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短文改错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短文改错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短文改错考情分析:1. 词类用法:考查不同词类的不同用法, 及语法填空中的词性转换考点相同。2. 辨析:只考及, 及, 及, 及等十分常见的词之间的混用, 这些词是稍有语感、不讲自会的, 千万别走入过去凡遇近义词必辨的误区。3. 其他:指不便归于某一语法项目的考点。2014课标卷I 2014课标卷 ( 句型写成 )2014大纲卷 (漏掉,因是形容词, 不能作谓语, 加)2013课标卷I (习惯修饰语,记得清楚,而非记得非常。)2013课标卷 (过去分词拼写错误)2013大纲卷 (漏掉)2012课标卷 (可列到辨析类)2012大纲卷I (语境意义)2011大纲卷I (语境意义)2011大纲卷
2、. + 写成 . (如此以致); 写成了 (非常高兴)命题特点 用来命题的短文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好像就是学生的习作。 长度均在100词左右。 这些材料都是记叙文。 新课标卷的设题通常是:1处多1个词,1处少1个词,8处错1个词。5. 要求考生添加或删除的词通常是虚词。 少了一个词,要求添加的词有: 冠词: (2015课标I) a (2014课标I) 介词: (2014课标) 连词: , , (2013课标I) 不定式符号: (2007课标) 物主代词: (2015课标) 多了一个词,要求删除的词有:介词、冠词、连词、助动词、不定式符号。 冠词: a (2013课标I) (2014课
3、标) 介词: (2011课标) 连词:(2014课标I) 不定式符号: (2009课标) 助动词: (2010课标) (2015课标I) 副词: (2015课标) 需要变形的词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所有考点都是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最常用的单词及短语的意义及用法,以及逻辑意义的连贯。没有超出中学课本中讲的语法内容。即只要掌握课本中讲的语法就足以应对考试了。短文改错及语法填空的异同:相同:主要考点基本相同。 名词、代词、冠词、介词、连词。 时态一致、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词类用法、比较等级。以上两个方面分别对应语法填空的纯空格题及给词题。备考内容: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考点1:名词的数
4、及格 在, , , , a , , a , a , , 等词语后,或虽没有这些词但语境提示我们,本应接复数可数名词的,但文中却用了单数。如: , a ( )2014课标 像, , , , , , , , , , , 等绝对不可数名词是没有复数形式的,但在文中却用了复数。如: . ( )2011课标 本应用名词的所有格的,但文中没有用。如: I . ( s)2011课标考点2:指代一致 上下文的人称不一致。如:( ) 2011大纲 上下文的单复数不一致。如: , . ( )2014大纲 上下文的性别不一致。如: , I a . ( ) 2010大纲 人称代词格的误用。如: s I Qingdao
5、 (I )2007课标 人称代词、反身代词、疑问代词等的错用。如: a , (从句主语是指 , 这种声音使“他”及别人分离, 故改为)2013课标I考点3:冠词 基本用法: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一个/段/座/本”等时要用a或;表示特指时用。如: , . ( a )2010大纲 t . a , I , (a ,特指上文提到缺少“这个”问题)2012大纲 I , I . ( a) 2013大纲 固定短语中多用或少用冠词。如: a , ( a )2013课标I , . ( a ) 2014课标考点4:介词 常用介词的错用。如:, . ( .做某事的时间) 2014课标 固定词组中的介词误用。如: ,
6、 I ( 在的帮助下) 2014课标I 固定词组中的介词漏用。如:(拓展) a , . ( 听) 2014课标考点5:连词 不及连用; 不及连用。如: , (去掉或改为)2014课标I 及用混。这是考得最多的微考点。如: , , . ( ,前后没有转折关系) 2014大纲 及。 I a . ( )2010大纲s , a ( )2012大纲 及。 . (因此否则) 2013四川 及。 , I . ( 逻辑)2013陕西 及。 . ( 所的) 2013辽宁 多用或少用连词。如: , . (去掉)2013辽宁 , I a . (后加)2010大纲 错用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如: a , 8 o .
