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PPT课件-第3章-需求分析.ppt
《《软件工程导论》PPT课件-第3章-需求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导论》PPT课件-第3章-需求分析.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软件工程导论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理解需求分析常见的获取方法 掌握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掌握需求分析中使用的图形设计工具第3章 需求分析第3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2 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3 需求分析的方法 3.4 结构化分析技术 3.5 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6习题第3章 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2 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3 需求分析的方法 3.4 结构化分析技术 3.5 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6 习题“系统必须做什么?”任务:任务:完整、准确、清晰、具体地确定系统所 要完成的工作。出发点:出发点: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结果:结果:SRS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功能功能性需性需求:求:应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非功能性非功能性需需求:求:可用性:如果用户可以学会对系统的操作,能解释一个系统或构建的输入状况,则称系统是可用的。可靠性:可靠性指系统或构件在给定时间内、指定条件下,可以完成软件要求功能的能力。例如,可靠性需求包括系统出现故障前的使用时间等。3.1 需求分析的任务(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性能:性能需要考虑系统的定量属性。例如,响应时间、吞吐量、有效性和准确性。可支持性:关注系统部署后系统的变化情况。包括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外部接口需求:
3、常用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和通信接口需求。约束信息:是指一些合理限制设计者和程序员选择的条件。例如,某种数据必须达到的数据精度;要求软件产品可以在某种系统上运行。3.1 需求分析的任务(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软件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 复杂数据由许多基本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结构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字典定义数据;层次方框图 定义数据结构3.1 需求分析的任务(3)建立软件的逻辑模型 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对数据的要求描述方法:描述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实体-联系图、和主要的处理算法。(4)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5)需求分析评审:验证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
4、、有效性 系统逻辑模型3.1 需求分析的任务第3章 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3 需求分析的方法 3.4结构化分析技术 3.5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6习题1、访谈:最原始的获取用户需求的技术2、问卷调查:通常与用户访谈组合使用3、观察用户工作流程:需要对复杂流程加深了解或对关键人物理解不清楚时使用4、建立联合分析小组:由软件开发方和客户方共同组成5、快速原型法:需要多次修改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1、访谈:(2)访谈对象被访谈者 话题中心 目标 高层管理人员 问题、机会 探讨系统的目标与范围 中层管理人员 业务事件
5、理清需求的脉络信息 操作层 业务活动 填充需求的细节 技术团队 解决方案 论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表3.1 访谈类型表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1、访谈:(3)访谈中的沟通技巧(a)制作访谈问卷并事先发给被访谈者。(b)把握语言节奏。(c)有效结合不同的问题类型。包括有封闭式问题(判断题)、半封闭式问题(选择题)、开放式问题(简答题)。(d)注意安排问题的顺序。(e)访谈时要注意沟通的细节。注意消除“隔行如隔山”的术语影响;善于观察在访谈过程中对方的异常现象;在沟通中注意使用模型帮助理解;不要遗漏问题。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2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1)问卷的特点:当片面性矛盾比较
6、突出时就应该组织进行问卷调查。例如:企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是很大的,或存在跨地域用户。(2)使用方法:用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应该采用组合方采用组合方式使用式使用。先调查,后访谈;先访谈,后调查。问卷调查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一些设计要点,如问题的篇幅与布局;问题类型的选择等。问卷调查之后还要进行问卷分析。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3 3观察用户工作流程观察用户工作流程但是这个过程耗时较长。而且由于“被观察”者微妙的心理变化,会使观察失真。所以此方法在需要对复杂流程加深了解时,对关键人物理解不清楚时使用。4建立联合分析小组建立联合分析小组联合小组要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确定专门的记录员和负责人
7、。同时还要选定一种简洁、准确、易于理解的符号,作为共同交流的语言。3.2 需求分析获取的常用方法5 5快速原型法快速原型法过程:过程:快速建立起一个系统原型,用来演示系统功能。用户对原型进行评估,根据用户的需求来修改原型,把修改后的系统原型再次交给用户评估,如此循环多次,直到获得用户最终准确的需求。快速原型法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快速原型法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系统原型应该是实现用户看得见的功能。(2)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原型。(3)原型必须容易修改。第3章 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3 需求分析的方法 3.4结构化分析技术 3.5需求分析
