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10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力量,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优秀10篇),盼望能够赐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篇一: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一 本节课我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中不仅有动画而且插入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 首先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在争吵,(学生录音,把每个三角形说的话录下放入课件中)让学生推断他们在争吵什么,引入本节课内
2、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眼睛一亮,耳朵受到刺激,吸引珠学生们的留意力,很奇妙就把学生带到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观看每把三角尺的内角和内角和,以及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内角和是多少,利用身边的学具材料猜测是不是全部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学生带着问题和质疑进展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时同桌两人一组测量三角形的内角以及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并抽查小组上台把合作探究结果输入电脑表格一便统计和观看。但是由于需要帮忙学生输入电脑,不能对每组学生的测量进展指导及询问,许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不过还是有一组学生测量后得出结论是189,有了
3、误差。下面我就引导学生哪个角是180,以致学生提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看看能否拼成一平角,师生共同撕拼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撕拼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我对学生进展辅导。但是有时间的有限,不能让所学生都亲自感受一下这一撕拼的过程。但是课件上我运用动画演示,学生可以亲眼看到这一过程。 课堂练习我是通过一个嬉戏“挑战不行能”稳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运用课件展现了练习题的多样化,层次化,有易到难,并运用一些得意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会后有主角“三角形”(音频)出题带到“荣誉殿堂”。嬉戏是孩子都喜爱,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嬉戏环节可以激起孩子的活力,调动他们高涨的情趣。但是我觉得这节课我设计的
4、这个嬉戏只激起局部孩子的兴趣,假如把这个嬉戏设计成小组竞赛或者男女竞赛,看谁最终进入“荣誉殿堂”更激发学生的激情。 总之,本节课我和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能感受到课件不仅能播放图片,而且可以播放音频、动画。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教学重点难点可以清楚的展现给学生,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是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致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篇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同学的已有阅历学问和生活阅历为根底
5、,供应同学熟识的详细情景,以帮忙同学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进展,适当改良评价同学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熟悉,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熟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
6、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熟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完毕后,有关正整数的熟悉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学问的学习,一方面使同学学会用较大的数进展表达和沟通,把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进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学问进展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穿,为同学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构造奠定根底;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局部学问仍旧是小同学应当把握和形成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
7、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同学进一步熟悉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洁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同学空间观念的进一步进展。 在统计学问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同学利用已有的学问,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
8、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通过观看、猜想、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同学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培育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觉、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熟悉;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四、同学根本状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同学的思维已经开头由详细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
9、四周事物的熟悉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熟悉事物及解决问题,同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学问(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熟悉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根底。但个别同学学问根底比拟薄弱,表现在数学思维理解较差,对数学信息进展处理的力量弱。有些同学学习不专心,懒散,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同学自觉地有效地探究学问,寻求规律,不断培育同学的力量,进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学问面,提高思维力量,不断增加同学素养。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
10、要通过辅导使这局部同学得以进步。 五、教学目标 1熟悉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熟悉自然数,把握十进制计数法,会依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依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2把握公顷和平方千米单位之间的转化。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展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熟悉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分;熟悉常见的几种角,会比拟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
11、按指定度数画角。 6熟悉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把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究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学问,进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洁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受从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育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2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熟悉
