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词及赏析5篇.docx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词及赏析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词及赏析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词及赏析5篇 王维诗语言含蓄,清爽明快,句式、节奏富于改变,音韵洪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词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酬张少府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切。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张少府是唐代诗人王维酬答友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宏大理想不能实现的冲突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潇洒超然,发人
2、深省。诗人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超然物外,从表面上看好像很达观,但从诗意中,还是透露出一点点失落、苦闷的气息。 西施咏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 终南山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
3、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奇妙,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明显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4、“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当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充满,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接着前进,白云却接着分向两边,可望而不行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异的境界
5、,凡有游山阅历的人都并不生疏,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实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织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接着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行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欣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覆盖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实。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望见的美景仍旧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诗人 诗词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