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华北电力大学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电力大学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pdf(1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电子技术课程组2018.8.15目录目录第 1 章习题及答案.1第 2 章习题及答案.14第 3 章习题及答案.36第 4 章习题及答案.45第 5 章习题及答案.55第 6 章习题及答案.70第 7 章习题及答案.86第 8 章习题及答案.104第 9 章习题及答案.117第 10 章习题及答案.133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1.146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2.152模拟电子技术试卷 3.158第第 1 1 章习题及答案章习题及答案1.11.1 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A.五价B.四价C.三价(2)PN
2、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3)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增大B.不变C.减小(4)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解:解:(1)A、C(2)A(3)A(4)C1.2.11.2.1 写出图 P1.2.1 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是理想的。(1)(2)(3)图 P1.2.1解:解:(1)二极管导通 UO1=2V(2)二极管截止 UO2=2V(3)二极管导通 UO3=2V1.2.21.2.2 写出图 P1.2.2 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1)(2)(3)图 P1.2.2解:解:(1
3、)二极管截止 UO1=0V(2)二极管导通 UO2=-1.3V(3)二极管截止 UO3=-2V1.3.11.3.1 电路如 P1.3.1 图所示,设二极管采用恒压降模型且正向压降为0.7V,试判断下图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出电路的输出电压Uo。1图 P1.3.1解:解:二极管 D1截止,D2导通,UO=-2.3V1.3.21.3.2 电路如图 P1.3.2 所示,已知 ui10sint(v),试画出 ui与 uO的波形。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图 P1.3.2解:解:当 ui0V 时,D 导通,uo=ui;当ui0V 时,D 截止,uo=0V。ui和 uo的波形如解图1.3.2 所示
4、。解图 1.3.21.3.31.3.3 电路如图 P1.3.3 所示,已知 ui5sin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试画出 ui与 u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图 P1.3.3解图 1.3.3解:解:当 ui3.7V 时,D1导通,D2截止,uo=3.7V;当-3.7Vui3.7V 时,D1和 D2均截止,uo=ui;当ui17VD2的导通条件是:uiUZ,所以稳压管处于击穿状态,可以计算稳定电流 IZ和输出电压 UO:IZ IR-ILUI-UOUO12 66-24(mA)3RRL200110UO=UZ=6(V)(2)当 R=11k时,分析同上,可知稳压管未击穿,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可以
5、计算稳定电流 IZ和输出电压 UO:IZ=0UORLUI1(V)R RL注意:注意:稳压管要稳压一定加反向电压,并达到UZ值,否则与普通二极管相同。1.4.61.4.6 在图 P1.4.6 所示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UD1.5V,正向电流在515mA 时才能正常工作。试问:(1)开关 S 在什么位置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2)R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解:(1)S 闭合。(2)R 的范围为Rmin(V UD)IDmax 233Rmax(V UD)IDmin 700图 P1.4.61.5.11.5.1 利用 Multisim 研究图题 1.3.5 所示电路在 R 的阻值变化时二极管的直流电压
6、和交8流电流的变化,并总结仿真结果。解:本题目的:1.学习在 Multisim 环境下搭建电路的方法。2.学习直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测试方法。3.进一步理解二极管对直流量和交流量表现的不同特点。在 Multisim 2012 的原理图编辑区连接原理图,如解图1.5.1 所示。解图 1.5.11.选择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方法测量 R 为不同值时二极管直流电压的变化。参数设置解图 1.5.2(a)所示,输出变量的设置如解图 1.5.2(b)所示,仿真结果如解图 1.5.2(c)所示。9(a)(b)(c)解图 1.5.2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二极管的直流电压随
7、着 R 的阻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 R 增大使二极管中的直流电流减小,从而使直流电压减小。102.采用加表法测量 R 为不同值时二极管交流电流的变化。将万用表设置为交流电流档,改变电阻 R 的阻值,分别测得 R=400、R=600、R=800 以及 R=1000 时二极管的交流电流,如解图 1.5.3 所示。11解图 1.5.3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二极管的交流电流随着 R 的阻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二极管的交流电压在 R 变化时基本不变,R 的增大使二极管中的直流电流减小,从而使二极管的动态电阻 rd增大,因而其交流电流减小。1.5.21.5.2 利用 Multisim 研究题 P1.4.
