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1. 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准则的主要内容?答:医德基本原则1我国当代医德原则概述1981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医德学术讨论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其内容表述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0年代中期,经修改,把上述提法确定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根据汉语表达所追求的由繁到简、高度凝练的习惯,后来有些学者将其简称为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2我国当代医德原则简析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包含分工互补的四个层次。(1)防病治病。防病治
2、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克服狭隘的传统义务论,树立与形成由传统义务论与现代公益论整合而成的全新的医德义务观,正确认识与处理对病人个人、对健康人群、对生态环境、对每个人全面健康需求等多重义务之间的关系,彻底实现医学目的。医德基本原则把全面的医德责任作为其首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医学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要求。(2)救死扶伤。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救死扶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的
3、天职”这一医德思想,是古今中外先进医家的共识。我国医界从“医乃活人之术”出发,以“医之使之生”的涵义来命名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医家,以实践奠定与丰富了“仁爱救人”的优良传统。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以“为病家谋利益”与“不伤害”等准则阐述着同一个伟大思想。我国当代医界的楷模赵雪芳、华益慰、抗击非典的模范人物以及众多优秀医务人员,对什么是“救死扶伤”做出了最为精彩的诠释。(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集古今中外医学人道精神之大成,也是对革命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它要求对人的生命加以敬畏与珍爱,
4、对人的尊严予以理解与维护,对病人的权利给以尊重与保护,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投以同情与关爱。(4)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医学服务既要认真看病,更要真诚关心病人;既要给以生物学方面的救助,更要给以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照顾,从而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使他们保持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诸方面的良好适应能力与状态。其次,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分层次的。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基本要求、基本境界,经过积极努力,多数医务人员都可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最高要求、最高
5、境界,医务人员只有执着追求、养成与坚守医学职业精神,才能够达到。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上述四个层次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传承与完善着我国“医乃仁术”、白求恩精神的医德思想精华。当然,由于这一医德原则问世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距今已有30多年之久,因此,为更好适应我国医德建设现实的需求,其理念及表述等均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以求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彰显实效,而且有利于同世界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界的对话与接轨。医德基本准则(一)医德基本准则的概念、构成与作用1医德基本准则的概念医德基本准则是指构成医德规范体系主体部分的具体医德规范,也可简称为医德准则。它是依据一定的医德理论与原则制定,医务人员在具
6、体、典型的医学情境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是用以调整医学实践中各种具体人际关系、直接评价医学行为善恶的主要尺度。医德准则是医学道德行为与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是医德原则的具体体现与补充。医德准则不仅包括普遍适用于医疗活动的一般准则,也包括专门适用于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特殊准则。2医德基本准则的构成医德准则以“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为内容,多采用简明扼要,易于记忆、理解与接受的“戒律”、“宣言”、“誓言”、“法典”、“守则”等形式规定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戒律”是较为古老的形式,多见于医学著作中,是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中对自身道德感悟的总结与提炼,强调医德底
7、线与自律。例如黄帝内经中的“疏五过论”、“惩四失论”,明代陈实功“五戒十要”中的“五戒”等。“宣言”、“誓言”等形式的医德准则是先进医家与医学职业承诺的集中体现,强调进取精神与职业要求,以激发医务人员的神圣感与使命感,从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新世纪医学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等。法典、守则等形式的医德准则是现代医家群体对医德规律深刻认识与科学总结的结晶,强调专业伦理及其权威性,接近于法律法规。例如纽伦堡法典、病人权利法案等。3医德基本准则的作用(1)医德基本准则是医德规范体系中的构成主体。医德基本原则、准则与范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共同构成了医德规范体系。在整个
8、规范体系中,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主要是由医德基本准则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帮助医务人员决定如何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医德基本准则体现了医德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医德原则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化。同时,它又是医德基本范畴的直接指导者,规定着医德基本范畴的实质内容与价值取向。(2)医德基本准则是进行医德评价的直接尺度。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医德修养都离不开医德评价,医德基本准则是进行医德评价实用的直接标准。医德评价,无论是社会评价还是自我评价,都必须以医德基本准则作为直接尺度,即用医德准则来衡量医学行为的善与恶:符合医德准则的,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等有效形式予以肯定,对违背医德准则的则给予
9、谴责。(3)医德基本准则是实施医院管理的重要依据。医德基本准则是医院实施科学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医院管理不仅需要加强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而且需要遵循甚至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医德准则,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医院管理过程。只有充分遵循与运用医德基本准则,结合医院及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规范、完备的实施细则,并与其它管理手段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使整个医院工作正常运行。(4)医德基本准则是养成医学伦理素质的关键环节。医德调节功能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医务人员职业伦理素质的普遍提高。从不知到知,从知到行,从他律到自律,则是医学伦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其中医德准则起
10、着关键的作用。只有熟悉、认同医德准则并将其内化为职业理念,在实践中以此指导与检验自身言行,医务人员才能真正提高与完善医德人格及整体素质。2. 论述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及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是什么?答: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谐医患关系不仅是形成良好医疗环境、保护医患双方利益的需要,也是体现医学的人文属性、建立与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1与谐医患关系有利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英国医生巴德有句名言:“医生与病人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战胜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活动,它需要情绪、心理与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医患之间的协调与信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医学发展表明,医
11、生为病人诊治疾病的过程就是医患双方合作,共同战胜疾病的过程,既需要医生良好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医患之间的精诚合作。医患关系与谐,病人就会更加尊重医生的人格与劳动,信任医生,理解并配合医生的工作;医生则会更加关爱病人,在诊治的各个环节上全身心投入,为病人制定更加科学的诊疗方案,使病人得到优化的服务。2与谐医患关系有利于推进医德建设良好的医德既是医务人员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与使命、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保障,也是现代医院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医患关系与谐,医患之间可以充分交流与沟通,增进团结与协作,医生就能够自觉以医德规范约束自己,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医德意识与情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伦理素质。3与谐医患关系有助于推进医学事业发展医患关系与谐,一方面,可以使医务人员集中精力,致力于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专心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有利于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病人更加关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愿意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促进卫生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医患沟通应该遵循伦理准则包括1.不伤害原则2.行善原则3.尊重原则4.公正原则。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2.诚信原则3.平等原则4.整体原则5.同情原则6.保密原则7.反馈原则8.共同参与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