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统计学作业答案.pdf





《人大统计学作业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统计学作业答案.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学(第二版)(ZK007B)第一章总论1、【104134】(单项选择题)某市分行下属三个支行的职工人数分别为人、人、人,这三个数字是()。A。标志B.指标C.变量D.变量值【答案】D2、【104137】(单项选择题)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活动、统计调查、统计学C。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D.统计指标、统计资料、统计学【答案】A3、【104143】(单项选择题)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市大学生每学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实惠”,则“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
2、量【答案】A4、【104147】(单项选择题)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元以上,则月收入是()。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C5、【104149】(单项选择题)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信用卡,则消费支付方式是()。A.分类型变量B。顺序型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距变量【答案】A6、【104156】(单项选择题)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是()。A.B。C。D.【答案】A7、【104160】(单项选择题)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是()。A。B。C
3、.D。【答案】D8、【104161】(单项选择题)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A。B.C。D.【答案】C9、【104176】(简答题)统计数据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答案】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数值型数据,是指用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例如,每天进出海关的旅游人数,某地流动人口的数量等。数值型数据的表现就是具体的数值,统计处理中的大多数都是数值型数据;另一种是分类型数据,是指对数字进行分类的结果,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受教育程度也可以按不同类别来区分;再一种是顺序型数据,是指数据不仅是分类的,而且类别是有序的,例如满意度调查中
4、的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在这三类数据中,数值型数据由于说明了事物的数量特征,因此可归为定量数据,分类型数据和顺序型数据由于定义了事物所属的类别,说明了事物的品质特征,因而可统称为定性数据。10、【104173】(填空题)参数是描述_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答案】总体11、【104174】(填空题)统计量是描述_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答案】样本12、【145091】(填空题)根据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将数据划分为三种类型:_、_和_。【答案】数值型数据;分类型数据;顺序型数据第二章数据的搜集13、【104177】(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数据的直接
5、来源()。A。普查B.二手数据C.统计报表D。抽样调查【答案】B14、【104178】(单项选择题)数据的间接来源有()。A。普查B.实验数据C.二手数据D.抽样调查【答案】C15、【104180】(填空题)数据的误差包括:_、_、_.【答案】抽样误差、未响应误差、响应误差16、【104181】(填空题)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_、_。【答案】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17、【104182】(填空题)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_之间的误差。【答案】总体真值第三章数据的描述(一)数据的直观显示18、【104184】(单项选择题)统计表的形式应该是()。A。上下不封顶,左右不开口B.
6、上下要封顶,左右要开口C.上下要封顶,左右不开口D。上下不封顶,左右要开口【答案】B19、【104186】(单项选择题)直方图一般可用于表示()。A。累计次数的分布B.次数分布的特征C。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D.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答案】B20、【104187】(单项选择题)直方图相比,茎叶图()原始数据的信息。A。没保留B.保留了C.掩盖了D。浪费了【答案】B21、【104188】(单项选择题)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元):,,,,,.下列图示法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的是()。A。茎叶图B。散点图C。饼图D。直方图【答案】C22、【122753】(单项选择题)对某地区人口按年龄分组如下:岁
7、以下、岁、岁、岁、岁、岁以上。第一组与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岁和岁B.岁和岁C.岁和岁D。岁和岁【答案】B23、【104194】(简答题)怎样理解在统计分组过程中的“互斥”、“不重不漏”、“上组限不在组内”、“下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答案】在统计分组中的“互斥”原则,就是指各组中不应相互包含。所谓“不重”就是指一项数据只能归入其中的一组,而不能同时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所谓“不漏”就是指各组别能够穷尽,即在所分的全部组别中,每项数据都能分在其中的一组而没有遗漏。为了解决“不重”问题,在统计分组中习惯上规定,对于越大越好的数值,采用“上组限不在组内”的原则,即当采用重叠组限时,某一
8、变量值恰与组限同值,应将其归入下限组,而不是上限组;对于越小越好的数值,则采用“下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即当采用重叠组限时,某一变量值恰与组限同值,则应将其归入上限组,而不是下限组.为了解决“不漏的问题,在分组时可以采用开口组,这样可以将极端值包括在分组中,不被遗漏.24、【104190】(填空题)重叠组限对于越大越好的变量按“_”的原则归组,而对于越小越好的变量则应按照“_”的原则归组。【答案】上限不包括在内;下限不包括在内25、【104191】(填空题)统计表一般由_、行标题、_和数据资料构成。【答案】表头,列标题26、【104192】(填空题)盒形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_、上四分位数、_
9、、最小值五个特征数值组成。【答案】中位数,下四分位数27、【104199】(计算题)某班级名学生统计学成绩被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差.结果如下:(1)根据数据,计算分类频数,编制频数分布表;(2)按顺序计算累积频数,编制向上累积频数分布表和向下累计频数分布表。【答案】28、【104202】(计算题)某企业某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根据上表指出:(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3)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答案】(1)该数列是等距式变量数列。(2)变量是日产量,变量值是,下限是上限是次数是;(3)组距是,组中值分别是,频率分别是。29、【
