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80652.pdf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8065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80652.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艺流程图题型突破工艺流程图题型突破1【2017 新课标 1 卷】(14 分)Li4Ti5O12和 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 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2)“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xH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3)TiO2温度/TiO2xH2O 转化率30923595409745935088xH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
2、。分析 40 时 TiO2(4)Li2Ti5O15中 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5)若“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 1 倍),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 Mg3(PO4)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 Ksp分别为。(6)写出“高温煅烧”中由 FePO4制备 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100、2h,90,5h(2)FeTiO3+4H+4Cl=Fe2+2H2OxH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3)低于 40,TiO2xH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4)4导致 TiO23Fe3+
3、恰好沉淀完全时,c=molL1=1。31017 molL1,c3(Mg2+)c2()(5)()(0.01)(1.31017)2=1.71040Ksp,因此不会生成 Mg3(PO4)2沉淀。(6)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4)Li2Ti5O15中 Li 为+1 价,O 为2 价,Ti 为+4 价,过氧根()中氧元素显1 价,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2+(+4)5+(2)(152x)+(1)2x=0,解得:x=4;(5)Ksp=c(Fe3+)c()=1.3102,则 c()1。31017mol/L,Qcc3(Mg2
4、+)c2()(0。01)3(1。31017)2=1。6910401。01024,则无沉淀。(6)高温下 FePO4与 Li2CO3和 H2C2O4混合加热可得 LiFePO4,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名师点睛】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第 1 页 共 11 页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
5、标、任务上,分析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2【2017 新课标 3 卷】(15 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
6、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 FeOCr2O3与 NaNO3的系数比为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2)滤渣 1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_及含硅杂质。(3)步骤调滤液 2 的 pH 使之变_(填“大”或“小),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 3”中加入适量 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K2Cr2O7固体。冷却到_(填标号)得到的 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a80b60c40d10步骤的反应类型是_。(5)某工厂用m1kg 铬铁矿粉(含 Cr2O340%)制备 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kg
7、,产率为_.【答案】(1)27陶瓷在高温下会与 Na2CO3反应(2)铁Al(OH)3(3)小2+2H+H2O(4)d复分解反应(5)100(3)滤液2调节 pH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酸性,pH变小;因为溶液中存在2CrO42-+2H+Cr2O72+H2O,增大溶液中 H+浓度,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溶液中 Cr2O72-的浓度.(4)由图示可知,在 10 左右时,得到 K2Cr2O7的固体最多;2KCl+Na2Cr2O7=K2Cr2O7+2NaCl 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5)样品中 Cr2O3的质量为 m140 kg,则生成 K2Cr2O7的理论质量为 m140%kg,则所得产品第 2 页
8、 共 11 页的产率为 m2 kg(m140 kg)100%=100。3【2017 北京卷】(13 分)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 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资料: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化合物沸点/熔点/在 TiCl4中的溶解性SiCl45869互溶TiCl413625AlCl3181(升华)193微溶FeCl3316304MgCl21412714难溶(1)氯化过程:TiO2与 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 CO 和 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mol1已知:TiO2(s)+2 Cl2(g)=TiCl4(g)+O2(g)H1=+175
9、。4 kJ2C(s)+O2(g)=2CO(g)H2=-220。9 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 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氯化过程中 CO 和 CO2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CO2生成 CO 反应的 H_0(填“”或“=”),判断依据:_。氯化反应的尾气须处理后排放,尾气中的 HCl 和 Cl2经吸收可得粗盐酸、FeCl3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_.氯化产物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得到粗TiCl4混合液,则滤渣中含有_。(2)精制过程:粗 TiCl4经两步蒸馏得纯 TiCl4。示意图如下:物质 a 是_,T2应控制在_。【答案】(1)TiO2(s)+2Cl2(g)+
