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 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临床上吸痰装置有中心负压装置(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两种、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低 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率失常、气道痉挛等,要注意预 防, 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一)低氧血症1. 原因(1) 吸痰时中断供养时间过长,导致机体缺氧。(2) 吸痰过程中的负压抽吸降肺内氧气吸出 ,而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氧浓度较低,致使患者缺氧。(3)
2、吸痰时负压过高、吸痰管过粗、吸痰时间过长、吸痰管插入过深、患者剧烈咳嗽等影响患者呼吸或吸入气体中氧气不足 ,均可造成低氧血症。(4) 操作前未将吸氧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 后患者缺氧。2. 临床表现轻者表现为呼吸、脉搏加快;严重者表现为发绀、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张口呼吸、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气分析可见动脉氧分压下降。3. 预防(1) 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不可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 1/2.(2) 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病情按需吸痰。(3) 吸痰管插入深度及吸痰时间要适宜 ,每次吸痰时间 v15s, 两次间隔应至少 3-5min,让患者有适当的时间通
3、气和氧合。(4) 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 ,应暂停操作,让患者降深部痰液咳出后再继续。(5) 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或正在吸氧的患者吸痰 ,不宜脱离呼吸机或拔出供养管时间过长,气体前、反应吸入纯氧或高流量氧 1- 2 分钟,上呼吸机者应予 100%纯氧 5 分钟,以提高血药浓度。(6) 吸痰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4.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一立即停止吸痰一给予高流量吸氧或给予面 罩加压血氧一报告医生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酌情适时静脉注射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 ,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一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二)呼吸道黏膜损伤1. 原因(1
4、)吸痰管质地硬、粗糙,容易损伤呼吸道黏膜。(2) 吸痰操作不当 ,如动作粗暴、反复插管、插管过深、用力过猛、吸引时间过长、负压过大等,均可导致黏膜损伤。(3) 带负压插入吸痰管,负压吸附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4) 患者操作时不合作造成黏膜损伤。2. 临床表现患者感觉胸骨后疼痛 ,呼吸道黏膜可见破溃、充血肿胀、渗血 , 甚至出血。吸痰时可吸出血性痰。3. 预防(1) 选用质地柔软、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 12-14 号吸痰管;婴幼儿选用 10 号;新生儿常选用 6-8 号,如从鼻腔吸痰 尽量选用 6 号。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 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 1/2。(
5、2) 吸痰管插入长度适宜:口咽吸引时 ,插入导管长约 15cm; 鼻咽吸引时插入导管长度为患者鼻尖至耳垂的距离 ,约 16cm ;经鼻气管内吸引时,成人约为 20cm,儿童 14cm,婴儿 8cm。有气管插管 者, 则超过气管导管 12cm,避免插入过深损伤黏膜;(3) 插入时动作轻柔 ,不可用力蛮插;禁止带负压插管;抽吸时,严禁上下提插。(4) 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5) 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黏稠度调节负压, 一般成人40.053.3KPa, 儿童 40 .0kpa, 婴幼儿 13.326.6KPa, 新生儿 13 .3kpa。在 吸引口腔分泌物时,通过手控制负压孔,打开、关闭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痰法 操作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流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