8、4 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解:解:题 P1.4.4 的图(a)的仿真电路如解图 1.5.4 所示。信号发生器的设置如解图1.5.5 所示。解图 1.5.4解图 1.5.512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如解图1.5.6 所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解图 1.5.6题 P1.4.4 的图(b)所示电路的仿真电路如解图1.5.7 所示。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如解图 1.5.7 所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解图 1.5.713第第 2 2 章习题及答案章习题及答案2.1.12.1.1 现有 T1和 T2两只三极管,T1的 200,ICBO 200A;T2的100,ICBO10A,其它参数大致
9、相同。你认为应选用哪只管子?为什么?解:解:选用 T2,因为 T2的 适中、ICBO较小,因而温度稳定性较T1好。2.1.22.1.2 已知两只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 50 和 100,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 P2.1.2 所示。分别求另一电极的电流,标出其实际方向,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图 P2.1.2解图 2.1.2解:解:答案如解图 2.1.2 所示。PCM、U2.1.32.1.3图 P2.1.3 所示为某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试确定ICM、(BR)CEO以及。14图 P2.1.3解图 2.1.3解:解:ICM=23mA,U(BR)CEO=25V。当 IC=4mA
10、 时,UCE5.7V,PC=45.7=22.8mW;当ICM=1mA 时,UCE23V,PC=123=23mW;所以 PCM23mW。由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到U(BR)CEO=25V;集电极电流最大值,一般指UCE1V 时功耗最大对应的电流。所以ICM23mAiC1100。iB0.012.1.42.1.4 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P2.1.4 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图 P2.1.4解:解:晶体管三个极分别为上、中、下管脚,答案如解表2.1.4 所示。解表解表 2.1.42.1.4管号上中下管型材料T1EBCPNPSiT2CBENPNSiT3BECNP
11、NGeT4BECPNPGe2.1.52.1.5 电路及参数如图 P2.1.5 所示,三极管的UBE 0.7V,60,UCES=0.2V,输入电压uI取值 3V 和-2V。(1)当uI3V 时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求出iC和uO的值。(2)当uI-2V 时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求出iC和uO的值。15图 P2.1.5图 P2.1.6解:解:(1)当 uI3V 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先求三极管的集电极临界饱和电流iCSVCC5 0.5mARc10基极临界饱和电流iBSiCS0.5 8.33A60假设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根据电路可知(u-UBE)(30.7)IBI
12、 230ARb10由于 IBiBS,所以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此时uO=UCES=0.2V(2)当 uI-2V 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IB=0,IC=0,uO=VCC-ICRc=5V。2.1.62.1.6 电路如图 P2.1.6 所示,VCC15V,100,UBE 0.7V。试问:(1)Rb 50k 时,uO=?(2)若三极管 T 处于临界饱和,则Rb?解:解:(1)Rb50k时,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管压降分别为VUBEIBBB 26ARbICIB 2.6mAUCEVCC ICRC 2V所以输出电压 UOUCE2V。(2)设临界饱和时 UCESUBE0.7V,
13、所以ICVCCUCES 2.86mARc16IBIC 28.6ARbVBBUBE 45.5kIB2.1.72.1.7分别判断图 P2.1.7 所示各电路中晶体管是否有可能工作在放大状态。图 P2.1.7解:解:(a)可能(b)可能(c)不能,T 的发射结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2.2.12.2.1 若已知信号源的有效值为10mV,内阻 1K,测得放大电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8mV,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0.8V,带负载 RL=3K 后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 0.5V,求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解:解:AuUo/Ui=100;AuLUo/Ui=62.5;UiUsRiRi=4kRs R
