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及基坑开挖施工方案.pdf
《土方工程及基坑开挖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及基坑开挖施工方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1 1 章章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土的工程性质、边坡留设和土方调配的原则掌握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方法和用表上作业法进行土方调配能了解识别基槽、深浅基坑的各种支护方法并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基坑监测项目理解流砂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其防治方法;掌握轻型井点设计并了解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和深井井点的适用范围掌握基坑土方开挖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土方机械的性能及适用范围并能正确合理地选用掌握填土压实的方法和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影响因素掌握土方工程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要求.1 1。1 1 概述概述1 1。1 1。1 1 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常见
2、的土方工程包括(1)场地平整:其中包括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量,合理地进行土方调配等。(2)土方的开挖、填筑和运输等主要施工,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边坡和支护结构等.(3)土方回填与压实:包括土料选择,填土压实的方法及密实度检验等土方工程施工,要求标高准确、断面合理,土体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土方量少,工期短,费用省。但土方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如大型建设项目的场地平整和深基坑开挖中,施工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土方工程量可达数百万立方米以上。土方工程的另一个特点是施工条件复杂又多为露天作业,受气候、水文、地质和邻近建(构)筑物等条件的影响较大,且天然或人工填筑形
3、成的土石成分复杂,难以确定的因素较多.因此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场地清理,仔细研究勘察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勘察;制定严密合理和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方案,选择好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实现土方工程施工综合机械化。制订合理的土方调配方案,制订好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对质量通病做好预防措施等。1.1.21.1.2 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土的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各异。土方工程施工中,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如表 1。1。表中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在选择施工挖土机械和套建筑安
4、装工程劳动定额时要依据土的工程类别。表表 1.1 1.1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分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土的级别土的名称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11001600种植土;填土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粉质粘三类土(坚土)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190017501900密度(kg/m)60015003开挖方法及工具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5、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整个先用镐、撬棍,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子及大锤软泥灰岩五类土(软石)硬质粘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灰岩及贝壳石灰岩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七类土(坚石)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八类土(特坚土)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角闪岩、玢岩、辉绿岩27003300用爆破方法开挖25003100用爆破方法开挖22002900用镐或撬棍、大锤破方法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
6、软石11002700挖掘,部分使用爆六类土(次坚石)1.1.31.1.3 土的基本性质土的基本性质 1 1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即(11)式中:土中水的质量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2 2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土的天然密度用表示:(12)式中:土的总质量;土的天然体积。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土的干密度用表示:(13)式中: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土的天然体积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工程上常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7、土的干密度与土的天然密度之间有如下关系:即(14)3.3.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其原来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1-5)(1-6)式中: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3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土经回填压(夯)实后的体积(m);土的可松性对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土方量的平衡调配、计算运土机具的数量和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方所需的挖方体积等均有很大影响。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1.2.表表 1.21.2各种土的可松性参考值各种土的可松性参考值土的类
8、别体积增加百分数最初最后可松性系数一类土(种植土除外)一类土(植物性土、泥炭)二类土三类土四类土(泥灰岩、蛋白石除外)四类土(泥灰岩、蛋白石)8172030142824302632333712.5342.55476911151。081.171.201.301。141.281。241.301。261.321。331.371.011。031.031.041.021。051。041.071。061。091。111。15五至七类土八类土30454550102020301.301.451.451。501。101。201.201。304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
