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熊》小班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只熊》小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只熊》小班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只熊小班教案三只熊小班教案1设计思路: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能逐渐认识一些事物的大小、简单形状等,他们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喜欢观察不同的物品,能尝试对其进行分类、对应等,发现其差异。基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孩子的对小熊的兴趣,我结合三只熊的主题要求,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认识熊的大、中、小,在为三只熊送礼物的过程中区分大、中、小,并体验送礼物的快乐。活动中准备的材料,比如:蛋糕、面包、碗等都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并且材料的准备上也考虑到方便幼儿的理解。为什么大熊一定要分大蛋糕,小熊一定能要小蛋糕呢。因为大熊吃小蛋糕会吃不饱,小熊吃大蛋糕会吃不下。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幼儿知道区分小、中、
2、大的重要性从而知道物体的对应与区分。活动目标:1、喜欢观察物品,学会区分物体的大中小。2、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活动准备: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礼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活动过程:一、认识三只熊1、今天有动物朋友来到我们小六班做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动物朋友,动物朋友快出来。2、看看是什么动物朋友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熊,看看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一样大吗?请你把最大的找出来,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来,给它取名叫小
3、熊。中间的熊有点大又有点小的叫中熊。小结:原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这只最大熊叫大熊,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间这只比大的小一点比小的大一点的熊叫中熊。二、播放PPT1、小熊们想请我们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熊的家?2、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吧。你们看到桌子上有什么?这三只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这三张床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三只熊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 .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2 .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3 儿人手一只小筐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家,
4、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 .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有一家的小动物来我们这做客,你们猜猜会是哪家小动物呢?看看他们是谁?(小熊的一家)那小熊的一家都有谁呢?(爸爸、妈妈、宝宝)2 .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哪个是妈妈呢?妈妈长的怎么样?妈妈比谁高,比谁矮,所以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 .引导语: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吃早餐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只熊今天吃的早餐是什么。(蛋糕、玉米、苹果、峰蜜)吃早餐前要准备餐具,出示ppt碗。2 .看哪个给
5、爸爸的?(最大的)什么颜色的?(红色)说一下理由,为什么要给爸爸最大的。3 .哪个给宝宝呢?(最小的)什么颜色的?(蓝色)4 .那最左边的绿色的给谁?(妈妈)5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对不对。6 .教师小结:三只大小不一样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也不小的给妈妈。有了餐具开始吃早餐了。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 .第一样东西吃什么呢?看好了,(蜂蜜)2 .你知道哪瓶蜂蜜是给爸爸吃的?为什么?三瓶瓶子一样吗?(不一样)中间的瓶子最高,所以要给爸爸吃。3 .那哪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4 .哪瓶给熊妈妈?为什么?5 .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对吧?(对)四、情境“分
6、玉米”,感知“粗”、“细”1 .引导语:接下来要吃第几样东西啊,(第二样)第二样早餐是什么?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矮的,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次吃的东西,它们长的一样高的,(出示:玉米)你们看都是一样高的是吗?一样高的玉米,哪个给爸爸吃,哪个给妈妈吃,哪个给宝宝吃,谁会分一分呢?为什么?三根玉米一样长,为什么第一个要给爸爸。2 .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那这个除了说胖,还有一个词叫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3 .教师小结:你看这三跟一样长的玉米,可是它的粗细不一样,粗的玉米看上去,是多还是少?(多)粗的看上去要多一点,那细的呢,看上去要少一点,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7、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对不对。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 .明确要求:接下来要吃什么呢?(苹果)数数看,一共要吃几个苹果?6个苹果给三只熊分,到底怎么分呢?你们可要听好了。2 .熊爸爸要吃得多一点,熊宝宝要吃得少一点,熊妈妈要吃不多也不少。3 .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筐筐,里面放了6个苹果,请你把苹果分给三只熊,插在哪儿呢?插在红线上面。明白了吗?做好了就放在桌上。4 .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熊爸爸要吃得多一点,熊宝宝要吃得少一点,熊妈妈要吃不多也不少。5 .幼儿操作好回到座位上。6 .评价:找出不同答案,进行对照分析。看看老师找
8、了几种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请做错的幼儿上来重新摆放。六、情境“分蛋糕”1 .引导语:想一想还有一样什么东西没分,(蛋糕)。2 .打开ppt我们来看看怎么分。3 .结束:熊宝宝一家在小朋友的细心分配下,肚子也吃饱了,它们要休息了,我们小朋友也休息一会儿吧。三只熊小班教案3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
9、还有谁?2、师: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2、师: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3、师: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10、?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师: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师: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
11、操作。3、活动评价。三只熊小班教案4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
12、早餐要开始了,吃东西前要准备什么呀?吃早餐前当然要先用到餐具。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餐具提问;这些碗一样大吗?颜色一样吗?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哪一个给熊爸爸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给熊宝宝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熊哈哈哈?什么颜色的?说说你的理由。3、小结“爸爸个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盘;宝宝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宝宝用最小的盘子;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盘子。”“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不小的给妈妈。”三、情境“分蜂蜜”,比较相同食物,区分高矮,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
13、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2、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这三瓶蜂蜜一样多吗?你从哪看出来不一样多?三只瓶子一样吗?那儿不一样?三瓶不一样多地蜂蜜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的?为什么?)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3、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要吃第二样东西了,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矮,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可是现在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哪个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为什么?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
14、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师: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3、小结:三根一样长的玉米,粗细不一样,粗的那一根多一点,细的那一根少一点。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有什么办法可以数清楚?你数的第一个苹果在哪里?怎么分呢,熊的一家要这样分苹果: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讲解操作要求:老师给每个小朋友熊的一家,还准备了一个小篮子,小篮子里面有6个苹果,请你将篮子里的苹果按要求分给三只熊”3、幼儿操作。4、活动评价。六、活动延伸。出示三只装有不同大小不同数量鱼的盒子(盒子上写上数字2
15、、4、6)。师:“你觉得哪个给爸爸吃?”哪个给妈妈吃?哪个给宝宝吃?让幼儿猜测。后打开箱子让幼儿自己发现,除了事物数量的多少外还事物大小有关。总结:“有时数量大的可能会多,但有时却不一定会多哦”。三只熊小班教案5活动目标:1 .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2 .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3 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1 .出示小熊:这是谁的家?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2 .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东西是熊喜欢吃的。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1 .分配餐具并陈
16、述理由2 .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陈述理由3 .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1 .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2.打开盖子引发思考活动: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比较法、游戏法等。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三只熊小班教案6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点数13。2、学会区分物体的大小。3、喜欢倾听故事;在生活中不要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只熊 小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