14、iUoRo1RLRO=1.8 kUo2.2.22.2.2 叙述如何测量一个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解:解: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中频输入电压,示波器观察输出无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 Uo;减小输入信号的频率,不改变幅值,再测量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为原来输出电压的 0.707 倍对应的频率为下限频率;同理增大输入信号的频率,不改变幅值,测量输出电压,当输出为原来输出电压的0.707 倍对应的频率为上限频率;上下限频率的差即为频带宽度。2.3.12.3.1 试画出用 PNPPNP 型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标出电源和隔直电容的极性、静态电流 IB和 IC的实际流向以及静态电压U
15、BE和 UCE的实际极性。172.3.22.3.2 试分析图 P2.3.2 所示的各电路是否能够正常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设图中所有的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图 P2.3.2解解: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可知道:(a)不能。因为交流通路中输入信号被VBB短路。(b)可能。(c)不能。因为直流通路中输入信号短路,VBB 不能使发射结正偏,交流信号不能驮载在直流信号上。(d)不能。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e)不能。因为交流通路中输入信号被C2短路。18(f)不能。因为输出信号恒为VCC,输出的交流量为零。2.3.32.3.3 分别改正图 P2.3.3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
16、能放大正弦波信号。要求保留电路原来的共射接法和耦合方式。图 P2.3.3解解: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可知道:(a)将VCC改为VCC。(b)在VCC与基极之间加 Rb。(c)将 VBB反接,且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或串联一电容。2.4.12.4.1 放大电路如图 P2.4.1 所示。已知:VCC=12V,Rc c=3k,=40,UBE=0.7V。求:当IC=2mA 时 IB、UCE以及 Rb b的值。图 P 2.4.1图 P2.4.2解:解:2mA 50A40VCCUBE12V 0.7V 50A 50A Rb 226kRbRbIBQUCEQVCC ICQRc 6V;2.4.22.4.2 放大电路
17、如图 P2.4.1 所示,其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P2.4.2 所示。已知:VCC=12V,Rc c=3k,Rb b=300k,UBE可以忽略不计。要求:(1)画直流负载线,求静态工作点;(2)当 Rc c由 3k 变为 4k 时,工作点将移向何处?(3)当 Rb b由 300k 减小到 200k时,工作点将移向何处?(4)当 VCC由 12V 减小到 6V 时,工作点将移向何处?(5)当Rb b变为开路时,工作点将移向何处?(6)若负载电阻 RL=3k,试分别画出有负载和无负载19ICQ时的交流负载线,并说明两种情况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值Uomom为多大。解:解:(1)估算IBQVCC
18、UBE 40ARb画直流负载线UCEQVCC ICQRc12V 3000ICQ,横轴交点(12V,0),纵轴交点(0,4mA)如解图 2.4.2(1)所示,与 IBQ的交点即为 Q1 点:ICQ=2mA,UCEQ=6V解图 2.4.2(1)(2)当 Rc c由 3k 变为 4k 时,工作点将移到 Q2 处,ICQ=2mA,UCEQ=4V(3)当 Rb b由 300k 减小到 200k 时,工作点将移向 Q3 处,ICQ=3mA,UCEQ=3V(4)当 VCC由 12V 减小到 6V 时,工作点将移向何Q4 处,ICQ=1mA,UCEQ=3V(5)当 Rb b变为开路时,工作点将移向Q5 处:I
19、CQ=0mA,UCEQ=12V(6)如解图 2.4.2(2)所示解图 2.4.2(2)无负载时的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是同一条,Uom为 6V;有负载时,交流负载线也过Q 点,但是斜率为-1/(RC/RL),与横轴的交点为UCEQ+ICQ(RC/RL)=9V;Uom=min(UCEQ,ICQRC/RL)=3V。2.4.32.4.3 在图 P2.4.1 所示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测得的输出信号波形分别如图P2.4.3(a)、(b)、(c)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20图 P2.4.3解:解:(a)饱和失真,增大Rb。(b)截止失真,减小 Rb。(c)
