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课后习题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课后习题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课后习题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一、请分析企业战略及组织结构的关系。答: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与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钱德勒)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与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增大数量战略。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扩大地区战略。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其他地区。为协调这些产品与服务,企业组织要求建立职能部门结构。纵向整合战略。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此时,组织应选择事业部制结构。 多种经营战
2、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往往选择多种经营战略,根据规模与市场情况,分别采用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二、请分析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答: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三、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与部门结构选择的方式。答:1)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首先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结构设置。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2)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以工作与任务为中心设计
3、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等模式,也就是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优点是具有明确性与高度稳定性。缺点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往往只能了解自己的工作与任务,很难了解整体任务并把自己的工作与它联系起来。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或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企业。此模式适用范围较小。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与模拟分权制等模式。优点是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缺点是需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管理费用多。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别巨大的企业或项目之中,如某些跨国公司。从本质上说,它只是将其他组织设计原则加以综合应用,缺乏明确性,实用性
4、差。四、简述组织结构诊断的内容与程序。答:1.组织结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掌握组织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调查资料有: 工作岗位说明书。包括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名称、职能、权限、责任、薪资、级别,以及该岗位同其他各岗位的关系等。 组织体系图。即用图形来描述企业各管理部门或某一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一般采用金字塔式的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包括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等。2.组织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
5、取消或合并?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其要考虑的因素有 : 决策影响的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与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与服务?他应对其他单位提供什么协作与服务?五、简述组织变革实施的程序与方式答:为了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顺利地成长与发展,应当及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与改革。变革程序与步骤如下:1)组织结构诊断。其中包括:1.组织结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与掌握组织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调查资料有:工作岗
6、位说明书 、组织体系图 、管理业务流程图 。2.组织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明确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出改进方案打下基础。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其要考虑的因素有 : 决策影响的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分析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与个人发生联系?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与服务?他应对其他单位提供什么协作与服务?2)实施结构变革:1.
7、企业领导者应善于抓住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及时进行变革。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包括: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 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由于改革冲击我们已习惯了的工作方法与已有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失去工作安全感,一部分领导及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而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与反对。为保证变革的顺利进行,应事先采取如下相应措施: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与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与变革的责任感。大力推行及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与技
8、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大胆起用年富力强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阻力。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变革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修正变革方案,为以后的调整与变革做好准备。六、简述组织结构整合的依据及过程。答:企业结构整合的依据:结构整合主要在于解决结构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与实现相互间协调的要求。因为经过结构分化,使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各职位的职责明确,也必然产生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矛盾及相互间的重复交叉与冲突,组织成员间还会出现离散现象,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综合或整合,使企业组织上下畅通、左右协调。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拟
9、定目标阶段、规划阶段、互动阶段、控制阶段。七、简述企业人员规划的内容与作用。答: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人力资源规划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是指企业人员规划。1、狭义人力资源规划按年度编制的计划有人员配备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晋升计划2、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按年度编制的计划有,除包括狭义外还包括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员工薪酬激励计划、员工绩效管理计划、其他计划(员工劳动组织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劳动卫生及安全生产计划、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满足企业总体战略发展的要求。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展。3、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计划。4、提高企业人力
