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pdf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pdf(1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汇编机电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20142014 年年 2 2 月月目目录录模拟电子课程标准 1数字电子课程标准 8电路分析课程标准 13电机与拖动课程标准 21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28C 语言课程标准 32使用通用机床的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37PLC 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4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5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56供配电实用技术课程标准 62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标准 67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7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80触摸屏组态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89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95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98自动机与自动线技术课程标准 104Protel 电
2、子设计技术课程标准 114模拟电子课程标准模拟电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学分适用专业制定人审核人朱健谢忠志020366-34课程类别总 学 时电 气 自 动 化制定时间审核时间技术基础课程6 02013.102013.1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而且直接为岗位职
3、业能力的培养服务。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电路分析。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需要,为将来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维修和销售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构建融通对接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具体电路的安装调试,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
4、打破了原来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本课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个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学生两者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融入理论课教学,每个实践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对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和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3-13-1 知识目
5、标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晶体二极管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2)掌握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和放大特性的应用;(3)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4)掌握负反馈技术的应用;(5)掌握音频功放的构成和应用;(6)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构成和应用。3-23-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能识别与检测常用半导体元器件;(2)能熟练操作常用测量仪器仪表;(3)能根据图纸使用焊接工具和仪器仪表完成电路装配调试;(4)能借助仪器仪表检测分析排除简单硬件电路故障;(5)能分析、设计模拟单元电路。(6)能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路分析和设计。3-33-3 素质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诚实守信的科学态度;(2)培
6、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4、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学时2了解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了解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1.1PN 结导体的区别;掌握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掌握PN 结的伏安特性。1.2 普通二极 管、特殊 二极管了解二极管的分类;熟悉二极管的构成、特点;掌握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掌握二极管等效模型;掌握二极管电路分析计算;掌握二极管的检测与选用;了解特殊二极管实际应用;第 1 单元半导体器件2了解三极管的分类和用途;了解三极管的外形和封装;掌握三极管的结构
7、和符号;熟悉三极管的主要1.3 双极参数;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熟悉基本共射型三极管放大电路共射输入输出特性;掌握三极管的共射电路工作状态;熟悉三极管的三种组态;掌握三极管的检测与选用。2.1 放大电路 基本概念第 2 单元放大电路基础了解放大器的基本概念;熟悉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熟悉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及元器件的作用。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掌握公式法和图解法分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u(Aus),输入电阻 Ri 和输出电阻 R0;熟悉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掌握定性分析波形失真、观察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
8、影响,估算最大不失真输出的动态范。掌握晶体三极管共射放大8 822.2 共射基本 放大电路6 6电路的组装与测试。2.3 静态工作 点稳定电路了解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了解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掌握分压式偏置静态工作点电路稳定电路分析与计算。2了解共集电路的形式与组成;了解共集电路静态与2.4 共集、动态分析;熟悉共集电路的主要特点和用途。了解共基 电极共基电路的形式与组成;了解共基电路静态与动态电路分析;了解共基电路的主要特点和用途;了解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的比较。3.1 反馈的基 本概念、负反馈对 放大电路 性能的影响3.2 深度负反 馈电路的 分析计算、负反馈 放大电路 的
9、稳定4.1 集成运放 的组成和 主要参数熟悉反馈的基本概念;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熟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了解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24第 3 单元放大 电路中的负反馈了解深度负反馈电路的特点;掌握电压串联深度负反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与消除方法。4熟悉集成运放的组成;了解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熟悉理想运放的主要参数和特点;掌握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特点。2第 4 单元集成 运算放大器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和差动输入电路的电路组4.2 集成成、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掌握电压跟随器、运放 基本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电路运算电路组
10、成、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了解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特点及应用;了解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特点及应用;掌握单限比较器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和传输电压特性曲线;了解方波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分类、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电路组装与测试了解功放电路的特点和要求;了解功放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熟悉功放工作状态的选择。掌握功率管的极限参数、选择和安全使用;掌握分立元件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分析计算;掌握典型和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调试方法;了解集成功放电路的外围电路组成、电路分析和工作原理。24.3 集成运放 的线性和 非线性8 8第 5 单元
11、功率放大电路5.1 功率放大 电路的基 本概念5.2 互补对称 功放电路22第 6 单元直流稳压电源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组成框图及输入输出电压波形;6.1 整流、掌握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和计算;滤波电路掌握电容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和计算;了解电感滤波电路工作原理。6.2 线性串联 型稳掌握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组成、工作原理、计算和21010压电路性能分析;熟悉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使用;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测试。合计605、实施建议5-15-1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及参考资料(1 1)教材选用)教材选用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高职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张志良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
12、1 年版为了“学做合一、讲练结合”,自编了实训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手册,在教学中弥补教材的不足。教师可根据教学课时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组合调整。(2 2)参考资料选用)参考资料选用模拟电子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张志良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1 年5-25-2 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手段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能灵活组合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有:启发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常用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13、、设计、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1)启发互动式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法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最常用和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引导出来的问题答案学生会牢牢记住。这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不可比拟的。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按步骤来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后进行归纳总结。(2)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电路案例,将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电路的分析计算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逐步掌握电子电路的
