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案+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docx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案+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案+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例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六年级数学卜册比与比例的回顾整理。二.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更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和应用,比和比例间的关系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除
2、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更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二、小组活动,梳理知识三、应用反思,巩固拓展四、总结提升,自主建构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师:老师这有两个数字2和3
3、,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生:2:3(师板书)师:如果再给你6和9你能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吗?生:2:3=6:9或2:6:3:9(师板书)师: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复习比和比例,关于比和比例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师根据回答有选择的板书)生: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除数、分数的关系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把这些知识点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整理复习前三项。二、小组活动,梳理知识师: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建构比和比例的知识体系。请看学习要
4、求:(出示课件)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是一个比,他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小练习:化简比并求出比值:比5:253.2:5.41/4:1/5化简后的比比值师:还记得化简比的方法吗?(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设计意图】:更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表格,让学生
5、根据表格的内容及要求去整理,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三、应用反思,巩固拓展1、98页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生:用1:4表示盐水成分的含量比用25笔表示更容易理解。师:在解决问题时,有时用比可以去win给出的表示数量关系,使解决问题变得比较简单。2、第4题: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完成,交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让学生把课前整理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或不明白的题目进行交流、讲解。4、学生在答题纸上答题,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设计意图
6、】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相连,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平口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生活,运用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四、总结提升,自主建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好习你学会了什么样的复:习方法?今后打算怎样更习?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整理更习中要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借助于简单的图形、表格等手段把联系密切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并进行对比形成知识网络,使得整理 fl习更加完整,更加有效。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051页。
7、教材简析:本课是对比例这个单元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检测。通过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况。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2 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答。3 训练学生有条理,清楚的表达,并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谈话:同学们,天气渐渐暖和了,一年一度的的夏令营开始了,光明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去农家乐一乐。(显示画面)他们准备坐车去。2、质疑:大家想一想在前往营地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哪几个数量呢?(结合回答板书:路程时间速度)师:这些数量中,哪两个有联系,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描述它们
8、的联系?3、揭题:用比例的知识来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更习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二、认定目标你觉得我们要研究哪些知识要点呢?课件出示:1、什么叫做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2、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三、导学达标(一)比例的意义同学们来到营地,只见营地的管理员给他们提供这些信息(课件出示第一题)1、课件出示:从表中获取什么信息?表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你还看出什么?2、引导说出:统计表中统计了三四五年级的夏令营人数安排情况,并且统计出了各个年级的参加期数和参加总人数。3、师:根据数据的特点,你能从中选取几个组成比例吗?学生自由写,完成后与同学自主交流
9、,为什么可以这样组成比例?4、集体反馈:(板书一学生的作业)为什么可以组成比例?比例的意义是怎么说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写出的比算出两个的比值是多少?并说说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思?(每期参加的人数)如有学生写出3:90=5:150,3:5二90:150应告诉学生单纯从数据看是可以组成比例,但是联系问题情景,这两个比例的比值的意义不太好理解,所以就不用说出比值的意义。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比例的同时明白,有些比例的比值是可以表示具体的意思,但是也有比例的比值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例的基本性质1、同学们跟着营地的管理员来到草莓养殖,只见一个个大草莓晶莹剔透,十分诱人,管理
10、员说,只要你们能完成我的任务,你们就可以去摘草莓。(出示:25:75=30: X 22.4: X=72:36X:3/5=2/9:1/35/12:3/4=X:1/6)2、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解比例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看看,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满载而归,各各乐得笑不笼嘴。(显示画面)(三)正比例的意义谈话:离开了草莓园又来到了樱桃园,同学们被眼前的鲜红的樱桃吸引住了,据管理员说,今年的樱桃大丰收,销量也很好。(显示樱桃的销量与总价的统计表)1、谁能当一回分析员,用你学过的知识说说表中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并说出你分析的理由O(总价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数量的减少而减少,但总价与数量的比
11、值不变,也就是单价不变,所以他们成正比例关系。)2、看来同学个个都能当一个出色的分析员,接着这个人物将要交给我们的制图员,你能担当这个角色吗?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制图3、(展示一学生的作业)你们跟他的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得出:这是一条直线图像,说明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从图像上有什么特点?(呈现出直线图像)因此我们还可以从图像上来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4、出示最后一问:如果一棵樱桃树的产量为30千克。可收入多少元?交流算法,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也可以用算式的方法。(四)反比例的意义谈话:幸福村村委听说同学们来了,特地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几种方案,让我们去体验农家的劳动。1、小组交流第(1)
12、小题。得出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因为这两种量的乘积不变,也就是总人数不变。2、如果每户安排2人,需要安排多少户?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训练了学生应用正、反比例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知识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呢?请你来找一找,和同学们交流一番。四、课堂小结播放管理员的录音:看来同学们已经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我们生活中来,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做个有心之人,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真正学以致用。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息窗1:运输大麦芽一
13、一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个运输大麦芽的特写镜头,用表格出示了运输大麦芽的有关数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运输量和运输次数的比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学习比例的意义。本信息窗共有3个红点。第一个红点:比例的意义。第二个红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三个红点:解比例。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 .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
14、程,体验成功的快乐。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起了学生对己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为新课做好准备。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出世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一一大麦芽。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第一天第二天
15、运输次数24运输量(吨)1632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4)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16)(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于黑板)2:16:4:32;16:2;32:4;16:32:2:4;32:16;4:2。设计意图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有发展。本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充分重视
16、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同时还改变了以往教师对于学生提问“大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提出问题所造成的弊端,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数学问题,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也为后面的教学打好铺垫,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2:32: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
17、也能用等于号连接?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16、4位于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2、32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学生先把2:16=4:32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再同桌俩交流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自学提示: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棒,现在请你看课本自主练习第1题,能否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在众多的比当中找出相等的比,写出等式,从而认识比例的共性,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18、同时,通过与比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2 .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3:1/4和12:916:2和32:47:4和5:380:2和200:5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1/3:1/4=12:916:2=32:47:4W5:380:2=200:53 .谈话引入: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能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那就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
19、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出示研究方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1)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2)还有其他发现吗?(3)你们组所发现的是不是个偶然现象呢?咱们最好是怎么办?6、验证发现,共享成功。师: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那现在,咱们可以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自己组一个新的比例,验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两个外项的枳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学生独立
20、验证)7、小结:不错,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枳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在继分数、比的基本性质之后学习的第三个基本性质。运用它,我们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8、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试一试:40:2=60:3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枳和两个外项的枳,很快让学生
21、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让学生在完成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练习后,很巧妙的说了一句“我是用其它方法也作出了判断: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那种方法是什么”?接着,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三、练习巩固:1、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2、填空:自主练习第6题。3、自主练习第10题:2:1=4:()1.4:2=():31/2:1/3=3
22、()12:()=():5设计意图: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四、课堂总结: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桌互说后,师随意挑选多个同学说出他们在这一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和谐、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合作、互动的空间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以高涨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激发了思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努力创设一
23、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1、引导观察,留给学生自主验证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力图创设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或创设情境、设计某环节,让学生讨论、合作。但自主也好、合作也罢,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留给学生“一席之地”,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与空间?本节课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充分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从而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一结论。这时学生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验证的环节:”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验证过程中充分展示各自的独特想法与个性魅力,学生的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破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教案+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小学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单元 生产 中的 比例 教案 说课稿 青岛 版六三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