7、( )2013课标考点6:时态一致 上下文的谓语动词都是过去时,突然出现一个现在时。如: I . ( ) 2013课标I 上下文的谓语动词都是现在时,突然出现一个过去时。如: , . a , . ( ) 2014课标I此外,无论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都要注意在平行结构中,动词形式的一致性,即“平行一致”。如在A B或A, B C中,A, B, C的形式要一致。如: ( )2014大纲考点7:主谓一致 行为动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其后加s。如: a . ( ,主语是 ) 2014课标 动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的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用。
8、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现在时用,过去时用。 , , . ( ,主语是 ,注意: .或 .等介词短语是不能作主语的)(简单复习主谓一致) 动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的现在时(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用,过去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用。主语是I,用或;主语是或复数,用或。如: I I . ( ,主语是 )2011课标考点8:非谓语动词 一般说来,句中已有谓语动词,再出现动词,其前面又没有并列连词 时,该动词应为非谓语动词。我们应根据该非谓语动词在句中所作句子成分,以及它及逻辑主语的关系,来确定用具体的形式。 作主语或宾语不能用动词原形,通常改为形式或不定式。如: a ( )2013课标 熟
9、记其后只能接或只能接 作宾语的动词。如: , . ( ,因 .)2010大纲 介词后要用动词的形式。注意区分是介词还是不定式符号。如: t . ( ,在介词后) 2013大纲I . ( ,在介词后)2010大纲 一些固定短语或句式中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如: ( ,因 .) 2013课标I, I . ( ,因 .)2009课标 . ( ,因 . .)2014大纲 根据非谓语动词及其逻辑主语的关系来确定用形式还是用形式。如: , . ( ,因及是主动关系)2014陕西 , a ( ,因及是主动关系)2013陕西 别混淆谓语动词及非谓语动词。如: I . , , , . (去掉同位语 , 显然,主语是
10、, 谓语是, 由前句谓语动词的时态可知, 用一般过去时, 故改为)2013四川考点9:词类的用法 形容词作定语、表语、补语, 但短文中却用了副词或名词。如: ! ( ,作的定语)2014课标I , . ( ,作表语)2014课标II , I . ( 作补语) 2013四川副词 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全句,但短文中却用了形容词。如:, a (瓷器) . ( ,修饰全句) 2013课标 a . ( ,修饰动词)2011大纲名词 作主语、宾语, 但短文中却用了形容词、动词等。如: . ( ,作的宾语) 2013辽宁 . ( ,作介词的宾语)2013课标冠词,介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后用名词
11、。 及形容词的用法区别:令人的(多为事); (人)感到的。如:I ( ,因我感到累)2013浙江 a US, . ( ,指他的故事是“令人有趣的”)2010课标考点10:常用词辨析只考及, 及, 及, 及, 及或, 及, 及, 及, .及 () .等十分常见的词语之间的辨析。千万别遇到近义词就辨析,步入复习的岐途。如: , I ( ,相对说话时多久以前, 用;相对过去的某个时间或动作在多久之前才用)2014课标I t . ( ,修饰不可数名词, 用) 2014课标 . ( ,替代可数名词, 用) 2014课标I, a . ( ,因是介词, 意为“在的旁边”;而作介词时,意为“除之外”,作副词,
12、 意为“此外, 而且”。注意,凡是介词,其后一定有宾语。而此处没有宾语,一定是用副词) 2014辽宁再次提醒:凡是用一两句话辨别不清的,或者说老师也要查资料才能弄清楚的,甚至去年查过资料,今年又得查资料才讲得清楚的那些所谓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辨析,是绝对不会考的。万万不可在这里浪费时间,用辨析的这几分钟去多读一遍英语短文或故事,享受其中的快乐吧。此外,多用或少用是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因此短文改错中可能出现。记住:作谓语的是行为动词时,如果不是进行时态或被动语态,不用;如果句中谓语没有动词,但汉语意思又完整了时,要用。如: ! (因 中本身就是系动词, 是多余的, 应当去掉)2014陕西 . (