10、资源的利用效率。5、使组织与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八、请对企业人员规划的环境进行分析。答:有内部及外部环境之分:外部环境包括:1、经济环境,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经济形势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上。2、人口环境,其因素包括:社会或本地区的人口规模,劳动力队伍的数量、结构与质量等。3、科技环境,如网络技术、新技术引进及新设备的应用等4、文化法律因素,个人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等影响因素。内部环境包括:1、企业的行业特征2、企业的发展战略3、企业文化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九、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内容、原理与作用。答:原理:惯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内容
11、分为:1、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消耗与自然流动)及增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行业调整等发展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新的需求)预测3、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4、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是,在服从组织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预测人员需求,采取措施保留与吸引企业对口人才,从而获得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组织方面与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贡献上。十、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答:1、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 2、生产需求(或企业总产值)3、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 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5、追加培训的需求 6、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
12、况7、旷工趋向(或出勤率) 8、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9、工作小时的变化 10、退休年龄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十一、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答:可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两大类。定性预测:1、经验预测法:是利用现有的情报与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特点,对公司人员需求的预测。可采用自下而上即由直线部门经理向自己的上级主管提出用人要求与建议,征得上级同意;自上而下即由公司经理先拟定出公司总体用人目标与建议,然后由各级部门自行确定用人计划。2、描述法,是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与综合中提
13、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3、德尔非法,又称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第一轮:提出预测目标与要求,确定专家组,准备有关资料,征求专家意见。第二轮:简明扼要地以调查表方式列出预测问题(25个为宜),交付专家组讨论评价,然后由预测组织统计整理。第三轮:修改预测结果,充分考虑有关专家意见。第四轮:进行最后预测,在第三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请专家提出最后意见及依据。这种方法既可用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也可用来预测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他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适合于对人力需求的长期
14、趋势预测。定量预测:转换比率法;人员比率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生产模型法;马尔可夫分析法。定员定额分析法分为:工作定额分析法、岗位定员法、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劳动效率定员法、比例定员法、计算机模拟法定额完成率=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总数/实作工时总数实作工时总数=制度工时总数缺勤工时总数非生产工时总数停工工时总数+加班加点工时总数 =制度工时总数工时利用率+加班加点工时总数工时利用率=作业率出勤率出勤率=出勤工时/制度工时作业率=实作工时/出勤工时需求人数=计划定额工时总数(1+废品率)/2008出勤率作业率定额完成率十二、列举并简述你所知道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
15、分析方法。答:分为内部供给预测与外部供给预测:1、人力资源信息库,从人力资源信息库中可以获取企业每个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信息,能确切反应员工的流动信息。针对不同人员可分为:技能清单、管理才能清单。2、管理人员接替模型3、马尔可夫模型十三、如何进行企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分析?答: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三种情况: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供大于求,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供小于求,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也是一种浪费。当供不应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以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裕状态的人调往空缺位置。(2)如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
16、训与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3)短缺现象不严重,且员工愿意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规定,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代替人力资源的格局。(5)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6)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过剩的方法有:(1)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2)合并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3)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5)加强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竞争力(6)减少工作时间
17、,降低工资水平。(7)降低工作完成量,降低工资水平。十四、简述制定人员规划应遵守的原则及具体制定程序。答:原则: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及内外环境相适应原则。3、及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制定程序:1、调查、收集与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与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
18、整、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政策措施。5、人员规划的评价及修正。对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评估,不断调整规划。十五、简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及作用。答: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业每个员工技能与表现的功能模拟信息库。针对不同人员,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技能清单,针对一般员工主要包括以下资料: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等介绍员工的技术能力、责任、学历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等的评价对员工最近一次的客观评价,尤其对工作表现的评价2、管理才能清单,集中反应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及管理业绩,为管理人员的流动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幅度范围、管