12、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其次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转化。 教学关键: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转化的方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熟悉。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同学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把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3、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重点:熟悉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依据统计图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力量。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熟悉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查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使同学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九单元:总复习 教学重点:使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学问进展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稳固和提高。 教学难点:使同学养成系统整理学问的习惯。 七、改良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转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转变原有的教师讲、同学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教
14、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布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气氛。由同学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教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同学的效劳员。 2、注意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系 重视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时机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学问的课外延长,加强数学学问的有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详细化、形象化,激发同学求知的内驱力。 3、留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 同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
15、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同学供应自主探究的时机。 4、面对全体、全面提高同学的整体素养 (1)加强根底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需重视应用题构造的训练,如依据条件补充问题、依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常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同学分析数量关系的力量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同学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承受力量,实行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留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深厚,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进展。把共同要求和进展
16、共性结合起来。 (3)重视同学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养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沟通,准时反应,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由于解决问题或许仅仅是教学或试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制造性和想象力。”我规划在教学中以注意培育同学质疑问难的力量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同学,给他们供应宽阔的参加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时机去发觉,去讨论,去制造。 6、作业设计力求精确、简洁、标准、便利教学 同学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需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同学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细心设计,力求从培育同
17、学力量动身,表达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严密结合,重在进展同学思维,培育同学想象力量和创新力量。此外,实行“根底练习+共性作业”形式,针对同学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同学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进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同学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正确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同学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同学家长相互沟通同学在学校的表现状况,使二者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局部同学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同学 篇三:四
18、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三 今日在教师根本功大赛上,我上了一节数学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后我对这节课进展了深入的思索,自己觉得还有几点缺乏之处值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现总结如下: 1、课堂上学生进展了自主探究,效果较好,但汇报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课后习题处理的时间所剩无几。消失这种状况的缘由是:备课时对学生在此处会消失的问题估量缺乏;教师语言不够简练、没能直奔重点;教师的现场调控力量较差,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也铺张了一些时间。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自己今后在备课时应做到多备学生,多思索学生会在哪里消失问题?会消失哪些问题?怎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还要做到准时调控课堂,适当删减
19、同类型习题,让学生做题做的有质量。 2、关于本学期所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根本环节可以定下来了。但详细每一个环节应怎样操作,依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应分成哪几类操作,应作为我们下学期的讨论内容。现在提出要进展“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讨论,我觉得有效的课堂就是全体学生在一堂课中学会学问,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在一节课堂上以一种轻松姿势,在布满探究的气氛中学会比拟多的学问,并很好的应用。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要放在详细环节的操作上,以“讨论学生,讨论教材,讨论教法”为主线,设计好每一节课。 篇四: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四 本人感觉胜利之处: 1、调动起了大局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头就创设
20、了一个和实际联系在学严密的情境,小明去学校该如何选择道路,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猜测、答复的欲望。利用三张小纸条摆三角形的试验,让全体学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亲自动手,亲自试验,并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摆放三角形的成果,学生感到的是无比的成就感。在猜想中连续验证,连续摆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欢乐的学习。稳固时的报数嬉戏,使学生重新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2、亲密联系学生已有生活阅历。本节课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小明去学校的选择道路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最终解决公园小路问题,(PPT展现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用处。这样,正表达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学数学又用于生活的
21、数学教学思想。一个回归,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3、合理设置试验,建立思维模型,形成学习过程的积极成长。通过合理的安排猜测、试验、动手操作,使学生一步步的形成对本课重点学问的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通过做练习题,在一连串的问题中,使学生又得出思维的精华,只要推断较短的两边各与第三边的关系就可以了。 4、合理的评价体系,赐予学生莫大的支持,营造了一个合理、轻松、积极、乐观的课堂教学气氛。在学生正确的动手操作并展现给全班同学的时候,在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在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得出一个无比正确的答案的时候,教师赐予的是“你真了不起!”等宏大的评语。从而
