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与启示?P5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及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及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及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你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答:一般
2、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与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P7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及自然资源
3、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及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境及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与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与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与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及制定国际、国家与区
4、域可持续发展战略。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与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推测有哪些?P15答:从本质上说,经济及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与代际的社会公平是实现
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与前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与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7罗马俱乐部、达利如何阐述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P10答: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产资源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耗竭,而人口的污染将以指数形式增长。为了拯救人类,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冻结”经济与人口的增长。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的出路在于实现人口与资本的零增长,认为环境及经济发展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调与的,
6、是环境及经济增长的悲观主义。达利认为:零增长的观点没有考虑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天早晨突然发生,当某种资源开始稀缺时,对该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寻找或开发替代品的工作也会开始。8环境及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9答:环境及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与自然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一部分。环境及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与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思维与经济学工具对环境科学的发现进行分析、
7、归纳、总结与判断。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第二章1说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答: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应导去实现公众的最后福利。结论: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对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而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2何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怎样理解?P26答: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是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福利状况变坏。 由此可以得出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用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3说明需
8、求及供给曲线的意义与画法。P26答: 左图表达的就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其中纵轴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P,这一价格是在一个既定供应量下买方付出的价格;横轴表示的是需求与供给的商品数量Q。 当供给量及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这时称市场达到均衡,图中P0与Q0即为均衡价格与数量。市场在价格P0与数量Q0处没有存货。需求与供给并不总是均衡的,当市场状况突然发生变化时,一些市场或许不能很快出清,但其趋势是市场出清。在更高的价格P1处,有剩余产生,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在P2处,发生短缺,价格就会上扬。4何为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P27答: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由于不同的消
9、费者对同种商品的效用估价不同,所以他们的支付意愿也不一样。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及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5举例说明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征。P30答:及私人物品相反,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与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广播等),这种物品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是供给的普遍性、消费非排他性。6何为外部性影响?分为几种?试举例说明。P32答: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反应在市场价格中时,就表明存在外部性。外部性造成私人成本或收益及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导致
10、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与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性的典型事例如上游居民种树,保护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保障,这时,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外部不经济性的典型事例例如上游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洪水泛滥与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农业、灌溉、运输与工业产生不利影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第三章1 举例说明生产与消费的外部经济性与不经济性。P37答: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它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ij,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存在外部影响。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与外
11、部不经济性。前者是指i因为的存在而受益,希望j能增加。例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下游居民得到质量与数量有保障的生产与生活用水,这时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产生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则是指i因为的存在而受损,希望j能减少。钢铁企业排放的烟雾及含硫气体损害当地人的财产与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补偿,这种污染就是一种“外部不经济性”。 2技术外部性与货币外部性有什么区别及联系?P41答:不管外部性是货币的还是技术的,最终的效果可能是一些相关变量的价格与价值的变化。但是,两者的实质性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技术外部性介入以后作为一个自变量,改变了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作为一个因变量,改
12、变了生产者的产出水平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故比较一个投入向量在有技术外部性与没有技术外部性两种状况下的分配,所有经济成员都会产生差异。相反,货币外部性介入以后,如果所有资源投入像以前一样使用,并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以补偿作为外部性调节手段的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所有经济成员将保持他们原来的效用水平。货币外部性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化转化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灵;技术外部性是不会反映在价格变化或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3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P43答:图为某燃煤发电厂的污染行为对其燃煤发电量的影响。当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时,的价格为零,电价
13、为,发电量为。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例如要求发电厂支付大气污染物排放费),将会增加电力生产的成本,使供给曲线左移,到达的位置,形成与。从国民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因为减弱了外部不经济性,与都是高效率的。4什么是产权?它及外部性有何联系?P46答:产权不是指人及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及其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的本质是规定人及人之间行为关系准则。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与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哪一方),将会产生最优结果。这意味着在有些情况下,能够通过重新明确财产所有权解决外部性带来的问题。5.科斯条件下的庇
14、古税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P47答: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本身将造成资源配置失误。如图所示。在图中,横轴是A的活动水平,曲线CD是A活动产生的边际效益,曲线JK是由于A的活动对B产生外部性而造成的边际损害。在没有任何特别刺激的情况下,A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将导致活动水平OD,此时,A的边际效益为零。在CD及JK相交的F点,社会边际效益为零,对A的边际效益正好被对B的边际损害所抵消。因此当A的活动保持在OE水平时,是帕累托最优产出。在科斯交易的背景下,B可以付钱给A,使其把活动削减到OE。由于任何位于OE右边的活动,对B的边际损害超过对A的边际效益,因此,B可以从交易中获得潜在的收益。科斯均衡是OE,
15、 F点位有效率的社会产出。然而,假设在科斯交易条件下仍对A所造成边际社会损害征税,税额为每单位活动水平EF,其效果可能使A得边际效益曲线下移到MN。MN表示A完税后的边际效益。当科斯交易在有税的情况下进行时,将导致均衡点由F移至P,最优活动水平由OE转为OG,A的活动水平降低。由此可见,在科斯背景下,庇古税不仅是多余的,其本身也变成了资源配置失误的原因。6假设:某炼油厂是某地区水的主要污染者。汽油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汽油的供给需求函数分别是:供给函数 需求函数Q的单位是千桶/天,P表示每桶油的价格边际外部成本,不存在消费的正外部性。求:(1)不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求
16、这时的效率均衡度。(2)在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求效率均衡点。答:(1) 联立解得,P=12,Q=160则,不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的效率均衡度为P=12,Q=160。(2)MSC=MPC+MEC MPB=MSB 所以,MSC=10+0.125Q 即,10+0.075Q+0.05Q=42-0.125Q 解得,P=26,Q=128则,在考虑精炼石油产品生产中污水对社会造成的外部成本时,效率均衡度为P=26,Q=128-第四章1资源稀缺性的表现形式都包含哪些方面?P54答: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人类
17、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快于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率,导致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程度都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特别是有害物质迅速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导致环境容量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2古典经济学家对环境资源稀缺性认识方面的代表学说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P51答:(1)绝对稀缺论语相对稀缺论绝对稀缺论的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马尔萨斯。马尔萨斯在其人口原理一书中认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等资源产出却呈算术级数增长,如果对人口增长不加限制,就会导致灾难。马尔萨斯虽然没有强调,甚至忽视了技术进步在提高资源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以及政府对人口实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自然资源 经济学 概论 复习题 部分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