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docx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语音韵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及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与成就。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8教学内容:绪论一、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与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三个声母只能与齐齿呼
2、及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及开口呼及合口呼的韵母相拼。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与中古两期。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与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
3、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二、音韵学的功用汉语音韵学与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与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
4、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与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
5、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北京人与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与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拟音为。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
6、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与演变规律。3、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及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及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
7、诂的重要: 齐桓公及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东汉高诱对其中呿 、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 ,闭。”“莒”的读音现在为,韵母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a,韵腹a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
8、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及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及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倞注“佛,读为勃。勃然,兴
9、起貌。”“佛”及“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一个声母是,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及“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候,通假字及本字之间有声转现象,不懂音韵学的人就更难想到其间的联系了。例如: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瀚(一作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五章)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
10、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及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匪”应是“篚”的古字。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瀚衣” 应即“翰音”。“瀚”、“翰”上古音同属“元”部、匣纽,“瀚”通“翰”没有问题。“衣”、“音”声母相同,均属“影”母;但是韵部不同,衣属“微”部,音属“侵”部。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微”部读音为,“侵”部读音为。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原
11、来在作者的方音中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可以通假。从通语的角度看,此二字的读音在作者的方言中发生了对转,即由阳声韵变成了阴声韵。“翰音”就是鸡。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世遂将翰音作为鸡的代称。张协七命(见文选):“封熊之蹯,翰音之跖。”吕延济注:“翰音,鸡也。”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六:“鸡鸣必先振羽,故曰翰音。”“匪瀚衣”中的“匪”用作动词,义为“关在笼子里”。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与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同时与下文的“不能奋飞”也有了照应参考资料: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胡中林如匪瀚衣,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第6
12、期。4、音韵学是学习与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与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青青子佩bu,悠悠我思si。纵我不往,子宁不来l?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
13、古人,后不见来者i!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现在很多人喜好唐代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诗中每字下不加符号代表平,下加“”代表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与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
14、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及“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一、切韵以前的韵书1、魏李登声类中国三国时期音韵学家。作过左校令。根据隋代潘徽韵纂序记载,李登编的声类是最早的古代韵书。声类已失传,唐代封演闻见记:“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二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它书转引声类注解字音有采用反切的,例如汉书高帝记枼字颜师古注:“李登、吕忱并音式制反”;也有用直音的,例如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七引声类、字林:“
