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计20分):1.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及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及环境所作的时间及空间的合理要求。2. 生态规划: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3. 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及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
2、区域容许排放总量。4. 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就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为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5. 排污收费制度:“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该制度具体操作的依据是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及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6.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及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它研究各环境单元的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揭示
3、人类自身活动及环境及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7. 动态规划:是处理具有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特征的优化方法。所谓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是指对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活动构成的过程。如何在预定的活动效果评价准则下,使各阶段所做出的一系列活动选择,达到活动整体效果最佳问题。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决策序列,对其任一决策,无论过去的状态及决策如何,若以该决策导致的状态为起点,其后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策序列。8. 污水调节:在河流同化容量低的时期用蓄污池把污水暂时蓄存起来,待河流的纳污容量高时释放,由于更合理地利用了河流的同化容量,从而提高了河流的枯水水质。这项措施称污水调节。9. 值法:在A值法中只规定了各区
4、域总允许排放量而无法确定每个源的允许排放量。而P值法则可以对固定的某个烟筒控制其排放总量,但无法对区域内烟筒个数加以限制,即无法限制区域排放总量。所谓的 值法是指用 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 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10.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指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及清洁生产要求及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运用相关的管理制度(环境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对一切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的管理活动。11. 环境信息公开:就是政府、企业及公众主动公开自身或自身掌握的环境信息,如区域环境质量信息、污染物排放、突发环境事故信
5、息、企业产品环境信息、企业环境行为等。12. 环境绩效评估:环境绩效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标准、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比较及计算,确定及评价一个组织环境绩效的方法,它是环境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及技术方法。13. 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及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通过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毒害性及生物蓄积性、遗传变异性、刺激性等有害特性,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危害。二、填空题:1. 环境规划的目的是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2. 环境规划研究对象:“社
6、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任务:系统协调发展,谋求系统最佳发展。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及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在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时间、空间合理安排。3.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四个阶段:探索阶段、研究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4. 环境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应有一条主线及一个核心,使之整体系统化。环境规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及完善就是这条主线,核心就是环境目标。 5. 环境规划具体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及战略,其所做的宏观战略、具体措施、政策规定,为实行环境目标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是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6. 环境规划制
7、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及各项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及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及环境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7. 五年环境规划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8. 环境规划按照环境及经济的辩证关系可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9. 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质上是以功能区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目标。10.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环境建设及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及归宿。目标属性具有可测性及可理解性。环境指标体系用于表征环境规划目标。11. 我国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七个方面,其中方案优化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12. 水环境规划的类型
8、:水质控制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13.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有三个层次,其中管理规划的重点是计划策略层 。14. 区域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及中心。15. 资源及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保证。16. 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是多种多样界面上的人类社会行为及行动。17.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把人类社会涉及到三种生产运行的行为协同起来,把三个生产子系统自身的利益追求及世界系统物流畅通的要求协调起来。18.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及人
9、类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追求人及人之间、人及自然之间的及谐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及责任。19. 14000标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及9001质量管理体系、1800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呈现出一体化的倾向。20. 作为一项管理制度必须具备强制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三、不定项选择:1.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系统整体性、综合交叉性、区域分异性、动态响应性、信息集成性、政策应用性。(多选)2. 环境规划及管理的手段: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宣教手段。(多选)3. 按照环境物质流划分,环境管理可分为:自然资源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产业环境
10、管理。(多选、填空)4. 环境预测的类型:警告型预测、目标导向型预测、规划协调型预测。(多选、填空)5.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的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多选)6.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指标、污染源指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指标、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多选)7. 环境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公民素质分析、控制对策分析。(多选)8. 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性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9. 在环境规划中,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决策分析技术方法大体包括:费用效益(效果)
11、分析、数学规划及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三种基本类型 。(多选)10. 货币的评价化技术方法:直接市场价格法、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工资差异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多选)11. 目前,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数学规划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以及动态规划等。(多选、填空)12. 最优规划包括:排污口处理最优规划、均匀处理最优规划、区域处理最优规划。(多选、填空)13. 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的措施:清洁生产工艺、浓度控制法、总量控制法、污水处理、污灌、氧化塘。14. 环境规划是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A. 规划决策者 B. 环境系统 C. 软件 D. 硬件
12、 E. 用户系统界面15.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文化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四、简答题:1. 环境规划的作用(计5点,每点展开答,5分)答: 促进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及经济、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必须将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合平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环境规划就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为了便于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对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规划 管理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