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检测试卷.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检测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检测试卷.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刿论战1.本文选自 左传,旧传为 _时期 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体史书。2.文 中 曹 刿 认 为 可 以 一 战 的 条 件 是 _,具 体 来 说 指 的 是“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_。3.出自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4.文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登轼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虽有名马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以中有足乐者C.其乡人曰舍其文轩 D.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补出下面
2、句子的省略成分。(1)必以()分人(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翻译下面的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夫战,勇气也。(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肉食者鄙鄙:(2)乃入见乃:(3)弗敢加也加:(4)神弗福也福:(5)再而衰再:10.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11.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参考答案1.春秋左丘明编年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
3、,虽不能察,必以情齐军三鼓后齐军辙乱旗靡时3.一鼓作气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B 6.C 7.(1)之(2)断之(3)鼓气鼓气8.(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2)作战,要靠勇气。(3)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说实情。(4)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他们的情况,怕有埋伏。9.(1)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乃:于是,就(3)加:虚夸,夸大(4)福:赐福,保佑(5)再:第二次10.“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11.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
4、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曹刿论战(B卷)1.给加点的字注音。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小信未孚()牺牲玉帛()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望其旗靡()2.下列加点的“以”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战B.必以分人C.可以一战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参与)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D.小大之狱(诉讼事件)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大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论战 检测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