15、斡音管”。由于后人对封演闻见记所说“不立诸部”的认识不一致,所以对声类的编写体例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五声”,有人认为指声调,有人认为指韵部的粗略分类;“不立诸部”,有人解释为不分部首,有人解释为不分韵部,从而否定声类是韵书。至于这部书的体例真相,还有待于以后的深入研究。2、吕静韵集中国晋代音韵学家。大约生活在西晋末年,作过安复令,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编有韵集。韵集是仅晚于声类的早期古代韵书。后魏江式上古今文字源流表说:“ 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兡、徵、羽各为一篇。”韵集一书早已佚失,它的若干逸文散见于古文献中。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韵目的小注里,有陆法言切韵以前五
16、家韵书分韵异同的记载,其中有吕静韵集的情况。参及修订切韵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里批评吕静“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这说明韵集跟切韵分韵有分歧。3、六朝韵书据隋书经籍志及陆法言切韵序所载,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韵书主要还有:周研声韵四十一卷 无名氏韵集十卷张谅四声韵林二十八卷段宏韵集八卷无名氏群玉典韵五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李概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李概音谱四卷无名氏纂韵钞十卷刘善经四声指归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释静洪韵英三卷周思言音韵杜台卿韵略二、切韵系韵书1、陆法言切韵切韵5卷,共收12100余字,分193韵:平声54韵 ,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
17、年(公元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研究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北异同,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具有细微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陆法言在序中所说的“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等,因此全书分韵有193个之多。从后一个目的出发,该书允许诗人作诗时将某些音色接近的韵合并使用,即序中所说的“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由于切韵撰者名高,审音精确,权威性强,适应范围广,所以自切韵一出,
18、六朝以来的韵书便失去市场,淹没无闻。切韵继承了前代韵书的优点,总结了韵书编写的得失,是我国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2、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到了唐代,切韵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其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切韵增字作注的人很多,其中主要的有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及李舟的切韵等。可惜的是,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失传了,今天所能看到的是清末以后才陆续从敦煌石室、新疆吐鲁番及故宫等地发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残卷。刊谬补缺切韵5卷,唐吴彩鸾写本,这些被发现的韵书,除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种刊谬补缺切韵和蒋斧本唐韵外,其余均出于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带。出自敦煌的,在19071908
19、年之间被帝国主义文化强盗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劫往国外。斯坦因劫去的现藏于伦敦博物院图书馆,伯希和劫去的现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出自吐鲁番的,于1902年被德人列考克劫走,现藏于柏林普鲁士学士院。还有一种唐抄本切韵残卷,流落在日本人之手,收在大谷光瑞所印的西域考古图谱中。为了使这些散失的韵书重归故土,我国学者曾千方百计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1921年,王国维首先把伦敦所藏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根据照片抄录印行。1925年,北大刘复又将他从巴黎抄回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即王一)和两种切韵序文编入敦煌掇琐。1936年,北大刘复、罗常培、魏建功把他们所见到的九种切韵、唐韵残卷及广韵
20、编成十韵汇编影印出版。1955年姜亮夫先生将自己从前在国外摹录的27种唐五代韵书及附录6种编成瀛涯敦煌韵辑出版。1983年,周祖谟先生将自己从1945年即开始收集、摹录、编辑的30种韵书题为唐五代韵书集存,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书中有详细的考释和校记等。韵书,唐王仁昫撰,长孙讷言注,裴务齐正字。素笺厚纸本,龙鳞装。凡24页,首页单面书,余皆两面书,共47面,每面35行,自第9页“耕”起为36行,每行字数不等。朱栏,纵,横。卷首、末钤宋宣与及清乾隆帝诸玺。卷末有明宋濂跋。前隔水有“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初九日重装”及“裱褙匠曹观”字样。隋仁寿元年(601年),颜之推、陆法言等撰成切韵一书,凡5卷,共收1
21、2100余字。王仁昫在其基础上又进一步整理增订而成刊谬补缺切韵,除对切韵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还对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6000余字,另增立两韵,并注明切韵及另外5家韵书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梗概与关系等。此书原为散页,宋宣与年间裱成手卷,后有所改异:以首页全幅粘裱于命纸右端,第二页接续首页尾,仅以右端纸边粘于命纸上,各页再依次以右纸边向左相错1cm粘裱,此式卷起如手卷,展卷时书页鳞次相积,故称“龙鳞装”。因在收卷时各页鳞次朝一个方向旋转,宛若旋风,故又有“旋风装”之称。外形似卷轴,但长度大大缩短,既便于翻检,又保护了书页,可视为卷轴向书册过渡的一种装帧形式。明洪武年间重装时保留了原装
22、形式。 此书由宋内府递归清内府,清亡时被溥仪盗携出宫,流落民间。1947年复为故宫博物院购得,仍完整无缺。及各书著录比照,宋徽宗泥金题签已佚,宣与7玺存4,本幅上加钤了乾隆帝诸玺。欲得切韵原貌,唯赖此全本,同时还可赏其书法,考其纸墨装潢,堪称稀世之珍。1947年,故宫博物院将此本影印出版,签题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已知刊谬补缺切韵还有两种传本:其一出自敦煌石室,系本世纪初法国人伯希与盗出,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残损较甚;其二为故宫所藏明项元汴跋本,称“内府本”,但内容及宋濂跋本殊异,早经学者定为他人改作之书。宋宣与书谱、中兴馆阁储藏书画录,清石渠宝笈初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书著录。吴彩鸾
23、是唐代著名女书法家,唐末五代北宋时蜀中多存有她的书法作品,包括雕版印刷的手写本。她以作品小楷切韵、唐韵知名,其楷书清劲刚秀。按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所述,吴彩鸾是成都的一位道姑,但早此说法之前,人们已经给吴彩鸾附会了很多美丽的传说,以至于这位多才的女书法家渐渐演变成了神话中的仙女。唐裴铏的传奇文箫里说吴彩鸾隐居在成都附近西山,后来她从西山下来,邂逅并嫁给了贫苦书生文箫。文箫家贫不能自给,她与文箫同甘共苦,彩鸾每天写韵书一部,让文箫售以度日。居十年,各跨一虎飞升。在唐末道教学者杜光庭改编在仙传拾遗里,吴彩鸾又被赋予了跨虎女仙的神秘形象:彩鸾是三国时吴西安令吴猛之女。时有得道之士丁义,授吴猛以道法。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音韵学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