13、因情态动词后要接动词原形, 而其后的是形容词, 虽然意义完整, 还是要加) 2014大纲又如,I .(我很忙。)虽然汉语意思完整,但句中是形容词,无动词,要在I后加。 , . (那时我们在教室里。)虽然汉语意思完整,但句中无动词,要加,即在后加。解题指导解题前,须明确: 一个词:因只是多一词、少一词、错一词,因此,需要增加、减少、改动的都只是一个词。 四不改:不要求考生改标点符号、大小写、词序、纲外词,这四个方面不必考虑。解题中,可按以下步骤: 浏览全文,掌握大意。这一步非常重要,涉及单词及短语意思的题,以及上下文逻辑是否通顺的改连词的题,不明白上下文意思,是改不出来的。在这一步中,如遇到无需
14、思考的明显错误,可以直接改过来。 分句阅读,认真纠错。逐句阅读,根据自己掌握的语法知识及上下文语义的衔接,结合上面提到的十个主要考点,认真纠错改错。具体思路可参考:动词形,名格数,特别留意形及副;逻辑连词常常考,冠词介词常光顾;代词注意性数格,词组句式须关注。 检查核对,攻克难点。改完后,再从头至尾认真看一遍,个别没有找出来的,对照考点,在这步完成。真题再现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 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 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增加: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删除: 把多余的词用
15、斜线()画掉。修改: 在错的词下画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只允许修改10处, 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1. 2015课标卷I I a , I . I I . I a , I . . , , . a . . . . , .本文谈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受到了污染。1. 指小时候“想”。2. 在前加 表示“在农村”习惯上说 。 3. 因“空气新鲜”及“山绿”是并列关系。4. 表示“随着”用。5. 去掉前的 因“研究”及“表明”是主动关系。6. 在名词前作定语要用形容词。7. 因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8. 修饰可数名词复数要用。9. 在情
16、态动词()后用动词原形。10. 前后都是第一人次。 2. 2015课标卷 , a . . a a . . , . . A a . , . , “ ! I . ” . 作者叙述跟父母去购物时走丢,后又找到父母的经历。1. 由下文的 可知用复数。2. 据常识,玩具应在橱窗里面,故用。3. 去掉后的 这是结构,不用。4. 介词后面接动名词,故用。5. 或者去掉宾语从句,从句的结构及意思完整,用引导或省略。6. 因的过去式是。7. 及前面的是并列谓语,用。 8. a 特指上文提到的那家商店,用。9. 后面加 指的父母,故加。 10. 修饰形容词()用副词。3. 2013大纲卷 , . . t . .
17、I , I . I . , I . , Im . I , . I . 4. 2012课标卷 I I . I I , I . I , , I . a , . , . I , , “s . .” a . , I , I . .5. 2012大纲卷I a . , a . t , I , . s , a , . . , a ?6. 2012大纲卷 Im . . , , . . t . a , I , . , . , , , a , . 7. 2011课标卷 . I a Hangzhou. I a , , I Xiamen . I , I . , I I I . . I . I I .记述作者一次旅行开
18、始时被偷走了行李,后来朋友送了衣服给作者,他感到很开心。1. 因句中已有谓语(),动词应为非谓语,因I及是主动关系,故用-形式作状语。2. 习惯上说“去那里”“来这里”即 , ,而不说“去这里”“来那里”。3. 在后加a因可数名词是单数,前面应有限定词;表示“一个” 长假,填a,及 a 类似。4. 因“买票”及“转身”是先后紧接着发生的两个动作,顺承关系,无转折意义,故用。5. 钱“在口袋里”,用。6. 句中() I 是定语从句,主句主语是,复数,故改用,才主谓一致。7. 因或(行李)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表示几件行李,要借用,如“三件行李” 说 。8. s 指到达“我朋友的家( s )
