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分析.pdf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分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及分析(时间:100 分钟 总分:120 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3 分)A确凿(zo)攒成(cun)倜傥(tn)诅咒(z)B笃志(d)盔甲(ku)贪婪(ln)挨蹭(i)C桑椹(shn)蝉蜕(tu)曲肱(n)倘若(tn)D秕谷(b)浸满(qn)模仿(m)和蔼(h)(解析:D 项“浸”读“jn”。)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 C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至 D缠络
2、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解析:A 项中“宵”应写作“霄”;C 项中“浑”应写作“混”;D 项中“暮”应写作“慕”。)3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A经历了这件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父亲就是那个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的人。B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C入秋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各地的稻田陆续进入丰收季,金秋画卷美不胜收。D山东师范大学 74 岁老教授看错课表旷课,他却煞有介事的向同学们道歉。(解析:D 项“煞有介事”的意思是“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与语境不符,应用“郑重其事”。)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 分)A通
3、过 G20 峰会,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比印象中更加令人惊艳的杭州。B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2/8 C为期 4 天的魅力科幻嘉年华在北航体育馆开幕,吸引了众多科幻迷前去参观体验。D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解析:A 项缺主语,删掉“通过”或“使”;B 项数量的减少不能使用“倍数”;D 项两面和一面不能搭配,删掉“是否”。)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3 分)_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从头来,再数一遍。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4、。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A B C D(解析:此文段是一个记叙性语段,根据语句间的逻辑联系排序作答。)6根据提示默写诗句。(5 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诗句是:回乐烽哺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惠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7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0 分
5、)(1)活动策划: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2 分)活动内容:示例:知识竞赛。基本思路: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2)名著撷英(4 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3/8 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鉴略。“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
6、盆冷水”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3)活动参与。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 分)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
7、文豪的成长足迹吧。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3 分)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8“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连用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夜行船,月映清江的美景。9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12 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4/8 子曰:“温故
8、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瓤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 分)(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每天)(3)逝者如斯夫(往,流逝)(4)人不堪其忧(能忍受)11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他,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1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3 分)一个人就算再不起眼,也有他优于别人的地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13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3 分)示例:(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符道德规范。(2)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4 分)童年河 赵丽宏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测试 答案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