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题内容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题内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题内容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题内容分析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题内容分析 四、专题内容分析 1、为什么由岩浆岩得到的变质岩性质较差而由沉积岩得到的变质岩的性质较好? 分析: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生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经过地壳内部高温、高压等变化作用后而形成的岩石,其中沉积岩变质后,性能变好,构造变得致密,坚实耐久,如石灰岩(沉积岩)变质为大理石;而火成岩经变质后,性质反而变差,如花岗岩(深成岩)变质成的片麻岩,易产生分层剥落,使耐久性变差。总之变质岩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猛烈变化后而形成的新岩石。 2、为什么工程一般不宜建在褶皱的核部而要建在翼部? 分析:第一,褶皱的核部是剧烈变形的部位,一般在背斜的顶部和向
2、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裂隙,背斜核部裂隙发育状况,将图倒置即为向斜的状况。这些裂隙把岩层切割成块状。此外,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背斜核部的裂隙也往往是地下水富集和流淌的通道.所以大路、隧道工程或桥梁工程在褶核部简单遇到工程地质问题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的影响。 其次,褶皱的翼部不同于核部,具有另一类工程地质问题。在褶皱两翼形成倾斜岩层简单造成顺层滑动,特殊是当岩层倾向与临空面坡向全都,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或当岩层中有脆弱夹层,如有云母片岩、滑石片岩等脆弱岩层存在时应慎重对待。 总之,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主要是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走向的关系问题。倾斜岩层对建筑物的地基,一般来说,没有特别
3、不良的影响,但对于深路堑、挖方高边坡及隧道工程等,则需要依据详细状况作详细的分析。 五、实习收获与体会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次实习中我知道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根底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物等级要求的重要性,在地质条件不满意要求时怎么对根底做修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书本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在这次实习中我或多或少有了肯定的了解,例如节理和断口的联系与区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来测岩层的产状、褶皱和断层究竟是怎样的地质形态,如下列图所示。 地质罗盘岩层产状测量方法地质罗盘外部一圈是测量倾向和走向的,内部圈层是测量倾角的,读指北针所指的那个位置。测定走向时,是罗盘长边(即南北边)紧贴
4、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测定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走向和倾向相差900。这样岩层产状的三要素就测出来了。 这次地质实习让我增加了对土木的熟悉,它的神奇让人不禁想要去探究,想要去了解更多的专业学问来从更深一面的层次了解这些学问。一句话,在工地上所见所闻,更加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的喜爱和向往,也深深体会到要在建筑这个行业上有所作为必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责任,盼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 五、对改良实习工作的建议 通过对这几天的实习,我发觉就最终一天的收获最大,它是最贴近我们课本上所学的学问的,并且让我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他的
5、几天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自己都会关注许多。所以盼望以后的实习生活中可以有更多接触到工地等基层的实习。让我们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做事的辛苦,然后可以激发我们更加努力仔细的学习。 同时也可以培育我们的全面素养,为将来成为一个卓越的工程师打下良好的根底。 不管怎么样,对于这一次的实习收获还是许多的,以前在生活中许多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在这次的实习中教师都帮我们解决了。 扩展阅读: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以及论文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1 实习时间:12月27日1月2日实习地点:江西庐山 实习工具:记录本、笔、背包指导教师: 实习人员:江西井冈山大学土木工程本一班全体同学实习目的与要
6、求: 1.稳固课堂所学的根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育和实际工作力量; 2.把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构造、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等;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并了解溶洞的形成缘由; 6培育学生吃苦耐劳、艰难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把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力量,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 依据教学安排,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来到了庐山进展地质实习,此次实习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里学
7、过的理论学问,培育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看力量。 在实习中, 1、熟悉庐山地区根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2、熟悉庐山地区地貌的根本类型及其成因/ 3、把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根本方法/4、冰川地貌的特点观看/ 5、分析庐山地质景观的形成缘由/6、观看分析褶皱、断裂特征/ 7、学会识别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力量,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立严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实习中须留意以下几点:1.排解干扰,用心听。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看,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3.娴熟操作罗盘。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构造原理,把握使用方法4.积极参与现场争论和准时整理野外记录。实习路线:
8、第一天:茶艺宾馆牯岭街西谷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秀峰 其次天:茶艺宾馆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太乙峰植物园海会镇水库大坝 第三天:茶艺宾馆大月山毛主席故居三宝树黄龙潭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 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险峻与柔丽相济,素以“雄、奇、险、秀”著名于世。是中国名山之一,有雄奇挺拔的山峰,变幻莫测的云海,奇妙多姿的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迹。 庐山长约25公
9、里,宽约20公里,最顶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四周断层颇多,特殊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陡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四周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 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10、,是世界级名山。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风光积282平方公里,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征,也就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 二、庐山的地质概况 (一)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受了简单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雄伟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受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固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地质 实习 报告 专题 内容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