14、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3)仿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 Proteus 仿真虚拟软件,现场演示电路的工作过程,用虚拟仪器测量电路的参数,随时调节电路元件参数,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过程。通过仿真教学将实验室搬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分层次教学法考虑到不同学生其基础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接收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开展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完成全部任务,而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只要求学生完成相对简单的任务。5-35-3 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突出以能力为重点的考核方法,强调将知识目标考核和实践过程考核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自
15、学能力、职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具体分值构成如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实践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其中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采用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践成绩(40%)+理论考试(50%)。5-45-4 教学条件和环境教学条件和环境本课程教学安排在电工电子电路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中进行,该实训室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体化教学所需全部仪器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安排在学院机房进行。硬件和软件条件基本满足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要求。名称电工电子电路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仪器设备信号发生器
16、28 套示波器 28套直流稳压电源 28 套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箱 28 套虚拟仿真实验室电脑 50 台Multisim 仿真软件roteus 仿真软件5-55-5 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为了“学做合一、讲练结合”,自编了校本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手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 Proteus 构建的虚拟实训室,能够进行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仿真,应用仿真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和学生宿舍,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子电路的仿真实训。功能满足本课程实训需要。数字电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学分适用专业制定人审核人陈霞谢忠志0101243课程类别总 学 时电气自
17、动化技术制定时间审核时间2013.102013.11技术基础课程6 0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应用技术、PLC 技术及应用、家电原理与维修。2、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子设计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通过项目的解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具备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必需的专业技能,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
18、岗位从事电气自动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销售,同时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学生全面掌握电子设计技术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通过项目的解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3-13-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集成逻辑门的原理及应用;(2)能实现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变换;(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4)掌握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调试;(5)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3-23-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能查阅门电路数据手册的能力;(2)正确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3)
19、具有集成电路的应用及检测能力;(4)具有小型电路的分析及设计能力。3-33-3 素质目标素质目标(1)良好的道德素质;(2)过硬的职业素质;(3)高尚的人文素质.。4、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项目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知识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及要求技能内容及要求技能内容及要求能正确使用数字电路综合测试系统及常用仪表,能熟练对门电路功能进行测试,能准确描述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素质素质目标目标能 查 阅门 电 路数 据 手册,合理利 用 资源独 立 思考、解决实 际 问题团 队 合作、创新学时学时任务 1.1 逻辑门电器功能的测试使学生掌握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功能及逻辑电平的概念6项目 1 加法计算器电路的设计与调
20、试任务 1.2 由门电器构成的组合逻辑电器功能测试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的基本表述方法(真值表、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代数法化简、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应用)了解组合电路的基本知识,能实现各种逻辑功能的变换,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本模块通过对数码管显示电路的测试,使学生了解数码管的发光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显示译码驱动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对变量译码器的逻辑功能的测试,了解变量译码器的种类、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编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对编码器的逻辑功能的测试,了解变量编码器的种类、逻辑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掌
21、握锁存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对锁存器的能熟练测试由门电路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及特点,按测试程序完成组合逻辑电路进行测试8任务 1.3 加法计数器的设计能较熟练地对四位密码锁电路及三人表决器电路进行设计能 查 阅门 电 路数 据 手册,合理利 用 资源独 立 思考、解决实 际 问题团 队 合作、创新6任务 2.1 译码器功能的测试能熟练对显示译码器及 LED 数码管电路、变量译码器电路进行测试4项目 2 抢答器的设计与调试任务 2.2 编码器功能的测试能熟练对八三优先编码器及十四优先编码器电路进行测试能熟练对锁存器功能进行测试4任务 2.3 锁存器功能的测试4逻辑功能的测试,了解变量锁存
22、器的种类、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任务 2.4 抢答器电器设计综合译码器、编码器和锁存器的功能,分析出抢答器各部分功能电路。本模块通过对 RS、D、JK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使学生能正确描述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会进行 JK 触发器和 D 触发器之间的转换。掌握时序电路的组成、两级D 触发器构成的四进制异步计算器电路及D触发器构成的同步模四计数器逻辑功能对集成计数器逻辑功能的测试,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集成计数路中各个使能端的作用,理解计数器的工作时序图,及同步置数、异步清零的概念。能正确理解集成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并能根据要求完成任意模数计数器的设计与调试,掌握计数器模数变化的方法。掌握三个项目中的综合
23、知识合计能综合应用本项目中的知识对抢答器电路进行分析与连线测试学生能熟练对 RS、D、JK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并正确进行JK 触发器和 D 触发能 查 阅器之间的转换门 电 路数 据 手合理学生能熟练对时序册,电路的组成、两级 D利 用 资触发器构成的四进源制异步计算器电路独 立 思解决及 D 触发器构成的考、同步模四计数器逻实 际 问题辑功能的测试团 队 合创新学生能熟练对集成作、计数器 74LS161、74LS390 逻辑功能的测试学 生 能 熟 练 利 用74LS161 构成十二进制 计 数 器 及 用74LS160 及简单门电路构成八进制计数器功能的测试学生能对三个项目中的知识综合应
24、用6任务 3.1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4项目 3 计数器的设计与测试任务 3.2 简单计数器逻辑功能的测试4任务 3.3 集成计数器功能的测试4任务 3.4 计数器的设计与调试6综合练习三大项目4605、实施建议5-15-1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及参考资料(1 1)教材选用)教材选用数字逻辑电路测试与设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项目课程规划教材),李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 7 月采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内容与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重点突出职业特色,加强工程针对性、实用性,并例举了大量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最新的实用技术。教材能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
25、性,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内容还可继续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2 2)参考资料选用)参考资料选用数字电子技术(高职高专电子、通信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江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年 8 月数字电子技术(高职高专“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杨志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 月5-25-2 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手段1)任务驱动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启发互动教学法、边学边做教学法、现场讲解演示法、小组设计与研讨法。(2)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对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部分录成视频在课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技术 专业课程 标准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