22、,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于个别学生因个别缘由没有正确的答复,或是用别的方式的答复的,教师赐予的是确定的、委婉的引导,在不消除学生学习积极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答复,如何正确的去思索。 5、照看到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我们动手试验操作摆了三角形,我们用敏锐的数学眼光观看发觉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用标准的数学解决了数学问题,我们在每一次练习梯度上升的数学题目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思维上的碰撞!不同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水平,得到自己的那可以跨越、可以前进的一小步! 6、通过当堂检测,很好的落实了学习目标,总体学习效果不错!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
23、中的答复、操作,还是学生在自己总结学习到的学问,还是在稳固练习中的应用,甚至进一步的发觉数学学问的妙不行言(用较短的两边和去比拟较长的第三边),乃至最终,课堂完毕时学生的课堂学习收获,都可以证明,这堂课到达了我设计时的目的。 缺乏之处: 1、临时板书稍感凌乱。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是学生们仿照的对象,下次肯定不要留给学生一个不好的印象。标准从我做起! 2、课堂数学语言应当进一步的精确、标准、简练。 3、数学题目的展现不够完整。一个完整的数学题目可以标准的感觉,并熬炼学生审题的力量。这方面还有所缺乏,主要是由于时间预备的比拟仓促。 4、进一步附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任何心理上的跨越都可以给
24、学习的道路上增加不行想象的难度,所以本节课应当进一步形象,进一步直观化。进一步迎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 篇五:2022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 篇五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进展数学思维和实践力量,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兴趣。 2、通过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学问理解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有关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所学学问进展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25、探究与实践 1、引入谈话。 师:今日我们连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2)。 2、 完成“探究与实践”第5题。 (1)理解第(1)小题题意。 师追问:你预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画线段图) (2)学生演示画法。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画出线段图。 (3)集体评价,列式计算。 (4)学生依据计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师追问:你预备怎样画? (5)理解第(2)小题题意。 (6)怎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并求消失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3、完成“探究与实践”第6题。 (1)理解题意。 师追问:你预备画长宽是多少的长方形,小组争论确定长方形。 (2
26、)尝试练习画消失在长方形的长和宽及面积。 (3)算消失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4)小组汇报沟通。 比拟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觉?学生相互说,集体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 二、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一条评价指标的意思。 2、学生逐条自我评价。 3、沟通汇报。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有哪些胜利的阅历,还有哪些缺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能自我检讨,逐步提高力量。 三、全课总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收获学问,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2)
27、 (1)探究与实践 (2)评价与反思 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后进展教学的,相对来说无形之中降低了新知难度。但想正确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还有一些难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资助探究和合作沟通构成中整整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还是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挨次方法的归纳,都表达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自主计算进而到达把握学问的目的。 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
28、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在学生理解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和计算方法后,给学生设计了多样的习题。有对运算挨次得分析,有针对运算挨次得改错,还有推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稳固,在练习中提高,特殊是改错中多种解题方法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敢于向难题挑战的兴趣。 本节学问点绝大多数学生已把握,但局部学生气算不算仔细,没有养成检验的习惯,出错率还很高,仍需多练。 篇六: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六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把握教材了吗?) “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局部。学生在学习此
29、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熟悉,能够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学问,熟悉了常见的角,为学生讨论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这两种角度对三角形进展分类做了有力的学问支撑。三角形是最简洁也是最根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局部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存了学问阅历,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学问打下了根底。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肯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会给学生供应启发。) 三角形有几种?课前收集资料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依据自己学生的状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索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一个三角形,假如有两个内
30、角是锐角,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 2、等腰三角形肯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 理解并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到达什么样的程度?(在把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根底上才能做出打算!) 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看、动手操作、分组争论等多种方法,采纳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让学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进展,培育学生的动
31、手操作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和自学力量。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学问的连接点,由三角形的熟悉,引出课题“三角形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争论沟通,查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终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三角形分几种?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舞思索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 、固体胶、剪刀等。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1)复习铺垫 (2)