10、104203】(计算题)甲乙两班各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1)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甲乙两班考试成绩分类的对比条形图;(2)比较两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答案】乙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优和良的比重均比甲班学生高,而甲班学生考试成绩为中和差的比重比乙班学生高。因此乙班学生考试成绩平均比乙班好。两个班学生都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考试成绩为良和中的占多数,而考试成绩为优和差的占少数。30、【104205】(计算题)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根据下面一组体重身高数据绘制散点图,说明这种关系的特征。【答案】散点图:可以看出,身高与体重近似呈现出线性关系。身高越高,体重越
11、重。31、【150771】(计算题)某班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学校规定:分以下为不及格,为及格,-分为中,分为良,-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答案】(1)”学生考试成绩为连续变量,需采组距式分组,同时学生考试成绩变动均匀,故可用等距式分组来编制变量分配数列.考试成绩60分以下60-7070-80学生人数(人)3615比率(%)7.515.037。5809090100合计1244030.010。0100.0(2)分组标志为考试成绩,属于数量标志,简单分组;从分配数列中
12、可看出,该班同学不及格人数和优秀生的人数都较少,分别为和。大部分同学成绩集中在-分之间,说明该班同学成绩总体良好。考试成绩一般用正整数表示时,可视为离散变量也可用单项式分组,但本班学生成绩波动幅度大,单项式分组只能反映成绩分布的一般情况,而组距分组分配数列可以明显看出成绩分配比较集中的趋势,便于对学生成绩分配规律性的掌握。第四章数据的描述(二)重要的统计量32、【104206】(单项选择题)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答案】A33、【104207】(单项选择题)中位数()。A.不是平均数B。是一种趋
13、势值C.是一种位置平均数D.是一种位置【答案】C34、【104208】(单项选择题)众数()。A.不是平均数B。是一种趋势值C.是一种位置平均数D。是一种位置【答案】C35、【104209】(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算术平均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上述三种都不对【答案】B36、【104210】(单项选择题)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不受极端两值的影响?()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答案】D37、【104211】(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众比率的作用是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
14、表程度B。异众比率越大,则众数的代表性越好C。异众比率不宜用来比较不同总体D.定类尺度数据不能计算异众比率【答案】A38、【104214】(单项选择题)计算平均速度最好用().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答案】C39、【104215】(单项选择题)测度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有().A。方差B。极差C。平均差D。众数【答案】D40、【104218】(单项选择题)测度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有()。A.中位数B。众数C。标准差D。均值【答案】C41、【104220】(单项选择题)人口数与出生人数()。A.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B.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C。两者
15、都是时期指标D。两者都是时点指标【答案】A42、【104221】(单项选择题)有一组数据,其均值为,样本方差为,中位数为,则其离散系数等于()。A。B.C.D。【答案】C43、【104222】(单项选择题)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众数不适用于定距和定比数据B.众数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C。一组数据只能有一个众数D.众数不适用于定类数据【答案】B44、【104229】(单项选择题)随机变量,则其变异系数为()。A。B。C.D。【答案】A45、【104230】(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单峰分布条件下,如果数据是对称的,则众数和中位数相等B。只有均值对所有类型的数据都适用
16、C.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均值的代表性较差D。众数、四分位数和均值都适用于定比数据【答案】B46、【104231】(单项选择题)关于均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值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B.均值不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C。各变量与其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D。几何平均数不适用于定比数据【答案】A47、【104232】(单项选择题)关于方差和标准差,正确的说法是()。A。方差有量纲B.标准差有量纲C。方差和标准差都有量纲D.方差的实际意义比标准差清楚【答案】B48、【104233】(单项选择题)当偏态系数大于零时,则分布是()。A。左偏B.右偏C.对称D。无法确定【答案】B49、【104237
17、】(单项选择题)当偏态系数小于零时,则分布是()。A。左偏B.右偏C.对称D。无法确定【答案】A50、【104239】(单项选择题)当峰度系数大于零时,则分布是().A。尖峰B.扁平C.右偏D。左偏【答案】A51、【104242】(单项选择题)正态分布的偏态系数()。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大于或等于零【答案】B52、【104244】(单项选择题)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A.小于零B.等于零C.大于零D.大于或等于零【答案】B53、【104245】(单项选择题)一组数据有个观察值,则中位数的位置为().A.B.C。D。【答案】D54、【104246】(单项选择题)一组数据有个观察值,
18、则中位数的位置为()。A.B。C。D。【答案】B55、【145010】(单项选择题)对列联水平进行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A。频数B.频率C.中位数D。且【答案】D56、【104262】(简答题)试回答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哪些?并对这些统计量的特点加以比较。【答案】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均值、中位数、众数。(1)均值又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未经分组整理的原始数据,其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就是直接将一组数据的各个数值相加除以数值个数,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根据分组整理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就要以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或频数为权数计算加权的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也
