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水土保持政府规划技术方案.docx





《东莞市水土保持政府规划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水土保持政府规划技术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莞市水土保持政府规划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东莞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开发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 地产开发为主的人为侵蚀是我市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据2006 年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东莞市人为侵蚀面积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90%以上,且侵蚀强度较强烈。近年来,我市加大力 度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严格要求开发建设项目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力度, 初步遏制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趋势。但目前我市尚未开展水土保持总体规划,致使水土 保持工作缺少有效统一的技术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和具体部署,这 将极不利于我市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如东江河道中部分沙洲
2、由于缺乏水土保持 设施建设造成岛上农田严重水土流失,甚至淤塞河道影响行洪;另外,废弃的裸露采石场不 仅影响景观而且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甚至造成ft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这都需要我们及时进行 全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及早落实防治措施,保护我市宝贵的水土资源。根据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水土保持规划编制主体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故编制和落实我市水土保持规划是市水务局的基本职责。因此,依法编制我市水土保持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
3、和任务,明确重点治理区域和项目,强化监督管理,提升行业统筹协调管理与服务能力,是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中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任务。二、规划水平年本次东莞市水土保持规划的规划水平年确定为: 规划基准年定为:2011 年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 年远期规划水平年:2030 年三、规划范围本项目初定规划区范围为东莞市全境,总面积为2465 平方公里。四、规划任务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根据东莞市土壤侵蚀状况,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综合考察和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按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分别提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确定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治理的重点地区与重点项目,明确开展治理的基本步骤,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4、,指导全市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五、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土保持是以人为本,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措施,是保护水土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的重要举措。规划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加强预防保护, 注重生态修复。2、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适当超前规划既要着重水土流失防治,发挥水土保持整体功能,又要以统筹兼顾各地区、城市与 农村、建设与保护、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之间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适当超前理念,形成以规划为依据、政府引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治理水土流失的新局面。3、坚持因地制宜,分区防治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调查总结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
5、,分区制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对策,并据此确定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配置模式。4、坚持突出重点,项目带动本次规划应突出重点,强化项目带动,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保护区和重点综合治理区的 基础上,进行重点项目、流域综合治理布局,合理安排进度,分期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水土保持工作。5、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综合监管在充分考虑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布局前提下,研究分析水土流失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重大危害,合理界定不同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监管准则,完善水土保持综合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六、规划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
6、国水土保持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9) 广东省实施办法(11) 广东省采石采土管理规定(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 5 号,2005 年修订)(1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12 号)(1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1 号,2005 年修订)(15) 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
7、379 号)(16)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38 号)(17)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199836 号)(18) 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 2006 年第 2 号)(19)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 号)(20) 关于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的通知(粤水农200323 号)(2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 45 号)(22) 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省级配套制度的通知(粤水水保2010126 号)2、规范和标准:(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
8、8)(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6) 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2-2005)(7)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5-2006)(8) 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9)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1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11) 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市 水土保持 政府 规划 技术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