9、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 k 表示,单位为 m/d.地下水在土中渗流速度一般可按达西定律计算,其公式如下:(1-7)式中: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m/d;水力坡度,即、两点水头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土的渗透系数,m/d。从达西公式可以看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当水力坡度等于 1 时的渗透速度即为渗透系数,单位同样为 m/d。值的大小反映土体透水性的强弱,影响施工降水与排水的速度;土的渗透系数可以通过室内渗透试验或现场抽水试验测定,一般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3。表表 1.31.3土的渗透系数土的渗透系数 K K 参考值参考值土的名称粘土粉质粘土粉土黄土粉砂细砂渗透系数 K(m/d)0.0
10、050。0050.10.10.50.250.50。55。01。010.0土的种类中砂均质中砂粗砂圆砾卵石无填充物卵石渗透系数 K(m/d)5.025。0355020505010010050050010001 1。2 2 土方与土方调配量计算土方与土方调配量计算1 1。2.12.1 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1 1土方边坡土方边坡在开挖基坑、沟槽或填筑路堤时,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及边坡稳定,其边沿应考虑放坡。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高度与底宽之比(图1.1),即土方边坡坡度=式中:,称为坡度系数.其意义为:当边坡高度已知为时,其边坡宽度则等于.(a)(b)(c)图 1。1(a)直
11、线形(b)折线形(c)踏步形 2 2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图 1.2)。即(18)式中基坑深度();基坑上、下的底面积();基坑的中间位置截面面积();图 1。2基坑土方量计算图 1.3基槽土方量计算基槽和路堤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式中 第一段的土方量();第一段的长度()。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式中,,各分段的土方量()。1.2 1.2。2 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1 1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对较大面积的场地平整,合理地
12、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对减少土方量和加速工程进度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下因素: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尽量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土方运输量最少;要有一定泻水坡度(2),使能满足排水要求;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上规定,若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没有规定时,可按下述步骤来确定。1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计算场地设计标高时,首先将场地的地形图根据要求的精度划分为1040m 的方格网,见图1。4a。然后求出各方格角点
13、的地面标高。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标高,用插入法求得;地形起伏较大或无地形图时,可在地面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仪器直接测出。按照场地内土方的平整前及平整后相等,即挖填方平衡的原则,如图 1。4b,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19)式中所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方格边长();方格数;、任一方格的四个角点的标高()。从图 1。4a 可以看出,系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及系相邻两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系相邻的四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如果将所有方格的四个角点相加,则类似这样的角点标高加一次,类似、的角点标高需加两次,类似的角点标高要加四次。如令为一个方格仅有的角图 1.4场地设计标高 H
14、o 计算示意图点标高;(a)方格网划分;(b)场地设计标高示意图为二个方格共有的角1等高线;2自然地面;3场地设计标高平面点标高;为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为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则场地设计标高的计算公式(19)可改写为下列形式(1-10)2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仅为一理论值,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土的可松性影响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如按挖填平衡计算得到的场地设计标高进行挖填施工,填土多少有富余,特别是当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较大时更不容忽视。如图1。5 所示,设为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调整后的总挖方体积应为:(1-
15、11)总填方体积应为:(1-12)图 1。5设计标高调整计算示意(a)理论设计标高;(b)调整设计标高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即:(1-13)移项整理简化得(当):(114)故考虑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1-15)式中、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总挖方、总填方体积;、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场地挖方和填方的影响由于场地内大型基坑挖出的土方、修筑路堤填高的土方,以及经过经济比较而将部分挖方就近弃土于场外或将部分填方就近从场外取土,上述做法均会引起挖填土方量的变化。必要时,亦需调整设计标高。为了简化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值,可按下列近似
16、公式确定,即:(116)式中场地根据平整后多余或不足的土方量。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按上述计算和调整后的场地设计标高,平整后场地是一个水平面。但实际上由于排水的要求,场地表面均有一定的泄水坡度,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所以,在计算的或经调整后的基础上,要根据场地要求的泄水坡度,最后计算出场地内各方格角点实际施工时的设计标高.当场地为单向泄水及双向泄水时,场地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求法如下:单向泄水时场地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图 1.6a)以计算出的设计标高或调整后的设计标高作为场地中心线的标高,场地内任意一个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为:(1-
17、17)式中场地内任意一点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该方格角点至场地中心线的距离();场地泄水坡度(不小于2);该点比高则取“”,反之取“”。例如,图 1。6a 中场地内角点 10 的设计标高:双向泄水时场地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图1.6b)以计算出的设计标高或调整后的标高作为场地中心点的标高,场地内任意一个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为:(118)式中、该点于、方向上距场地中心线的距离();、场地在、方向上泄水坡度。例如,图 1.6b 中场地内角点 10 的设计标高图图 1 1。6 6场地泄水坡度示意图场地泄水坡度示意图 (a)(a)单向泄水;单向泄水;(b)b)双向泄水双向泄水【例例 1 1。1 1】:
