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知识点.pdf
《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知识点.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 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考前辅导知识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坏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2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5 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 1 年至 5 年的)和短期计划(1 年及以内的计划)3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 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2、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2 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3 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4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5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4 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地位:1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 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3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 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各种人力资
3、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与方法,做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安排。5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6 岗位分析的内容:1 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 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3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7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 工作岗位
4、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 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 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 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8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1 书面资料。2 任职者的报告。3 同事的报告。4 直接的观察9 岗位规范: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和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10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 岗位劳动规则.(时
5、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2 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给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等)3 岗位培训规范。4 岗位员工规范。(岗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员工各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11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1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2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3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4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1 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2 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限,3 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4 与相关岗位的
6、协调配合程度)5 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岗位考核规范、生产岗位考核规范等)12 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13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1 基本资料。2 岗位职责。3 监督与岗位关系。4 工作内容和要求。5 工作权限。6 劳动条件和环境.7 工作时间。8 资历.9 身体条件。10 心理品质要求。11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 绩效考评.14 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区别:1 从内容看: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岗位规范覆盖的范围、涉及的内容更广泛;部分有
7、交叉。2 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规范:通过岗位系统分析,解决”什么样的员工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以便在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提供依据;工作说明书:通过岗位系统分析,还说明”该岗位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这一岗位做什么等”.3 结构形式: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限制;岗位规范一般是由企业单位职能部分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15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 准备阶段.16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 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4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5 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方法。2 调查阶段。3 总结分析阶段。17 决定工作岗位存在的前提:1 相关的技术状态,从
8、事劳动活动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的影响。2 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状况。3 服务、加工的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影响。4 本部门对岗位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主管对本岗位工作的分配指派,以及领导行为的影响。5 本岗位不同阶段、不同经历任职者思想意识、主观判断、个人意志等,对岗位工作任务和目标所产生的反作用。6 生产业务系统的决策的影响。7 工业工程师、劳动定额师等职能性技术专家对岗位设计的影响.8 软环境条件的影响。(文化、传统、价值观等)18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1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 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4 因事设岗的原则(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应以事和”物为中
9、心设置)19 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1 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工作扩大化包括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工作扩大化是岗位工作范围、责任增加,改变了员工对工作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工作丰富化: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的技术和技能的含量,使岗位的工作更加多样化、充实化,消除因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心理生理上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工作丰富化的要求:任务的多样化;明确任务的意义;任务的整体性;赋予必要的自主权;注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2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3 岗位的工时制度。4 劳动环境的优化(劳动环境优化应考虑以下因素:1 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工作场地
10、的组织、照明与色彩和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2 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度、噪声以及厂区绿化等)20 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一一 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记录和分析,目的在于检查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等工时浪费的现象,有效地促进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方法研究的具体步骤:1 选择研究对象,2 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 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找出改善的方案,4 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执行新方法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1 程序分析:是以生产
11、过程中的作业、运输及检验等环节为对象,通过对生产程序中的每项作业和运输的比较和分析,剔除不合理的部分,重新合理地安排生产程序。分析工具:(1)作业程序图,它是显示产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各个作业以及保证其效果的检验程序的图表。其作用:找出最关键的加工路线,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的成本,表明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进入工序加工的时间、地点,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依据,记录了工艺加工的确切情况,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流程图,它是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操作、检验、运输、延迟、储存等全部子过程的图表.可分为:单柱型。多栏型(3)线图,亦即流线图,是用平面图或立体
12、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4)人-机程序图,亦称联合程序图,它是显示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5)多作业程序图,它是以多个岗位的多名员工以及所操作的设备为对象绘制的程序图(6)操作人程序图,亦称左右手操作程序图,它是按岗位员工操作时的连续动作及先后顺序绘制的程序图前三种流程图主要侧重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操作、检验、运输等事项的分析研究,是以宏观的物料流程为对象后三种是以工作地上的一个岗位或几个岗位、一台或多台设备、一名或若干名员工为对象,研究手工操作或机手并动操作的作业程序,通过程序图,进行岗位工作程序分析,力求找出节省人力,减少工时消耗,充分利用设备的最佳方案.2 动作研究。它是运用目视观察或者
13、影片、摄影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可将要素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重复部分加以改进,设计出以新的、合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程序。其思想精要:1 要规定明确的高标准的作业量 2 要有标准的作业条件 3 完成任务者给付高工资 4 完不成任务者要承担损失动作经济学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包括:1、人体的利用,包括动作顺序、动作节奏、动作合并等;2、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应科学、经济。动作原理的应用程序:1 考察现行的程序,对它提出各种问题。2 在考察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