19、理的总预算、下属的职责、管理对象的类型、受到的管理培训、当前的管理业绩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能够详细记录企业内部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状况,能够使企业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十六、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答: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是,在服从组织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预测人员需求,采取措施保留与吸引企业对口专业人才,从而获得与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组织方面的贡献:(1)满足组织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提高组织的竞争力。(3)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力资源部门及其他直线部门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1)人力资源预测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
20、要依据。(2)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十七、组织变革阻力的表现及其根本原因有哪些?如何保证组织变革顺利进行? 答:(1)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与反对。表现为生产经营情况恶化,工作效率下降,要求调职及离职的人数增加,发生争吵及敌对行为,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等。人们反对变革的根本原因:由于改革冲击他们已习惯了的工作方法与已有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失去工作安全感;一部分领导及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保证变革顺利进行,应事先研究并采取如下措施:参及,人员培训,起用人才,积极态度,准备充分,试点,健全规章制度(职责范围,工作标准,业务流程,岗
21、位责任,绩效管理制度)参考:P13,P21十八、简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指南简答答: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是:(1)调查、收集与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与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政策措施。(5)人员规划的评价及修正。第二章招聘及配置一、简述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
22、理、类型与主要原则。1. 原理:l 个体差异原理 人及人不同l 工作差异原理 岗及岗不同l 人岗匹配原理 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及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及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及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及岗位之间相匹配。2. 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l 选拔性测评 目的:选拔优秀员工 特点:a.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b.测评标准刚性。c.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d.测评指标具有灵活性。e.结果体现为分数或等级。l 开发性测评 目的:以开发员工素质l 诊断性测评 目的: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 特点:a.测评内容或精细或广泛。b.结果不公开。c.有较强的系统性。l 考核性测评 目的: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
23、备的程度 特点:a.概括性。b.结果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3.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l 客观测评及主管测评相结合l 定性测评及定量测评相结合l 静态测评及动态测评相结合l 素质测评及绩效测评相结合l 分项测评及综合测评相结合二. 简述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与测评标准体系。1. 员工素质测评量化的主要形式:(具体内容看书 P76 选择题)l 一次量化及二次量化l 类别量化及模糊量化l 顺序量化、等距量化及比例量化l 当量量化(权重)2. 员工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具体内容看书 P79-84理解)l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一般由标准、标度与标记3个要素l 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分为横向与
24、纵向结构2方面(内容看书P81-82 选择)l 测评标准体系的类型,:a.效标参照标准体系,是依据测评内容及目的而形成的标准体系,一般是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或诠释。b.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是对测评客体外延的比较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三. 简述品德测评、知识测评与能力测评的内容与方法。1. 品德测评:l FRC品德测评法,是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测评方法。l 问卷法,采用问卷形式测评品德是一种实用、方便、高效的方法。(16PF、EPQ、MMPI)l 投射技术测评法,其特点a.目的具有隐蔽性。b.内容的非结构性及开放性。c.反应的自由性。2. 知识测评:是对人们掌握的知识量、知识结构及
25、水平的测量及评定,把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6个层次。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3. 能力测评:分为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创造能力测评、学习能力测评四. 简述素质测评的准备、实施、结果调整与综合分析的步骤与方法。1. 素质测评的准备:l 收集必要的资料l 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l 测评方案的制定a.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与测评目的。b.设计与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c.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l 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通常采用4个指标 即效度、公平程度、实用性与成本。2. 素质测评的实施:l 测评前的动员l 测评时间与环境的选择l 测评操作程序 包括测评
26、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收回测评数据整个过程(看书P89)3. 素质测评结果的调整:l 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1) 测评的指标体系与参照标准不够明确2) 晕轮效应3) 近因误差4) 感情效应5) 测评人员训练不足l 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1) 集中趋势分析 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2) 离散趋势分析3) 相关分析4) 因素分析l 测评数据处理4. 综合分析测评结果:l 测评结果的描述 分为数字与文字描述l 员工分类 标准有2种 调查分类标准与数学分类标准l 测评结果分析方法 3种 1) 要素分析法是根据每个测评指标的测评结果,再依据素质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进行要素分析的一种方法。2) 综合分
27、析法是对测评指标进行加权处理,计算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综合分析测评结果的一种方法。3) 曲线分析法五. 说明面试的内涵、类型、发展趋势以及基本程序。1. 面试的内涵,面试是指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由考官及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与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其特点:l 以谈话与观察为主要工具l 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l 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l 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l 面试考官及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2. 面试的类型l 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是指依照预先确定的题目、程序与评分标准进行面试,要求做到程序结构