18、某建筑场地的地形图和方格网如图1.7 所示,方格边长为 20m20m,、方向上泄水坡度分别为 2和 3。由于土建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和最高洪水位等方面均无特殊要求,试根据挖填平衡原则(不考虑可松性)确定场地中心设计标高,并根据、方向上泄水坡度推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图图 1.71.7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布置图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布置图【解】计算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根据地形图上标设的等高线,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由于地形是连续变化的,可以假定两等高线之间的地面高低是呈直线变化的。如角点 4 的地面标高(),从图 1。7 中可看出,是处于两等高线相交的直线上。由图1.8,根据相似三角形特性,可写
19、出:则,得图图 1 1。8 8 插入法计算标高简图插入法计算标高简图图图 1 1。9 9 插入法的图解法插入法的图解法在地形图上,只要量出(角点 4 至 44.0 等高线的水平距离)和(44.0 等高线和 44.5 等高线与直线相交的水平距离)的长度,便可算出的数值.但是,这种计算是繁琐的,所以,通常是采用图解法来求得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如图 1.9 所示,用一张透明纸,上面画出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线条尽量画细些,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把该透明纸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六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点与点,这时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之间的 0。5m 的高差分成五等分,于是便可直接读得角点 4
20、 的地面标高。其余各角点的标高均可类此求出。用图解法求得的各角点标高见图1.7 方格网角点左下角.计算场地设计标高按照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即角点 8 为(图 1。7),其余各角点的设计标高为: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类此求出,详见图1.7 中方格网角点右下角标示。2 2 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场地土方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面积较大的场地,断面法则多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或地形狭长的地带。1 1)方格网法方格网法仍以前面【例例 1 1。1 1】为例,其分解和计算步骤如下:划分方格网并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
21、度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 1/500 的地形图)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10m10m40m40m,将角点自然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分别标注在图 1。10方格网点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见图 1。10)。角点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表示为(1.19)式中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以“为挖;标注在方格网点的右上角。角点的设计标高(若无泄水坡度时,即为场地设计标高);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计算各方格网点的施工高度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标注于下图1.10 各方格网点右上角。图图 1 1。111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挖填土方量计算图某建筑场地方格网挖填土方量计算图
2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边的零点位置即不挖不填点,并标注于方格网上,由于地形是连续的,连接零点得到的零线即成为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图 1.8)。零点的位置按相似三角形原理(图1.12)得下式计算:;(1-20)式中、角点至零点的距离();、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方格网的边长()。计算零点位置图中 23 网格线两端分别是填方与挖方点,故中间必有零点,零点至 3 角点的距离:同理连接零点得到的零线即成为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图图 1.121.12(图 1.11)。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1。4 所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
23、填方量.表 1.4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V+V-VV+V+方格底面为二个梯形,土方量为:-V方格底面为三角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VVV方格底面为二个梯形,土方量为:V+-方格底面为三角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V-+V方格网的总填方量方格网的总挖方量边坡土方量计算为了维持土体的稳定,场地的边沿不管是挖方区还是填方区均需作成相应的边坡,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计算边坡的土方量.边坡土方量计算较简单但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介绍了.图 1.13 是例题 1 场地边坡的平面示意图。图图 1 1。1313 场地边坡平面图场地边坡平面图2 2断面法断面法沿场地的的纵向或相应方向取若干个相互平行
24、的断面(可利用地形图定出或实地测量定出),将所取的每个断面(包括边坡)划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和梯形,如图1.14 所示,对于某一断面,其中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为:;(121)该断面面积为:若则(1-22)图图 1.141.14 断面法计算图断面法计算图图图 1.151.15 用累高法求断面面积用累高法求断面面积各个断面面积求出后,即可计算土方体积。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相邻两断面之间的距离依次为、,则所求土方体积为:(1-23)如图 1。15 所示,是用断面法求面积的一种简便方法,叫“累高法”。此法不需用公式计算,只要将所取的断面绘于普通坐标纸上(取等值),用透明纸尺从开始,依次量出(用大头针向上拨
25、动透明纸尺)各点标高(),累计得出各点标高之和,然后将此值与相乘,即可得出所求断面面积.1.21.2。3 3 土方调配土方调配1 1 土方调配原则土方调配原则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即可着手对土方进行平衡与调配.土方的平衡与调配是土方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挖土的利用、堆弃和填土的取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处理,达到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小而又能方便施工的目的.土方调配原则主要有: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输量最小的原则。这样可以降低土方工程的成本.然而,仅限于场地范围的平衡,往往很难满足运输量最小的要求。因此还需根据场地和其周围地形条件综合考虑,必要时可在填方区周围就近借土,或在挖方区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方工程 基坑 开挖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