14、作,并提出新的方法: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 合并重复的工作重新调整所有的工作,使作业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 3 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二二 现代工效学的方法现代工效学的方法工效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作、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现代工效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结合设备、工具、材料、工作地、劳动环境条件等因素,系统的进行分析,在一定的外部空间环境下,妥善地处理好人-机矛盾,寻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规律的最佳方法三三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师对人员、物
15、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科学。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是:研究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工业工程的功能的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创新21 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
16、定的限额。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工作)效率的标准,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合称。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都是对人力消耗所规定的限额,只是计量单位不同、应用范围不同而已.企业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重要发展。22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1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23 企业定员的原则:1 定员必须以企
17、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 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提倡兼职.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3 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4 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5 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6 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24 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1 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人员数量;适合于不受机器设备等其它条件影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按劳动效率定员计算工式为:2 按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按设备定员属于按效率定员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
18、,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按设备定员计算工式为:3 按岗位定员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和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按岗位定位有两种方法:设备岗位定员和工作岗位定员。前者适用于必须有单人看管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的场合,后者适用于有岗位、但没有设备的情形。设备岗位定员公式为:4 按比例定员、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按比例定员是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按比例定员适用于企业食堂工作人员、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按比例定员计算公式为:某类人员的定
19、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定员标准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25 企业定员的新方法:1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2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3 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4 零基定员法26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做的统一规定。它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法定性、统一性等一系列特征27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一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1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2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3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4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二 劳动
20、定员标准的分类(1 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分为:单项定员标准: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订的标准。综合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及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2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制订。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技术要求、工作范围等制订.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制订。比例定员标准:。按一类员工的比例确定另一类员工人数的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标准)28 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 依据要科学。3 方法
21、要先进。4 计算要统一.5 形式要简化。6 内容要协调29 劳动定员标准的构成要素:概述,标准正文和补充1 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便于读者识别标准,了解标准产生的背景,制定修订的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以及与其他标准的关系.2 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准备三项内容。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中,应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3 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30 制度化管理的内涵: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
22、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是由德国管理学家马科斯。韦伯提出。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31 制度化管理的特征:1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对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了明确并制度化。2 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3 以文字形式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的应有素质、能力等要求,根据通过正式途径来挑选组织中所有的成员。4 在实行制度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5 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有三个特点:一是因事设人;二
23、是每个管理者均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三是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6 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具有按资历、才干晋升的机会,他会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32 与传统的以非正式权威为主的管理相比,制度化管理更具优越性:1 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2 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 3 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需要33 制度规范的类型:1 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包括企业的法律财产所有形式、企业章程、董事会组织、高层管理组织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2 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个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3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
24、技术规程的规定。)4 业务规范(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大量存在并反复出现,又具有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做的作业处理规定。)5 个人行为规范(是所有对个人行为起制约作用的制度规范。)3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一类是劳动人事基础管理制度;一类是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基础管理制度有:1 组织机构设置与调整 2 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3 岗位设置与人员费用预算 4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 5 招聘管理制度 6 培训制度、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7 绩效管理制度 8 薪酬福利制度 9 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0 其它如职业病防治与检查的规定等等企业员工管理制度有:1 工作时间的规定 2 考勤
25、与休假规定 3 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制度 4 奖惩制度 5 员工差旅费管理制度等等3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1 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录用、保持、发展、考评和调整。)2 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36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1 共同发展原则。2 与企业特点相适应。3 学习与创新并重。4 符合法律规定。5 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6 保持动态性。37 制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2 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3 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4 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5 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38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1 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备考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