工艺。 O5浇注位置选择的原那么之一是将铸件的大平面朝下,主要目的是防止产生缩孔缺陷。 4-2 选择题 1如图4-1所示的零件采用砂型铸造生产毛坯。及图中所示的、分型方案相适应的造型方法分别为 C 、 D 、 B 、 B 。其中较合理的分型方案是 。A 整模造型;B分模造型;C活块造型;D挖砂造型; E三箱造型。 图4-12如图4-2所示的具有大平面铸件的几种分型面和浇注位置方案中,合理的是 A 。图4-24-3 填空题1零件及铸件在形状和尺寸上有很大区别,尺寸上铸件比零件多加工余量和斜度,形状上零件上一些尺寸小的孔或槽,铸件上可不铸出。2造型用的模
12、型及铸件在形状和尺寸上有很大区别,尺寸上模型比铸件多收缩率,形状上铸件上有孔的地方,模型上设有芯头。4-4 应用题1绳轮图4-3,材料为HT200,批量生产。绘制零件的铸造工艺图。 图4-32衬套图4-4,材料为HT200,批量生产。绘制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并在用双点划线绘制的零件轮廓图上定性画出模型图和铸件图。图4-4模型图铸件图3轴承座,如图4-5a所示,材料为HTl50,批量生产。图4-5b为零件图的右视图,请在此图上定性绘制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a) b图4-5 上 下垂直于分模面的平面应加起模斜度。 5-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分型面是为起模或取出铸件而设置的,砂型铸造、熔模
13、铸造和金属型铸造所用的铸型都有分型面。 2铸造生产的显著优点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铸件。为了获得铸件的内腔,不管是砂型铸造还是特种铸造均需使用型芯。 3熔模铸造一般在铸型焙烧后冷却至600700时进展浇注,从而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因此,对一样成分的铸造合金而言,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可小于金属型和砂型铸件的最小壁厚。 O 4为防止缩孔、缩松或热应力、裂纹的产生,零件壁厚应尽可能均匀。所以设计零件外壁和内壁,外壁和筋,其厚度均应相等。 5零件内腔设计尽量是开口式的,并且高度H及开口的直径D之比H/D要小于1,这样造型时可以防止使用砂芯,内腔靠自带砂芯来形成。 O 5-2 选择
14、题1用化学成分一样的铸造合金浇注一样形状和尺寸的铸件。设砂型铸造得到的铸件强度为砂;金属型铸造的铸件强度为金;压力铸造的铸件强度为压,那么C 。A砂金 =压; B金砂压;C 压金砂; D压砂金。 2铸件上所有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均应有斜度。当立壁的外表为加工外表时,该斜度称为 A 。A起模斜度; B构造斜度; C起模斜度或构造斜度。3在铸造条件和铸件尺寸一样的条件下,铸钢件的最小壁厚要大于灰口铸铁件的最小壁厚,主要原因是铸钢的B 。A收缩大; B流动性差; C浇注温度高; D铸造应力大。 5-3 应用题 以下零件采用砂型铸造生产毛坯,材料为HT200。请标注分型面;在不改变标定尺寸的前提下,修改
15、构造上不合理处,并简述理由。 托架图5-1 图5-1 箱盖图5-2 3轴承架图5-3 图5-2 图5-3 6-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压力加工是利用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零件或毛坯的一种方法。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理论上认为金属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其体积是不变的。 O 2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展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如将该锻件进展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3将化学成分和尺寸一样的三个金属坯料加热到同一温度,分别在空气锤、水压机和高速锤上进展一样的变形,其变形抗力大小应一样。 4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将产生变形。应力小时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应力超过s时
16、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有弹性变形存在。 O 5只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才会发生回复和再结晶。没有经过塑性变形的钢,即使把它加热到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以上也不会产生回复或再结晶。 O 6塑性是金属可锻性中的一个指标。压力加工时,可以改变变形条件;但不能改变金属的塑性。 7冷变形不仅能改变金属的形状,而且还能强化金属,使其强度、硬度升高。冷变形也可以使工件获得较高的精度和外表质量。 O 8某一批锻件经检查,发现由于纤维组织分布不合理而不能应用。假设对这批锻件进展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锻件重新得到应用。 9对于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合金,为了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可采用降低变形速度或在三向压应力
17、下变形等措施。 O 6-2 选择题 1钢制的拖钩如图6-1所示,可以用多种方法制成。其中,拖重能力最大的是 B 。A 铸造的拖钩;B锻造的拖钩;C切割钢板制成的拖钩。 2有一批经过热变形的锻件,晶粒粗大,不符合质量要求,主要原因是C 。A始锻温度过高;B始锻温度过低; C终锻温度过高;D终锻温度过低。 图6-13锻造比是表示金属变形程度的工艺参数。用碳钢钢锭锻造大型轴类锻件时锻造比应选 C 。Ay11.5;By1.52.5;Cy2.53;Dy3 。4有一批连杆模锻件,经金相检验,发现其纤维不连续,分布不合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应将这批锻件 D 。A进展再结晶退火; B进展球化退火;C重新加热进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成形 技术 基础 习题集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