19、”,其中可省略。又如:a s ()肉铺,a s ()裁缝店,a s ()理发店,a s ()诊所, s ()我姐姐家,其中, , 等表示处所的词都可以省略,直接用名词所有格表示。9. 去掉后的由 . .(借给某人某物)可知,不用。但如果将.放到前面,则用,即 . .。10. 上文谓语动词都是用一般过去时,而却用一般现在时,时态不一致。8. 2011大纲卷I . I I . . , I a . , , . a . I . I . I a I .作者对中学时光及当时从家带去的午餐的回忆及思念。1. 因 后面的名词要用复数形式。2. 前加 因后有定语从句修饰,特指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午餐。3. 讲述过去
20、的事情。4. 表示“当午餐的铃终于响起时”。5. 去掉前的 因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是 .。6. 因 . .(同某人分享某物)是固定搭配。7. 因在这里是名词,意为“种类”,修饰名词应用形容词作定语。8. 替代前句中的a ,是单数。9. 前后不是选择关系。10. 表示常常“想起”用 。而 . 意为“慎重思考”。9. 2011大纲卷 s a . . , D. C., . . , . a . d , I . 这是作者去所在市旅游回来后,给的邮件。1. 表示“自从有多长时间了”的句型是“s 时间段”。2. 指代上文的,即谢谢你带“我们”游览你们的城市。3. 由 . .( . .给某人提供某物)可知
21、。4. 去掉前的 因“ + . + ”句型可知,多余。5. 由 . . (恳求某人做某事)可知。6. 表示再待“几天”,故用复数。7. 前后谓语都使用一般过去时,时态应该保持一致。8. 修饰动词用副词作状语。9. 在 前加a固定词组: a 去旅行。10. 表示“非常高兴”是 。10. 2010课标卷 US, . a . , a . a : “25 .” “ ,” . , 10 a . s , “I ” .作者讲述其朋友回美国后进行庭院旧货出售时发生的一件事。1. 前加a可数名词单数前加不定冠词,表示“一个”故事。2. 表示“有趣的”用形容词。而表示人“感兴趣的”。3. 上下文都是用一般过去时,
22、这里也改为过去时才一致。4. 表示“在庭院里”,说 。5. 一箱金球,不止一个,用复数。6. 已有谓语动词,所以(写有)是非谓语动词;又因a 及是主动关系,用形式,作定语。顺便提提,这是倒装句,主语a 的定语太长,为避免头重脚轻,才将表语 提前,用倒装了,正常语序是A 。7. 去掉前的 因为上下文都是用一般过去时,这里却用了现在完成时,去掉,时态才前后一致。8. 由25元“降低”到10元一个,故将改为。9. 由上文可知是指我朋友的邻居,即“他的”邻居。10. 因“拿起来”及“宣布”是顺承关系,不是转折关系。11. 2010大纲卷I a a . I a . . , I a . , I . , ,
23、 a . a . 本文作者讲述写故事比赛前的情况。1. 表示“在比赛中”。 2. 因“写一个故事”及“将它交上去”是先后两个动作,顺承关系,而不是选择关系。3. 前后都是用过去时(一般过去时),而这里却用现在时(现在完成进行时)。4. 在宾语从句中作的表语,要用形容词。5. 后加 引导主语从句,作的宾语,用连接代词,意为“他们所说的”。6. 主谓一致,因主语是单数,故改用。7. 前加a 表示“一位”绅士。8. 去掉后的 修饰形容词作状语,用;修饰动词才可能用 。9. 同意做某事是 .。10. 因是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12. 2010大纲卷 , I , I a . . I 本文讲述中学时的
24、一位好朋友去国外学习。1. 在 后必定用复数名词。 2. 上下文谓语动词的时态都是一般过去时。3. 固定词组: 由于,多亏。4. 在前加 由 .(决定做某事)可知。 5. 在 前加a 表示分开很长“一段”时间。 6. 去掉后的 因表示“离开”是,而 则表示“停止()”。 7. 由上下文中的可知朋友是女的,这里突然变成男的了。 8. 上下文的谓语动词都是用过去时,而这里变成现在时了(现在完成时)。 9. 在后加 固定词组: .及某人保持联系。 10. 因 (盼望)中的是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13. 2009课标卷 ! I Id . Im . I a a I . , I . Im , I
25、作者刚到一个新的学校学习,给 写的一封信,告知近况。1 宾语从句中的是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不用代词,而要用副词;意思是告诉你“情况如何()”。 2 因常用于否定疑问句中,这里不合适;作者是想说,很高兴告诉你,“一切()”都很好。3 由语境可知,是“找到”了。4. 前加 序数词前要用定冠词。5. 及他们交朋友,应用复数。6. 由 . .可知。7. 及形容词并列,一起作表语,故都用形容词。8. 去掉 因 .固定句式。9. 在名词前作定语要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指“我的()”第一堂课。10. 前因后果,应用表示“因此”。14. 2009大纲卷I , I I a . . a a . a . 本文作者