8、图形工具 3.6习题3.3 需求分析的方法功能分解法结构化开发方法信息建模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3.3 需求分析的方法1 1功能分解方法功能分解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功能构成的一个集合,每个功能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功能,每个子功能又进一步分解。这种方法是把软件需求当做一棵倒置的功能一棵倒置的功能树树。体现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用过程抽象的观点来看需求,符合传统程序设计人员的思维特征。最后分解的结果一般已经是系统程序结构的一个雏形,实际它已经很难与软件设计明确分离很难与软件设计明确分离。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往往难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3.3 需求分析的方法2 2结构化开发方法结
9、构化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化等。它包含有结结构化分析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等方法。结构化分析技术,是由E.Yourdon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型数据处理系统的、面向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技术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技术。3.3 需求分析的方法3 3信息建模方法信息建模方法 信息建模方法是从数据的角度来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数据的角度来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的。信息建模方法的基本工具是实体实体-联系图联系图。在信息模型中,实体和关系形成一个网络,描述系统的信息状况。3.3 需求分析的方法4 4面向对
10、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是把实体-联系图中的概念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结合在一起。面向对象分析的关键是识别、定义问题域内的类与对象,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域中的操作规则建立模型。第3章 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3需求分析的方法 3.4结构化分析技术 3.5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6习题3.4 结构化分析技术 结构化分析技术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获取的方法,适合于数据处理类型系统的需求分析。思路:基于数据流图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分析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分析过程:沿数据流图回朔 注意细节的分析、补充 用户复查
11、补充、纠正、新问题的提出 细化数据流图 修正开发计划3.4 结构化分析技术3.5 需求分析图形工具分为:非形式化,半形式化和形式化三类。半形式化的描述工具:实体-联系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实体-联系图 也称为ER图,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观点对数据建立的模型。数据模型中包含3种互相关联的信息:实体实体、属性属性 和 联系联系。3.5.1 实体-联系图 实体对软件必须理解的复合信息复合信息的抽象 复合信息是具有一系列不同性质或属性的事物,仅有单个值的事物不是数据对象。数据对象可以是外部实体、事物、行为、时间、角色、单位、地点或结构等。3
12、.5.1 实体-联系图 属性数据对象的性质数据对象的性质 把属性定义为“标识符”。在查找数据对象实例时,用标识符属性作为“关键字”。实体的属性有很多,应尽量找与开发系统相关的一些性质。实体和联系都有属性,两者可以转换为相应的数据库表,而属性则是表里的字段。3.5.1 实体-联系图 联系数据对象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数据对象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 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3.5.1 实体-联系图如何区分实体和属性如何区分实体和属性实体与属性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事物,在一种应用环境中作为“属性”,在另一种应用环境中也可以作为“实体”。例:学校中的系,在某种应用环境
13、中,它只是作为“学生”实体的一个属性,表明一个学生属于哪个系;而在另一种环境中,由于需要考虑一个系的系主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办公地点等,这时它就需要作为实体了。3.5.1 实体-联系图如何区分实体和属性如何区分实体和属性 一般原则:l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即属性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能再由另一些属性组成。l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联系只发生在实体之间。符合上述两条特性的事物一般作为属性对待。符合上述两条特性的事物一般作为属性对待。为了简化E-R图的处置,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凡能够作为属性对待的,应尽量作为属性。3.5.1 实体-联系图例例1 1:“学生学生”由学号、姓名等属性进一
14、步描述,由学号、姓名等属性进一步描述,根据准则,根据准则,“学生学生”只能作为实体,不能作为只能作为实体,不能作为属性。属性。例例2 2:职称通常作为教师实体的属性,但在涉及住:职称通常作为教师实体的属性,但在涉及住房分配时,由于分房与职称有关,也就是说职称房分配时,由于分房与职称有关,也就是说职称与住房实体之间有联系,根据准则,这时把职与住房实体之间有联系,根据准则,这时把职称作为实体来处理会更合适些。称作为实体来处理会更合适些。3.5.1 实体-联系图 符号E-R图 (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实体:矩形框 关系:菱形框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3.5.1 实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 导论 PPT 课件 需求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