28、化、题目结构化、与评分标准结构化。l 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单独面试及小组面试。l 根据面试进程,可分为一次性面试及分阶段面试。l 根据面试题目的内容,可分为情景面试与经验性面试。3. 面试的发展趋势l 面试形式丰富多样 从单独到集体面试、从一次性到分阶段面试、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面试。l 结构化面试成为面试的主流l 提问的弹性化l 面试测评的内容不断扩展l 面试考官的专业化l 面试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4. 面试的基本程序l 面试的准备阶段1) 制定面试指南2) 准备面试问题3) 评估方式确定4) 培训面试考官l 面试的实施阶段1) 关系建立阶段2) 导入阶段3) 核心阶段4) 确认阶段5)
29、 结束阶段l 面试的总结阶段1) 综合面试结果a.综合评价。b.面试结论(看书P106)2) 面试结果的反馈a.了解双方更具体的要求。b.关于合同的签订。c.对未被录用者的信息反馈。3) 面试结果的存档l 面试的评价阶段,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面试设计做准备。六. 简述面试的常见问题及实施技巧。1. 面试中常见的问题:l 面试目的不明确l 面试标准不具体l 面试缺乏系统性l 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l 面试考官的偏见 第一印象、对比效应、晕轮效应、录用压力2. 面试的实施技巧(好像不考,看看P109-110)l 充分准备、灵活提问、多听少说、善于提取要点、进行阶段总结、排除各种干扰、不带个人偏见、在倾
30、听时注意思考、注意肢体语言沟通七. 简介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与开发方法。(开发方法不考)1. 构建素质模型l 组建测评小组l 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l 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l 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素质表l 将岗位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构建素质模型。2. 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l 拟定素质测评指标l 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卷。l 将问卷发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测,检验其有效性。l 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3. 制定评分标准即等级评分表4. 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与效度l 要求
31、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l 要求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l 要求考官掌握相关的测评技术l 要求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与修养5. 结构化面试及评分6. 决策八. 简述行为结构面试的内涵与问题设计要求。1. 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考官通过行为描述面试要了解2方面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采取的行为模式。其实质如下:1) 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2) 识别关键性的工作要求3) 探测行为样本2. 行为描述面试的假设前提1) 一个人过去的行为最能预测其未来的行为。2) 说与做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3. 行为描述面试的要素1) 情景,即应聘者经历过的特定工作情景或任务。2) 目标,
32、即应聘者在这情景当中所要达到的目标。3) 行动,即应聘者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4) 结果,即该行动的结果,包括积极的与非积极的结果,生产性的与非生产性的结果。九. 简述招聘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1. 建立招聘团队,由企业高管、人力部门、用人部门经理、用人部门经验丰富的员工代表组成。组成团队后可采用各位招聘人员互相评价的方法来确定各自的评价权重。2. 实施招聘测试,根据招聘计划进行各种测试,如笔试、面试。3. 作出聘用决策,根据评分表中的排名结果作出决定。十.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类型、原理与优缺点。1.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一组被评人(69人),在规定时间内(约1小时
33、)就给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无领导。最后测评由观察者给每一个应试者评分。2.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类型:l 根据讨论的主体有无情境性,分为无情境性讨论与情境性讨论。l 根据是否给应聘者分配角色,分为不定角色讨论与指定角色讨论。3.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l 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效应l 能在被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l 讨论过程真实,易于客观评价l 被评者难以掩饰自己的特点l 测评效率高4.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缺点:l 题目的质量影响测评的质量l 对评价者与测评标准的要求较高l 应聘者表现易受同组其他成员影响l 被评者的行为仍然有伪装的可能十一.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1. 前期准备:l 编制讨论题
34、目(工作分析-素质界定-编制试题)l 设计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范围)l 编制计时表(发言时间是测试点之一)l 对考官的培训(培训及模拟评分)l 选定场地(环境及场地安排)l 确定讨论小组(6-9人 同质 陌生)2. 具体实施阶段:l 宣读指导语(规范)l 讨论阶段(观察及讨论)3. 评价及总结:考官从以下几方面评估l 参及程度l 影响力l 决策程序l 任务完成情况l 团队氛围与成员共鸣感十二. 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设计原理与流程。1.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类型:l 开放式问题 如,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l 两难式问题 两条信息上报一条l 排序选择型问题 (多项选择问题,如遇险问
35、题)l 资源争夺型题目 6城市申办城市运动会l 实际操作型题目 搭积木2. 设计题目的原理:l 联系工作内容l 难度适中l 具有一定的冲突性3.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l 选择题目类型 l 编写初稿1) 团队合作2)l 调查可用性 重要在于确认是否广为流传l 向专家咨询 咨询以下内容:1) 题目是否及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者的能力。2) 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能否均衡。3) 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l 试测 题目的难度 平衡性l 反馈、修改、完善1) 参及者的意见2) 评分者的意见3) 统计分析的结果十三. 简述结构化面试问题的类型。1.十四. 简述员工招聘时应
36、注意的问题。1. 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2. 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3. 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4. 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5. 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6. 注意不忠诚与欠缺诚意的应聘者7. 关注特殊员工8. 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形象第三章培训及开发一、简述员工培训计划及教学制定的程序与方法:1、培训需求分析l 目标 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l 方法 测评现有成绩,估计它及理想水平的差距2、工作岗位说明l 目标 收集有关新岗位与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l 方法 观察查阅有关报告文献3、工作任务分析l 目标 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l 方法 对将要涉及的培训
37、进行分类与分析4、培训内容排序l 目标 排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先后次序l 方法 界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据此进行排序5、描述培训目标l 目标 编制目标手册l 方法 任务说明与有关摘要,对说明文字推敲、润色、加工6、设计培训内容l 目标 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与内容l 方法 聘请专家或借助中介机构选择培训科目7、设计培训方法l 目标 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l 方法 采用经验总结、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对策8、设计评估标准l 目标 选择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与标准l 方法 采用模拟实验或聘请专家对测评工具、评估指标与标准进行初步评价9、试验验证
