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熟悉自然数。熟悉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把握整数数位挨次表,熟悉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受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许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受了一个漫长
2、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方,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假如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
3、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进展,打 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便利。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进展,渐渐消失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进展,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提醒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
4、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需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沟通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便利,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 公元
5、八世纪前后,印度创造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 二、熟悉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挨次表,把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熟悉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全部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
6、些学问。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很多多的数呢?比方: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 2.师:对,由于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创造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 3.师:假如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到达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 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洁。 【设计意图:
7、以“999”为例,熟悉位值制,感受它给计数带来的便利。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即“满十进一”。】 (三)熟悉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挨次表 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师:你还能连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 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 课件出示:数位挨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迁移规律熟悉新的计数单位、数位及数级,把握数位挨次表和十进制计数
8、法。】 三、学问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1题。 2.教材第22页第2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熟悉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稳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把握数位挨次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把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加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沟通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学问网络。 4、培育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预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学问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稳固对学问的把握和应用。 教
9、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熟悉”这局部学问进展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熟悉 2、翻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情愿汇报你们组的沟通状况? 教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拟难?你最简单出错? 二、复习学问点 1、复习数位挨次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熟悉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10、、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拟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 30050082( ) 3960400000( ) 7000700070( ) 700300009( ) 26740020230( ) 315400000( ) 50708000000( )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 三百一
11、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 9000000( ) 47000000( ) 202320230( )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 48000000000( )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
12、、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熟悉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熟悉教案3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熟悉(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熟悉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
13、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把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把握数位挨次,能够依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根本方法的胜利体验;培育学生分析、综合的力量,培育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分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预备: 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课件导入 同学们,
1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许多大数。(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常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日咱们一起来熟悉一些大数。(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23年我国进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课件出示:我国人口) 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出例如1:1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熟悉计数单位。 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觉了什么? 用计数
15、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始终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熟悉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始终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熟悉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熟悉,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争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觉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熟悉数位和数位挨次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挨次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稳固应用 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相互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四、回忆整理 反思提升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