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
《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 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校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一定相等BDNA 分子任意一条链中嘌呤与嘧啶数都相等C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需要DNA 聚合酶的参与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在减数分裂时能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但是决定性别的两条性染色体一般形态、大小不同,如X和 Y染色体。DNA 聚合酶催化DNA 复制过程,RNA 聚合酶催化DNA 转录过程。线粒
2、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等,如X和 Y染色体由于大小不同,其上所含的基因数目不一定相同,A 错误;B、在双链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 DNA 分子任意一条链中嘌呤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C、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而DNA 聚合酶参与的是DNA 复制过程,C错误;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D 正确。故选 D。2东亚飞蝗为迁飞性、杂食性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壤中产卵。为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
3、对某地区多年气温、降水量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关系的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B季节变化不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C疏松土壤不会影响东亚飞蝗的出生率D可以通过样方法调查东亚飞蝗迁移路线【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受气温、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详解】A、图中的气温与降水均影响蝗虫数量,蝗虫喜在坚实的土壤中产卵,降水量影响土壤湿度硬度,直接影响蝗虫的出生率,故与气温相比,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A 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季节影响气温变化,蝗虫数量随
4、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季节变化影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B错误;C、根据蝗虫喜在坚实的土壤中产卵可知,疏松土壤会影响东亚飞蝗的出生率,C错误;D、可以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东亚飞蝗迁移路线,D 错误。故选 A。3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相等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CO2浓度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上图是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
5、细胞呼吸速率。甲植物和乙植物在 30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温度大于30后,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增加,而甲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减少。【详解】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错误;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都大于0,表明有积累,此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正确;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温度因素,错误;D、由上图可知:50之前,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升高,而甲植物在30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乙植物喜高温,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乙植物,错误。故选 B。【点
6、睛】对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1、植物每天的有机物积累量取决于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代数差值(即净光合速率),若大于零,则净积累,植物生长;若小于零,则消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2、在有关问题中,若相关数据是在黑暗(或光照强度为零)时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呼吸速率.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净光合速率为负值,真光合速率为零.若是在光下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净光合速率,只有特别说明是光合总量时,才代表真光合速率。4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变异,产生的4 个精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精原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缺失BN 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 D次级精
7、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mm【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可能是性染色体XY,且 M(m)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和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而N(n)只存在X染色体或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最可能位于 Y染色体上。【详解】A、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该细胞为果蝇的精原细胞,体现的染色体为XY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故图示没有发生染色体的缺失,A 错误;B、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N 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错误;CD、据图示分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MMNn,另一个是mm,从精子基因型分析,该精原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也可能发生了基因突
8、变,故无法确定精原细胞的基因型,C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以及结果。5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建 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B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CGFP可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培育乳汁中含L1 蛋白的转基因羊【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
9、工程的核心内容,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根据题意,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其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属于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鉴定。【详解】A.构建 L1-GFP融合基因需要先用内切酶处理获得L1 基因和 GFP基因,并将二者连接,故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A 正确;B.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E1、E4双酶切可以有效减少载体自身连接和融合基因自身连接,保证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准确连接,B正确;C.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
10、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D.为了获得L1蛋白,可将表达载体转入受精卵中而不是乳腺细胞,用于培育乳汁中含有L1 蛋白的转基因羊,D 错误。故选 D。6苇草主要生长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高山盛夏牧场,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不同种群的苇草对铜耐受力不同,有耐受性基因的个体在无铜污染地区生长很缓慢。调查废弃铜矿区及附近苇草种群对铜的耐受力,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矿区160m 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基因突变B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 的苇草存在地理隔离C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D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无关【答
11、案】C【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由于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推测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160m 的苇草不存在地理隔离。2、据图分析可知:矿区苇草铜耐受指数高于非矿区,推测可能是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了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距离矿区160m 的苇草种群对铜耐受基因主要来自基因重组,A 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故矿区内苇草与距离矿区100m 的苇草不存在地理隔离,B 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矿区苇草铜耐受指数高于非矿区,故推测可能是矿区土壤的选择导致了苇草耐受基因频率高于非矿区,C正
12、确;D、苇草是一种依赖风力传粉的植物,非矿区苇草耐受性基因频率与风力和风向有关,D 错误。故选 C。7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学经典实验有很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所用材料噬菌体能在肺炎双球菌中增殖B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CO2中的 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D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是专一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卡尔文探明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摩尔根的实验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详