10、2C(s)=TiCl4(g)+2CO(g)H=-45.5 kJ/mol随温度升高,CO 含量增大,说明生成 C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H2O、FeCl2溶液、NaOH 溶液MgCl2、AlCl3、FeCl3(2)SiCl4高于 136,低于 181中,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酸性气体。资料中已经给出“TiCl4及所含杂质氯化物的性质”一览表,因此氯化过程中生成的 MgCl2、AlCl3、FeCl3只有少量溶解在液态 TiCl4中,而 SiCl4完全溶解在 TiCl4中,因此过滤得到粗 TiCl4混合液时滤渣中含有上述难溶物和微溶物。滤渣应为 MgCl2、AlCl3、FeCl3。(2)根据资料,S
11、iCl4的沸点最低,先蒸馏出来,因此物质a 为 SiCl4,根据流程目的,为了得到纯净的 TiCl4,后续温度需控制在稍微大于136,但小于 181.【名师点睛】本题以钛精矿制备纯 TiCl4的流程为素材,主要考查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第 3 页 共 11 页移动、HCl 及 Cl2尾气的利用和吸收、制备流程中物质关系、过滤、蒸馏实验等基础化学知识,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已知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标、任务上,分析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
12、(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另外需要注意题干信息的提取和筛选,例如本题中:溶解性决定溶液中溶质及沉淀的成分,表格中信息则可以得到 TiCl4液体中溶解的溶质及同时存在的沉淀成分.工业过程中有毒、有污染的尾气都需要进行处理防止污染。4【2017 江苏卷】(12 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含 SiO2和 Fe2O3等杂质)为原
13、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2)“不变或“减小”)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 NaHCO3溶液,溶液的 pH_(填“增大、。(3)“电解”是电解熔融 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4)“电解是电解 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产生的物质 A 的化学式为_.(5)铝粉在 1000时可与 N2反应制备 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1)Al2O3+2OH=2AlO2+H2O(2)减小(3
14、)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4)4CO32+2H2O4e=4HCO3+O2H2(5)NH4Cl分解产生的 HCl能够破坏 Al表面的 Al2O3薄膜(2)为了提高铝土矿的浸取率,氢氧化钠溶液必须过量,所以过滤I所得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溶液的pH 减小。(3)电解 I过程中,石墨阳极上氧离子被氧化为氧气,在高温下,氧气与石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所以,石墨电极易消耗的原因是被阳极上产生的氧气氧化.(4)由图中信息可知,生成氧气的为阳极室,溶液中水电离的 OH 放电生成氧气,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碳酸根结合H+转化为 HCO3,所以
15、电极反应式为4CO32+2H2O4e=4HCO3+O2,阴极室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说明水电离的 H+放电生成氢气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所以阴极产生第 4 页 共 11 页的物质 A 为 H2.(5)铝在常温下就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氯化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能够破坏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所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有利于AlN 的制备。【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化工流程考查了课本上学过的从铝土矿提取铝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问题中又结合原料的循环利用考查了电解原理。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标、任务上,分析
16、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先看框内,后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或性质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如本题最后一个问题,只要注意了铝表面易生成氧化膜和氯化铵受热易分解这两条性质,即可想到分解产物对氧化膜的作用,所以备考时,要多看课本上元素化合物方面内容,知道学了哪些,大多数的试题的根都在课本上。5【2017 江苏卷】(15 分)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
17、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已知:NaClO 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H2O Ag(NH3)2+Cl+2H2OAgCl 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常温时 N2H44Ag(NH3)2+N2H4H2O4Ag+N2+4NH4+4NH3+H2O(1)“氧化阶段需在 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NaClO 溶液与 Ag 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 和 O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HNO3也 能 氧 化 Ag,从 反 应 产 物 的 角 度 分 析,以 H
18、NO3代 替 NaClO 的 缺 点 是_.(3)为提高 Ag 的回收率,需对“过滤的滤渣进行洗涤,并_。(4)若省略“过滤”,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 10%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H2O 反应外(该条件下 NaClO3与 NH3H2O 不反应),还因为因过量 NaClO 与 NH3_。(5)请设计从“过滤”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 Ag 的实验方案:_(实验中L1水合肼溶液,1 molL1H2SO4)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第 5 页 共 11 页【答案】(1)水浴加热(2)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或 NO、NO2),造成环境污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工艺流程 8065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