32、提醒课题 (3)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4)稳固运用 深化理解 篇七: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七 课上不能以教师讲为主,这样不但课程进展的慢,教师累,而且学生对于学问的把握也较死,其效果必定会是事倍功半。在讲三角形的高这节课的时候,我就是怕学生不会不懂,所以由自己全全包办了。讲课时以我说为主,没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我认为他们都会的状况下让他们动手画时,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竟然没几个画对的,我见此情景后以为他们不明白就又给他们进展讲解,但再次操作时,他们还是没能正确无误的画好,而且一连几节课都是如此。 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莫非我错了吗 其缘由何在呢?我当时真的是搞不懂,课下我仔细进展了一下
33、反思,感觉在教学过程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对学生管的太多太死,消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知道这不是学生的错,错就错在自己不能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究其中的神秘。 篇八:2022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的: (一)学问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把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力量方面 1、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 2、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
34、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熟悉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觉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
35、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依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争论,然后找同学答复,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肯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
36、成两位小数 (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争论。 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37、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稳固进展 1、填表格: 2、推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2)35克=0.35千克( )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六、板书设计 篇九: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减法性质的根底上教学的。学生不仅知道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
38、减去两个数的和,还知道减法其数学模型。 胜利之处: 1、沟通新旧学问间的联系,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减法性质的复习,建构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不感觉困难,而是通过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 2、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把握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例题的教学采纳了独立思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种方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 缺乏之处: 1、练习中注意了根本形式的练习:48002545100317,无视了变式练习,导致错误率高的问题。 2、局部学生对于特别数的简便计算还存在计算
39、错误。 再教设计: 1、注意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把握好练习的时间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做到习题精而少,有针对性。 2、注意对习题的变换练习,全面而缜密的设计练习题。 篇十: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 这节课概念多,学问零碎,不简单讲好。这一课,学问目标比拟清楚,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内部的高”。 课的开头,我出示了一些世界上出名的建筑,引导学生发觉这些建筑上都有三角形,或者整体造型近似于三角形。然后出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对于三角形自己都有哪些学问储藏,然后引入课题连续深入熟悉三角形。对于“三角形的概念”这一学问点,我不是直接
40、告知学生让其机械的记忆,而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看最终得出结论。首先,让学生试着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且在画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地方,接着观看自己的三角形有哪几局部组成?引导学生思索是不是只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就是三角形?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推断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前两个三角形的推断得出三角形是封闭图形,所以“相邻的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需相连”,通过第3、4个图形总结出三角形必需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里重点强调,“三条线段”“围成”。这时,孩子们就在自然而然的观看中自己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下一步,“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的理解及画法”,首先给三角形取名字,然后学习“顶
41、点和它对应的边”。对于高的理解,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在四年级上册时,已经熟悉了平行四边和梯形的高,所以本课学生对于高的熟悉是有根底。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顶点A假如想到它的对边去,有没有一条最近的路?”引导孩子们回忆出“垂直线段最短”,同时回忆“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几条垂线?”勾起学生联想到四边形时的高的含义,以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区分,这些理解都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接着,为了让学生清楚的呈现原先思索中对高的表象,我消失了三幅三角形ABC不同的高的画法。在比照推断中使有点模糊的高的表象清楚起来。然后再让学生看看书中对高与底的解释,使文字与图结合起来理解。但这些还不够,
42、由于学生之间阅读理解的差异性,我又以最直观的方法电脑演示画高,到达使全部学生都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如何画高这一目的。最终,让学生在自己刚上课时画的三角形上画高,同时发觉一些孩子由于开头画的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不知道该怎么画高了。于是,我利用孩子们提出的这一问题,先引导孩子们观看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用画高的方法让他们看出两条边就是其余的两条高,再用电脑演示出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告知学生钝角三角形其余需要延长边画高的方法不要求把握,只是让他们了解即可。 最终,给大家抛下一个思索的问题,“我们刚刚已经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那么这三条边又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任意长度的三条边都能组成一个
43、三角形呢?” 由于引导学生学习“什么叫顶点对应的边”以及“如何画高”的时候铺张了许多的时间,所以讲完画高时就已经下课了,最终一个问题是我临时加上的由于板书时,我只写了“三角形”(原本准备等讲到“特性”时再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所以这样收尾大家也没感觉到课没讲完,以为这节课我只是让大家学习初步“熟悉三角形”呢! 接下来就是学习“三角形的特性”了,这局部学问原来在四一班试讲的时候,讲出了,但是真正到四二班的时候,却没时间了郁闷 对于“三角形的特性”这一局部学问,我原本的设计是发给学生每人三根小棒(大家一样),然后我手里也拿三根和他们一样的小棒,让他们自己摆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三角形,或者小组内摆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三角形,通过动手尝试和比拟,大家发觉不管怎么全部摆出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同时想一想假如是四根小棒可以摆成什么外形?接着通过拉一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不管怎么拉都拉不动,也拉不成其他的外形,而平行四边形可以拉成长方形,通过比拟得出三角形不简单变形,而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从这两个试验得出结论:三角形的稳定性不应当仅仅是由于学具中两种图形在拉的过程中有无变形,三角形稳定是由于它的三条边长度固定,所以三角形的外形也固定,不行能再围成另外一个外形的三角形,但四边形是可以围成不同外形的四边形的。从这点上考虑,我就在突破三角性具有稳定性这个重点时,加上一个摆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