19、称倒数平均数或调和均值。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际应用时,当计算算术平均数其分子资料未知时,就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均值,分母资料未知时,就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均值.(3)几何平均数也称几何均值,通常用来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4)中位数是将变量取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中位数很好的代表了一组数据的中间位置,对极端值并不敏感。由于中位数只是数据中间位置的代表取值,因此中位数并没有利用数据的所有信息,其对原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不如均值。(5)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众数具有不唯一性.均值、中位数、众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主要统计量,它们按
20、照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但是,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取决于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状况.从分布的角度看,均值是一组数据全部数值的平均数,中位数是处于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数值,众数始终是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值。对于具有单峰分布的大多数数据而言,均值、中位数、众数存在以下关系: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对称时,则均值与众数、中位数三者完全相等,即;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呈现右偏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呈现左偏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从上面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当频数分布呈对称分布或近似对称分布时,以均值、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都比较理想;当频数分
21、布呈偏态时,极端值会对均值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众数、中位数没有影响,此时,用众数、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比较好。均值不适用于定性数据.均值的优点在于它对变量的每一个取值都加以利用;缺点在于其统计量的稳健性较差,即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干扰.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均值的代表性较差.因此,当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很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或众数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57、【104263】(简答题)试回答描述数据的离散趋势的统计量有哪些?并对这些统计量的特点加以比较。【答案】离散趋势反映了变量各个取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常用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等.(1)
22、异众比率是指一组数据中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是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性程度的指标。异众比率越大,说明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重就越大,众数的代表性就越差;反之,异众比率越小,众数的代表性就越好.(2)极差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全距,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和定量数据的离散趋势。极差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3)四分位差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四分位数是指处在位置上的数值(下四分位数)和处在位置上的数值(上四分位数)。四分位差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和定量数据的离散趋势,它克服了极差容易受数据中两端极值的影响这一缺陷。数值越小,说明中间的数据越集中;数值越大,说明中间的数
23、据越分散。(4)平均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平均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大;平均差越小,说明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小。但是,由于平均差是用绝对值进行运算的,它不适宜于代数形式处理,所以在实际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5)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方差、标准差同平均差一样,也是根据全部数据计算的,能够准确地反映每个数据与其均值的平均差异程度。但方差、标准差是取离差的平方消除正负号,这更便于数学上的处理.(6)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又称变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58、【10
24、4254】(填空题)描述数据的离散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位差、平均差、_、标准差、_.【答案】方差、离散系数59、【104255】(填空题)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_、_、_.【答案】均值、中位数、众数60、【104256】(填空题)当变量取值的频数分布呈现左偏时,均值、中位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答案】均值中位数众数61、【104258】(填空题)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是:_。【答案】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62、【104275】(计算题)设某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包括道流水作业的连续工序,这道生产工序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和。则整个生产流程
25、的产品总合格率是多少?【答案】63、【145013】(计算题)某学院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并比较说明哪个班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差异程度更大。【答案】甲班成绩均值:甲班成绩标准差:甲班成绩离散系数:乙班成绩均值:乙班成绩标准差:乙班成绩离散系数:,因此,乙班的高等数学考试成绩差异更大。64、【145019】(计算题)根据下表资料,计算众数和中位数。【答案】次数最多的是万人,众数所在组为这一组,故,,或:,说明这个组距数列中的第位所对应的人口年龄是中位数。从累计(两种方法)人口数中可见,第位被包括在第组,即中位数在这组中。,或者:65、【1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大 统计学 作业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