38、l 目标 对培训规划的评析,发现其优缺点,并进行改进l 方法 征求多方意见或进行实验试点进行诊断,找出议题并修改完善2、我国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1)确定教学目的 2)阐明教学目标 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4)选择教学策略 5)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 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7)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二、简述培训课程要素、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程序1、培训课程的要素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教材 4)教学模式 5)教学策略 6)课程评价 7)教学组织 8)课程时间 9)课程空间 10)培训教师 11)学员2、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与学员的需求2)培训课程
39、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3、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1)培训项目计划,包含三个层次:企业培训计划 课程系统计划 培训课程计划2)培训课程分析,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分析与培训环境分析3)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可咨询客户、学员与有关专家及借鉴其他培训课程4)课程模块设计5)课程内容的确定,包括内容的选择 内容的制作 内容的安排6)课程演练及试验7)信息反馈及课程修订三、培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1、相关性 其内容选择要及企业实际相结合、要能主动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 2、有效性 这是判断培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3、价值性 培训内容应能满足学员的兴趣
40、及培训需求四、介绍培训教师的来源,特点及选聘标准 各种培训资源的类型及特点1、企业外部培训师优点:1)选择范围大,可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师资2)可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3)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4)可提高培训档次,引起企业重视5)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缺点:1)企业及其缺乏了解,加大培训风险2)教师及企业及学员之间缺乏了解,可能降低培训适用性3)学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纸上谈兵4)聘用成本较高开发途径:1)大中专院校教师2)专职培训师3)顾问公司聘请培训顾问4)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5)通过网络联系、寻找2、企业内部的培训师优点:1)了解企业、培训有针对性、利于提高培训效果2)及学员相
41、互熟悉之间交流顺畅3)培训相对易于控制4)成本较低缺点:1)不易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影响学员参及度2)内部选择范围小,不易开发高质量的教师队伍3)看待问题受环境影响,不易上升高度3、培训教师的选配标准1)具备经济管理类与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2)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实际工作经验3)具有培训授课经验与技巧4)能熟练适用培训教材及工具5)具有良好的交流及沟通能力6)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7)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并解决问题8)积累及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及资料9)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前沿问题10)拥有培训热情与教学愿望五、简述培训手段的设计方法1、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及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2、
42、从学员的差异性出发,设计适合的控制手段3、充分考虑学员的兴趣及动力4、评估手段的可行性六、简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及方法(不好总结自己看书P172P173)七、简介培训效果及评估的基本概念、类型、形式、作用与具体步骤1、概念:培训效果是指企业与受训者从培训当中所获得的收益培训评估就是对员工培训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2、形式: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建设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3 、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与主要内容作用: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了解某一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与要求受训人知识技术能力的提高或行为表现的改变是否直接来自培训的本身可以检查出培训的费用效益,有助于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配
43、置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评估内容:培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培训效果效益综合评估 培训工作者的工作绩效评估4、培训效果评估的基本步骤作出培训评估的决定 a.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b.确定评估的目的制定培训评估的计划 a.选择评估人员 b.选择评估对象 c.建立评估数据库 d.选择评估形式 e.选择评估方法 f.确定方案及测试工具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 培训项目成本收益分析 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及时反馈评估结果a.培训管理人员 b.高层领导者 c.受训员工 d.受训者的直接主管八、简述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特点层次体系的特点:反应评估 易于进行,最基本普遍的评估方式。缺点是学员的
44、感情因素较高学习评估 优点是对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的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精心地准备课程与讲议。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导致报名不踊跃,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与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行为评估 优点:可以直接反映培训效果,可以使领导及直接主管看到培训效果,使他们支持培训缺点:实施时间跨度长、花费时间多、占用人员广、问卷设计难、有不相干因素干扰结果评估 优点: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培训的疑虑、支持培训缺点:a.时间长 b.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完善c.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 d.不好分辨结果及培训的因果关系九、简述培训效果评
45、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方法 是指评估者在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相关标准,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价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综合性强,需要的数据资料少,可以考虑到很多因素,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缺点:评估结果受评估者的主观因素、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影响很大,不同的评估者对同一问题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评估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与座谈等2、定量评估方法(看书P193P201)十、简介培训评估报告的撰写步骤与要求1、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作出不充分的归纳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与粉饰评估结果必须观察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及修饰。2、撰写评估报告的步骤导言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阐明评估结果解释评论评估结果与提供参考意见附录报告提要十一、如何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必须从企业战略出发,满足组织及员工两方面的要求,考虑企业资源条件及员工素质基础,考虑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