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28 年,温特(FW Went)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它能扩散到琼脂小方块中,将处理过的小方块放到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可以引起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生长。下图为温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利用琼脂块分离出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不相同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均明显大于另一侧【答案】C【解析】【分析】把燕麦胚
2、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温特认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类似动物激素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实验中没有将生长素从琼脂块中分离出来,温特只是发现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A 错误;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相同,B 错误;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用空白琼脂块重复以上实验,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D、生长素的
3、作用机理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不促进细胞分裂,故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明显大于另一侧,数量相同,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相关科学家的实验以及实验结论,属于基础题。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染色后用盐酸使细胞彼此分离,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不能用于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C将用15N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两次分裂后,提取大肠杆菌DNA,经密度梯度离心,有一条中带,一条轻带,说明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
4、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 染色 制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可能导致噬菌体的DNA 并没有导入细菌,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不能证明DNA 就是遗传物质。【详解】A、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 染色 制片,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混合而成,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先解离再进行染色,并且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
5、,A 错误;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用于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B 错误;C、将已用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经两次分裂后,提取大肠杆菌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如果有一条中带,一条轻带,则说明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可能导致噬菌体的DNA 并没有导入细菌,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不能证明DNA 就是遗传物质,D 错误。故选 C。3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区内的某猎物-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6、A该模型能反映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B该模型能解释猎物、捕食者种群数量均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C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种群K值的是 N3和 P3D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曲线值在高点时能通过调节使其降低,在低点时能通过调节使其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捕食者种群数量在P2点上下波动,K值为 P2,猎物种群数量在N2点上下波动,K值为 N2。【详解】A、在 N2N3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猎物又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
7、存在的负反馈调节,A 正确;B、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则猎物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2和 P2左右保持动态平衡,B 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K 值为 N2和 P2,C错误;D、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通过捕食者-猎物模型考查了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以及种群、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
8、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果酒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
9、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 错误;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 正确;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 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 都是逐渐降低,C 错误;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 错误。5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 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10、 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最终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详解
11、】若进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会分开,因此四个细胞中有两个细胞都含有14C,另外两个细胞都含有32P,A 错误;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可能含14C的染色体和含32P染色体相等,也可能只含14C,也可能只含32P,可能不含14C和32P,B错误;若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两次,DNA 复制两次,由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因此,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C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DNA 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四个细胞中都有放射性,D 错误;本题答案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会分离,生殖细胞中
12、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随机的,再根据题意作答。6“超级细菌”是指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重要原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具有细胞壁,能抵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C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自然界存在各种变异类型的细菌,滥用抗生素会对抗药性的细菌进行选择,注意不是诱发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这样细菌的抗药性
13、会越来越强。【详解】A、据题意可知,“超级细菌”具有细胞壁,能抵御绝大多数抗生素的作用,A 错误;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其变异类型无染色体变异,B 错误;C、细菌具有多种变异类型,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C正确;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原核生物的结构及特点,生物的进化及自然选择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弱B向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
14、种,可增加该系统的稳定性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最常见,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A 错误;B、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态,如部分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 错误。C、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依赖负反馈作用,C 正确;D、正反馈的结果加速最初
15、发生的变化,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含义和带来的结果。8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 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清水、甘油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萝卜条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C实验结果说明萝卜细胞膜上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
16、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详解】A、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 正确;B、在清水中,细胞液浓度大,发生渗透吸水,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变大,也发生了渗透吸水,B 正确;C、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C错
17、误;D、蔗糖使组织细胞失去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及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1、
18、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3、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4、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5、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 正确;B、处于稳态时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B 正确;C、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C正确;D、兔子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D
19、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量流动的起点和去路。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将加快B无氧条件下,人蛔虫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够产生ATP和乳酸C人在青春期时,由高尔基体合成的性激素增多D提高光照强度,水绵的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合成糖类的速率将提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A 错误;B、无氧条件下,蛔虫细胞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因此有少量的ATP,B 正确;C、性激素在内质网上合成
20、,C错误;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产生氧气、ATP和 NADPH,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从而合成糖类,D 错误。故选 B。11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B抗体是一种由B 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免疫球蛋白C激素的特点是微量、高效,对生命活动起催化作用D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代谢,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1、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或重新利用;浆细胞(效应B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抗原,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详解】A.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中合成,A 错误;B.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浆细胞是由B细胞增值分化得到的,B 错误;C.激素的特点是微量、高效,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C错误;D.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作用,D 正确。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B人类需求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输入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22、定性弱但恢复力稳定性强D生物多样性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 正确;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如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2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B正确;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在遭到破坏后恢复慢,恢复力稳定性也弱,C错误;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 正确。故选 C。13生物膜上的质子泵(H+的载体蛋白)可分为三种:F型质子泵、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前一种是生成ATP的质子泵,后两种是消耗ATP的质子泵。下列关于H+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膜通过V型质子泵吸收H+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质子泵是P型质子泵CF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D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是F型质子泵【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一
24、种为生成ATP的 F-型质子泵,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两种为消耗ATP的 P-型质子泵和V-型质子泵,可见这两种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V型质子泵为H+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 错误;B、类囊体薄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B错误;C、H+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而 F型质子泵是一种能生成ATP的质子泵,C错误;D、线粒体内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D 正确。故选 D。14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
25、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 和 122 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 122 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 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 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 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石家庄市 2021 新高 生物 一月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