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总复习.docx
《管理思想史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史总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一、金字塔古埃及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二、古巴比伦的代表作法典,包括三部分:引言、法典本文与结语。三、古希腊的出色代表有: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私人事物与管理公共事物仅仅是量上的不同”。2.色诺芬的代表作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是论述经济管理的第一部著作,主要观点: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主要著作理想国(译国家篇),在柏拉图的视野中,他主要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其独特的管理思想;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
2、是缩小的国家,而人的本性,即灵魂,由3个部分构成:理性、意志与欲望,其中理性是最优的部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人分为3等:管理国家的哲学家、卫国武士与民间艺工。,主要著作政治学,管理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发展了色诺芬“家庭管理”的思想;揭示了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他认为,一切具体事物都可归结为“形式”与“质料”。其中,形式是事物的目的因与动力因,因此积极能动的因素,而质料是物质,是消极被动的因素,亚里士多德把这个过程称为“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这一思想实质上揭示了管理矛盾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过程,即“目的(物质+管理)新的目的”的过程。古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
3、些性质(首创性地采取类型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也是“法西斯”一词的来源)罗马人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以及以分工与权利层次为其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的能力。6.宗教与古代管理思想圣经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关键人物:摩西。摩西的岳父耶特鲁,曾批评摩西在处理政务时提出了3点建议:制定法令,昭示民众。建立等级制度,委任管理人员。分级管理,各司其责。罗马天主教严密的管理制度可以概括为:第一,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第二,在决策过程中充分的运用“幕僚职能”。,主要人物:阿圭那、马基雅维利与莫尔。8.阿圭那代表作的神学大全,后人称他为“神学之父
4、”。观点:阿圭那认为宇宙秩序是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的。自然的观点占有重要的地位。阿圭那对一系列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述。这种宗教伦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思想中的某些关于社会与人的地位的基本理解,并构成了后来管理思想中关于人性的某些基本假设中的伦理学基础。9.马基雅维利著有君主论,观点:把“权力欲望”与“财富欲望”看作是人性的基础。(马基雅维利的“物质利益决定论”认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基雅维利论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要比狮子还勇敢,比狐狸还狡猾”)。,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代表作乌托邦,管理思想:观察到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十
5、分注意生产的布局与生产的组织;主张用民主的方式选举政府官员,按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是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的。:促使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储备了条件;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12、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在1416世纪的意大利的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由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以恢复古代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所以称之为文艺复兴运动。13、阿奎那:是中世纪的神学家与经院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贵族家庭,以神学大全一书最为著名,在中世纪被奉为“神学之父”,在自然法的观点等方面对管理学有一定的贡献。第二章工业
6、革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厂手工业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与准备(3点)新教伦理结论: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乐于从事工作,不劳者不得食;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是神的意志;消费超过基本需求就是浪费.(2)个人自由的伦理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霍布斯利维坦与约翰.洛克的政府论。洛克的思想主要是:人民受理智的自然法则支配,而不是受专横的统治准则或为独裁者的各种念头所支配;人类社会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自然与理智的法则规定了人们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3)市场伦理代表人物:魁奈(主张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亚当.斯密(自由经济主义)亚当.斯密
7、进一步提出了只有市场及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三种伦理观的综合力量构成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英国的纺织工业是工业革命的源头.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过程,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1)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工业革命在西方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解放.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微观基础.(2)工厂制度对管理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工厂制度:是工业革
8、命的直接成果,能够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效率较高的企业制度,它的出现使劳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基本关系。阿若德.汤因比说过:对于摧毁旧英国,建立一个新英国,并能使全世界走向工业化起过最大作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亚当.斯密,另一个是詹姆斯.瓦特,亚当.斯密促使了经济思想的革命,瓦特促使了蒸汽机的革命.由于大企业的建立,老板及工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对垒的态势.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1)所获得的管理知识是本企业的工作实践经验,使其只能在本行业中工作;2)没有共同的管理原则;3)没有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要求工人的技能也相应地提高.在对付工人的措
9、施上,资本家通过以往的经验采取了三种方法,即积极劝诱、消极制裁以及力图建立一种“工厂精神风气”的方法,以使工人就范.1)亚当.斯密,代表著作国富论,“经济人”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是经济人。(一)分工问题他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可以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与发明机器.分工可分为专业分工与职业分工.(二)控制职能他认为,如果要真正对一个组织进行控制,就必须为自己的成绩对控制者负责,而对控制者如果无法施加任何重大影响,就无法进行控制.(三)技算投资还本问题亚当
10、.斯密提出应用于购买与装置机器的方法.(四)经济人的观点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是经济人。2代表著作是19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管理思想:在资本与管理技术上的关系上提出了所谓的“工资规律”,即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工资越高,利润就越低.提出了关于经济人方面的群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与行动.从这个假设出发的必然结论是,对这些群氓只能用绝对的、集中的权利来统治与管理.不仅是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也是职业企业家的先驱。6.查尔斯.巴贝奇,发明家与科学管
11、理的先驱者,他最著名的发明是在1822年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机械计算机差分机。他的管理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巴贝奇提出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有可能制定出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巴贝奇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关于分工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够提高效率的原因。他提出了报酬制度就是工资加利润加奖金。:一、科学技术革命及经济危机;(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危机导致的三大矛盾:劳资矛盾加剧;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工人队伍素质不高;第三章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发明了“高速工具钢”,著名的著作有1985年计件工资与1903年工厂管理以及1912年科学管理原理。泰勒对工人磨洋工的问题是这样解
