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杠杆练习.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杠杆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杠杆作图 1如图12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2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3请在图10中画出杠杆的支点O、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4图4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细绳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5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6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7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重物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
2、,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 F1 的力臂,并可求出拉力的大小F1=N 。8如果将图8甲所示斜拉索桥梁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抽象成如图 8乙所示的模型,O为支点,请在简化后的模型中标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9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10如图8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11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I)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12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13在图9中画出小锤所受阻力F2以及动力F1的
3、力臂 14是壁挂式书架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二 杠杆实验;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_(2)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a所示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适当调节(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b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 (4)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O A B P F1 30 图 9 图 9 2/5 用同
4、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_ _(5)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2图8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请你在图8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力F1的力臂l1;(2)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写出一条即可);(3)右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5、。3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
6、向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理由是:_(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端将下沉。5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状态。(2)如图13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口处已挂着2
7、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 平衡,则应在杠杆的 处,挂上 个0.5N的钩码。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同,在C点挂2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个。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7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8、。(2).如下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 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Fb(填“大于、小于、等于”)三.杠杆计算 1.某人用扁担挑重物,前面一筐重200牛,后面一筐重250牛,扁担长1.8米,为了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扁担前端_米处.2.如图,轻质均匀杠杆AO长为L,当物体M从O逐渐向右移动到达B点时,绳AC恰好被拉断,已知物重1000牛,AB=18 L,则悬绳AC所能承受的拉力是
9、_牛.3 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 400N 和 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 2m 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4.捣臼是以前在台州农村常见的一种生活用具,你的爷爷奶奶可能就用它做过年糕,如图所示。年糕时,脚踩 B 端,A 端上升;抬起脚,A 端下落,石槌撞击蒸熟的米粉,如此反复,可使年糕变得
10、有韧性。若石槌质量为 30 千克,木杆 AB 长 3.6 米,A 端离支撑点 O 的距离为 0.9 米,不计木杆 AB 自重,取 g=10 牛/千克。则(1)要将石槌抬起,作用在 B 端的力至少为多少牛?(2)若另一人帮着一起踩,踩在靠近 端的位置最省力。(3)现在做年糕所需的动力大多来自电动机,则使米粉变得有韧性所需的机械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5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O.4m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求:(1)俯卧撑中的动力臂、阻力臂。(2)将身体匀速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3)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4
11、)该同学红这lmin内的功率 动力 F 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3 4 4 3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04 4.0 0.02 2 1.0 0.02 0.5 0.01 3 2.5 0.03 1.5 0.05 3/5 6在一些建设施工工地上,可以看见各种大型的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易图,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现测得重物的质量为 4t,为 10m,为 4m,为 1m.(取 10N)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7如图13是举重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九年级 杠杆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