26、描述的是家乡的变化。1 离某处多久或多远,用 。2 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是 .。3 没有比较对象。4 由上下文中的, 等可知,用的是现在时,指现在已经变了,四川餐馆及老鱼店现在不见了。5 因 是 变体,是倒装句式,主语是a ,第三人称单数,所以用。6.在后加 固定用法。7.在 前加a 指建了“一座”体育中心。8 指原来那家工厂所在的地方。9.去掉前的 主语 及 (让位给)是主动关系,去掉。10 前面句子描述的是变了,后面是说书店依然在那,即前后是转折关系。15. 2009大纲卷 Im I t . I , I . I , I . A . I . I a . I , 6 . I .作者向解释昨天
27、没有准时还自行车的原因。1. 去掉后的 因作“归还(某物)”解,是及物动词,后面直接接宾语,所以去掉。如果说“把某物还给某人”则说 . .。2. 由下文可知,是对昨天情况的回顾,用一般过去时,指昨天“本打算”。3. 因“打算四点前还”及“被阻在路上”是转折关系。4. 在前加 特指 的转角处。5. 因的过去分词、过去式及原形是相同的,即。6. 指代不一致,应是指前面提到的“那个女孩的”妈妈。7. 由 . .可知。8. 指在医院“那里”待了一个半小时。9. 因大于一就要用复数,“一个半”小时大于一小时了,要用复数。10. 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16. 2008课标卷 I (). 9 . 1000 ,
28、 d . 作者邀请 参加艺术展览。1 由上下文可知,是指现在正在组织艺展。2.在前加 应是为特指的某个城市的中学生举办的艺展。事实上,英语中没有 的说法,但通常说 。 3 指上句提到的艺展。 4 因(油画)是可数名词,大于一时要用复数。5. 前后没有转折意思。6. 作表语要用形容词。7. 删掉后的 由 . 可知。8. 意为“如果”你能来参加,我们非常感激。9. 人称一致,及上文的一致。10. 因 中的是介词,其后的动词要用形式。15. 2008大纲卷I I . I a . I England a . Id a , a . I .I 作者给英国朋友的一邮件,希望去英国同她一起度假。1. 去掉后的
29、 表示告诉某人,是 .。2. 及 连用,用一般过去时。3. 表示人“感到高兴的”用形容词。4. 因表示“提议,建议”的后的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 +) ”,所以要用原形。5. 因 ( ),其后是要接动词原形的。6. 不止一处名胜,用复数。7. 在后加 表示“互相”是 。8. 作介词的宾语,动词要用形式。9. 因 是固定词组。10. 指“对方及我”要用代词。16. 2008大纲卷 I 29 , I I . , I 2008 . , I Beijing, I . , I I a . 作者讲述的是如果有幸能为第29届奥运会工作,作者会如何做。1. 用过去分词及构成被动语态,2. 去掉前的 比较:
30、 起初,在开始时;首先。由下面的(其次)可知,这里用。 3. 表示“同,及”某人交谈。4. 前加 特指奥运会的历史。 5. 固定词组: ( )除外,还。6. 由上下文的谓语动词可知,要用现在时。7. 因作“线路”解时,通常用单数。如 s 找到回家的路, . 为某人指路, 问路。8. 要告诉外宾的应是“历史及文化”,而非“历史或者文化”。9. 因向他们展示的是“我们的”伟大成就。10. 表示“帮助做某事”是 .。 17. 2007课标卷 I a . I . . , s I Qingdao I . I a . . . t 作者叙述及李明交朋友的过程。1. s 在前作定语,用名词的所有格,指在“朋友
31、的”生日聚会上。2. 表示“邀请某人到某个地方”是 . 。3. 前后都是用一般过去式。4. 两个人成为好朋友, 要用复数形式。5 作的宾语,人称代词要用宾格。6. 两周,要用复数;也可将改为a。7. 在名词 前作定语,要用形容词。8. 因“生病”及“住院”是顺承关系,并非转折关系。9. 在前加 用 .表示“来做某事”。10. 由t可知,要用构成现在完成时。18. 2007大纲卷I I . I . I , ?” , “, s a !” a . a .” I 作者回忆六岁时爷爷拉着我的手时,我看到爷爷手上的皱纹,及爷爷的对话。1.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表示“当时”。2. 将他的手放到“我的手( )”里,相当于 的应是。3. 前后句动词都是一般过去时,回忆六岁时发生的事。4. 修饰可数名词用,意为:你手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皱纹呢?5. 作表语要用形容词。 6. / 指他沉默一会,然后慢慢地回答。7. 后加 因 (中的每一个)才及谓语动词一致。 8. 由常识可知,人是两只手,指另外一只手,不可能是另外多只手。9. 由后面的可知,是问:为什么那只手会有更多的皱纹呢? 10. 去掉 表示更多的荣誉是 ,中间不用。第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