12、释的:工人的认识问题;管理问题;工人的传统问题。2.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3个实验上:(一)搬运铁块实验第一,精心挑选工人;第二,诱导工人使之了解这样做对他们没有损害,还可以得到利益;第三,对他们进行训练与帮助,使之获得完成既定工作量的技能;第四,按科学的方法干活节省体力;(二)铁砂与煤炭的铲掘实验将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经营管理领域;计划及执行相分离;标准化管理概念的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三)金属切削实验3.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是“经济人”;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率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
13、;4.两个基本原理:作业研究原理: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就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的动作,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与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时间研究原理:观察与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减去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与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5.3个基本出发点:效率至上;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办法;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6.科学管理的4项任务: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与教育,使之学会工作;及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
14、则去办;资方及工人之间在工作与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7.科学管理的内容:(一)作业管理差别工资制;差别工资制主要内容:1通过对工时的研究与分析,制定出标准定额,改变过去那种以估计与经验为依据的方法。2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3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不是根据职位与工种。(二)组织管理他把计划的职能与执行的职能分开;2.实行职能工长制;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与管理职能的专业化提供了思路。优点:每个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职责单一;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容易提高效率;由于作业计划由计划部门拟定,
15、工具与作业方法标准化,车间现场工长只负责现场指挥及监督,便于降低成本。3.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与控制权。(三)管理哲学“心理革命”;2.双方把注意力从盈余的分配上转向盈余的增加上;3.劳方获得高工资,资方获得高利润.8.如何评价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优点:泰勒以自己在工厂中的管理实践与理论探索冲破了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延续的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使企业开始有人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为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缺点:
16、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一局限性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与高度。9.亨利.劳伦斯.甘特(美国)的重要贡献:(一)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深知对工人教育的重要性;(二)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与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与生产的进行,也叫生产计划进度图或线条图,它具有简单、醒目与便于编制等特点。“动作研究之父”,他的夫人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主要著作管理心理学,她在这本书中论述了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传统的方式、过渡的方式与科学方式。“效率工程师”(效率大师),他提出了对组织职能方面的认识,提
17、出了组织的效率原则(12个效率原则)。是大规模生产的第一位倡导者,科学管理的实践者,流水线大生产方式的首创者。第四章,法约尔与韦伯2.法约尔的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6种:商业活动、技术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就是管理即意味着展望未来,预见是管理的一个基本因素,计划的特点:统一性连续性灵活性精确性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所有必要的原料、设备、资本、人员。其中分为物质组织与社会组织。是一种以某些工人品质与对管理一般原则的了解为基础的艺术。指挥人员必须做到:透彻了解自己的手下人员;淘汰不胜任的工作人员;十分通晓
18、约束企业与雇员的协议;做好榜样;对组织的账目定期进行检查,并使用概括的图表来促进这项工作;召开会议;不要在工作的细节上花费精力;要使职工保持团结一致、积极工作、勇于创新与忘我的工作精神。就是使企业的一切工作与谐配合,以利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并且有助于企业取得成功。判断企业需要进行协调工作的依据:各部门不了解而且也不想了解其他部门;在一个部门内部的各科室之间,及不同部门之间一样存在着一堵墙,互不通气;谁也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企业里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忘我的工作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部门领导每周的例会。就是要证实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已经与计划相符。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以便
19、纠正并避免重犯。对人、对物、对计划都可以进行控制。8.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是指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是表示对于达到统一目标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人与一项计划。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直至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传递信息与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12.管理人员应具有的能力与品质:身体条件;智力条件;精神条件;通用知识;专门知识;经验;德国人,名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被人称为“
20、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分为三个部分:(一)理想的行政组织是通过职务与职位来管理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世袭地位来管理。主要特点有: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组织机构是根据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组成的,并具有确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按等级制度形成的一个指挥链。在人员关系上,表现为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承担每个职位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必须经过考试与培训。人员实行委任制。管理人员管理企业或其他组织,但他不是这些企业或组织的所有者。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并且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组织中的法规与纪律。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是最符
21、合理性原则的,其效率是最高的,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与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而且组织形式适用于各种管理形式与大型的组织,包括企业、教会、学校、国家机构、军队与各种团体。(二)韦伯对权利的分类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利为基础的。韦伯把权利分为三种类型:合理的法定权利;传统的权利;神授的权利;在这三种权利当中只有合理的法定权利是行政组织的基础,因为这种权利能保证经营管理的连续性与合理性。(三)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管理就是意味着以知识为依据来进行控制,领导者应在能力上胜任其工作,要依据事实来进行领导,行政组织中除了最高领导之外的每一个官员,都应按下列准则被任命与行使职
22、能:1.他们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只是在及人身无关的官方职责方面从属于上级的权利。2.他们按明确规定的职务等级系列组织起来。3.每一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职权范围。4.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5.候选人是以技术水平为依据挑选出来的。6.他们有固定的薪金作为报酬。7.这种职务是任职者惟一的,或至少是主要的工作。8.它成为一种职业,有着一种按年资或成就或两者兼有的升迁制度。9.官员在完全同所管理财产的所有权无关的情况下来进行工作,并且不能滥用其职权。10.他在行使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与控制。厄威克,英国人,较为著名的著作管理备要与管理的要素,他提出了适用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即
23、: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原则;厄威克最大的贡献是对古典的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他在1944年出版的行政管理原理古利克,美国人提出了管理七职能论,即计划、组织、人事、协调、指挥、报告与预算。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一个最高的主管或一个人管理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专业参谋与一般参谋并用的原则;工作部门化的原则A.依据组织目标来实行部门化B.依据作业来实行部门化;C.依据所涉及的机构或服务的人与事来划分;D.依据地区来划分;授权原则;职权相符原则;控制幅度原则。缺点:1没有深入的对人性进行研究;2没有把管理对象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思想史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