13、解】A、噬菌体专一侵染大肠杆菌,A 错误;B、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CO2中的 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正确;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正确;D、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对于此类题目,应在学习中多积累多总结,注意比较记忆。8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
14、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B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蛾与蝙蝠间发生了协同(共同)进化D祖先蛾种群的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进化有关的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解】生殖隔离指的是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由题干信息可知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
15、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存在生殖隔离,A 正确;由于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只有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的蛾才有可能逃脱危险,被保留下来,不具有这种能力的蛾就被蝙蝠吃掉而淘汰了,因此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在蛾与蝙蝠的生存斗争中,这两个物种相互选择,实现了共同进化,C正确;祖先蛾种群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个体,淘汰了适应能力弱的个体,因此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发改变,D 错误;因此选D。【点睛】熟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许多
16、科学家认为,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以下哪些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论点A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B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 相似的环状DNA C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少数由线粒体DNA 指导合成,大多数由核DNA 指导合成D线粒体和细菌DNA 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线粒体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异同点的考查,回忆线粒体
17、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A、根据该观点可知,线粒体的前身是原始需氧细菌,因此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A 正确;B、线粒体含有环状DNA,细菌也有环状DNA,支持内共生学说,B正确;C、由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此证据不支持该观点,C错误;D、原核细胞中DNA 的非编码区少,线粒体和细菌DNA 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D 正确。故选 C。10利用四组直立生长的幼苗,均给右侧单侧光进行向光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证明的是()A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单侧光使幼苗背光侧细胞伸长得快C苗尖端有感
18、受单侧光刺激的作用D苗尖端能产生化学物质并向下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是否感光和是否含有尖端,故综合分析实验的结论是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幼苗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详解】A、该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A 错误;B、该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使幼苗背光侧细胞伸长得快,B 错误;C、该实验能够证明苗尖端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作用,C正确;D、该实验不能证明苗尖端能产生化学物质并向下传递,D 错误。故选 C。11研究者连续培养乳腺癌细胞,取样测定拥有不同DNA 含量的细胞数目,结果如右图所示。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
19、分裂。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碱,用相同方法测定每个细胞DNA 含量与细胞数目,结果最可能是下图中的()ABCD【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根据有丝分裂过程可知,纺锤体微管形成于前期,所以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碱,则最终所以细胞将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即所有细胞中DNA 的相对值都是2,故选 D。12为探究蓖麻种子(脂肪含量达70%)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均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变化,结果如图
20、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其中一部分进一步转化为蔗糖B糖类是胚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物质,由脂肪转化为糖类需要蛋白质参与C用苏丹 染液对蓖麻种子切片染色,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据乙图分析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增加的主要元素是H【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甲: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含量下降,葡萄糖、蔗糖含量上升,可见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再转变为葡萄糖、蔗糖作为胚生长和呼吸消耗的原料。分析图乙:根据题意可知,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因此种子没有光合作用,只有
21、呼吸作用;曲线中看出,在前7 天种子的干重在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7 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超过脂肪转化增加的有机物。【详解】A、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甘油、脂肪酸,再转化为糖类,A 错误;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转化为糖类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酶的本质主要是蛋白质,B正确;C、用苏丹 染液对蓖麻种子切片染色,需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C 错误;D、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糖类物质中O 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导
22、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中的相关化合物的转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从中获得相关的生物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相关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内容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D在 mRNA 合成的同时都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 上【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是由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2、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
23、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详解】A、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A 正确;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B 错误;C、核孔是蛋白质、RNA 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 错误;D、人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出mRNA 后,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才能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D 错误。故选 A。1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C单倍体育种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D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答案】
24、C【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 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三倍体个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B错误;C、单倍体育种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C正确;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通过人工诱变育种盲目性大,D 错误。故选 C。15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
25、)控制,A 对 a、B对 b 完全显性,其中 A 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 种B含 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若 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黑毛 黄毛 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D若 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 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黑色的基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21 新高 模拟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