20、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应增大VCC,(或减小输入信号)。2.4.42.4.4 在 PNP 管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电阻 Rb很高,用作图法分析输出电压的失真波形。解:解:略2.4.52.4.5 放大电路如图 P2.4.5 所示。已知:三极管的50,饱和管压降 UCES0.5V,VCC12V。问:在下列五种情况下,若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位,它们的读数分别为多少?(1)正常情况;(2)Rb1短路;(3)Rb1b1开路;(4)Rb2b2开路;(5)Rc c短路。图 P2.4.5解:解:(1)IBQVCCUBEUBE12V 0.7V0.7V 22ARb2Rb151k3.5kU
21、CVCC ICQRc12V-5022A5.1k 6.4V(2)Rb1短路时:发射结零偏置,三极管截止,各极电流为0,所以UC12V。(3)Rb1b1开路时:临界饱和基极电流IBS实际基极电流VCCUCES 0.045mARcIB由于 IBIBS,VCCUBE 0.22mARb221所以:T 饱和,UCUCES0.5V。(4)Rb2b2开路,T 截止,UC12V。(5)Rc c短路,UCVCC12V。2.4.62.4.6 试画出图 P2.4.6 所示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设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图 P2.4.6解:解:交流通路如解图 2.4.6 所示。解图 2.4.62.4.72
22、.4.7 在图 P2.4.7 所示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 100、rbebe=1k。试回答:(1)若测得静态管压降UCEQ6V,Rb b约为多少千欧?(2)若测得输入电压ui i和输出电压uo o的有效值分别为 1mV 和 100mV,则负载电阻RL为多少千欧?22(3)若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为多大?图 P2.4.7解:解:(1)求解 Rb:要求画出直流通路,如解图2.4.7(1)所示。解图 2.4.7(1)ICQIBQRbVCCUCEQRcICQ 2mA 20A 565kVCCUBEQIBQ(2)求解 RL:要求画出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解图2.4.7(2)所示。解图
23、 2.4.7(2)URoL A 100ARL1kuuUirbe111RL1.5kRcRL23(3)Uom min(UCEQ,ICQRC/RL)2V2.5.12.5.1 电路如图 P2.5.1 所示,三极管的50。(1)估算静态工作点;(2)分析静态工作点的稳定过程。图 P2.5.1解:解:(1)IBQUCEQUBEQRbUCEQ0.7V150kICQIBQIBQ ICQ前面三个式子联立求解:UCEQ0.7V150kUCEQ12V UCEQRC3kVCCUCEQ 6VIBQ 40AICQ 2mA(2 2)T 升高-IC升高-RC上的压降增大-UBE减小-IB减小-IC减小2.5.22.5.2 电
24、路如图 P2.5.2 所示,电路是否采用了措施稳定静态工作点,若采用了措施是哪种措施,并分析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对(a)写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表达式。24(a)(b)图 P2.5.2解:解:(a)图直流通路中有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R3R2)AurbeRi R1rbeRo R3/R2(b)图直流通路中用温度敏感元件抵消温度对三级管参数的影响。2.5.32.5.3 电路如图 P2.5.3 所示,三极管的100、rbbbb=100。(1)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若电容 Ce e开路,则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将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图
25、P2.5.3图 P2.6.1解:解:(1)静态分析:要求画出直流通路,如解图2.5.3(1)所示。25解 图 2.5.3(1)UBQIEQIBQUCEQRb2VCC 2VRb1 Rb2UBQUBEQ1mARf ReIEQ10 A1VCC IEQ(Rc Rf Re)5.7V动态分析:要求画出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解图2.5.3(2)所示。解 图 2.5.3(2)rbe rbb(1)26mV 2.7kIEQ(RcRL)7.7Aurbe(1)RfRi Rb1Rb2rbe(1)Rf 3.7kRo Rc 5kRL 减小,A(2)Ri增大,Ri4.1k;A1.92。uuRf Re2.6.1 电路如图 P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北电力 大学 主编 模拟 电子技术 基础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