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信阳市 2021届新高考模拟生物试题(市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糖元、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麦芽糖C淀粉、糖元、纤维素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相同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单链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多糖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元动物细胞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2、,A 正确;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葡萄糖,B 错误;C、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是三者中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都有所不同,C错误;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不是单链,D错误。故选 A。2科研人员提取出真核细胞中的RNA 后,将其作为探针与基因组DNA 进行分子杂交,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以下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突起的环状结构是DNA 或 RNA 分子B不完全杂交的原因是DNA 中存在非基因片段C科研人员提取的RNA 经过了剪接加工过程D RNA 经逆转录后再做分子杂交,不会出现突起【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基因都是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编
3、码区和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区组成;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和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详解】A、真核生物RNA 与基因组DNA 杂交后,突起的是基因中的内含子片段,是DNA 而非 RNA,A 错误;B、RNA 是基因转录出来的,没有配对的部分也是基因DNA 中的内含子片段,而不是非基因片段,B 错误;C、转录出来的RNA 经过剪接加工,切除了内含子对应的RNA 片段,C正确;D、RNA 逆转录形成的cDNA 也没有内含子,与基因组DNA 杂交仍然会出现突起,D 错误。故选 C。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下图结果的是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性状的杂
4、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的比值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D15N 的 DNA 分子在含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 的 DNA 分子与含14N 的 DNA 分子之比【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柱形图中,左边与右边柱子的比值是3:1。【详解】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与题图相符,A 正确;B、酵母菌有氧呼吸时,每消耗1 摩尔葡萄糖能产生6 摩尔的二氧化碳,而进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1 摩尔葡萄糖能产生2 摩尔二氧化碳,因此
5、酵母菌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比值是3:1,与题图相符,B正确;C、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3 个极体与1 个卵细胞,数目之比是3:1,与题图相符,C正确;D、识图转换比例为3 1,而 D 选项中子代中所有DNA 都含14N 所以含15N 的 DNA 分子与含14N 的 DNA分子之比为1:4,D 错误。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3:1 的数量关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 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 C处,A、D 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
6、化B刺激 D 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 F,发生“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D 的内容物释放到 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其中 为突触前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详解】图中 AB+BC=CD,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较慢,因此刺激C 处,先在 A 处检测到膜电位,后在D 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 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刺激D 处,兴奋不能达到肌肉,所以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没有明显变化,B错误;兴奋只能从F传递到 E,不能从 E传递到 F,C
7、错误;的内容物释放到 中的方式为胞吐,需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突触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5下列利用菜花进行“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粗提取DNA 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向2mol L-1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过多B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C用蒸馏水将NaCl 溶液浓度调至114 mol L-1,用单层滤纸过滤获取析出物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
8、色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DNA 在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当 NaCl 的浓度为1.14 mol L-1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 溶液中的DNA析出;DNA 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DNA 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 没有影响,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在81条件下会变性,而DNA 对温度的耐受性较高;DNA的鉴定: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
9、胺可以作为鉴定DNA 的试剂。【详解】A、2mol L-1NaCl 溶液溶解DNA,缓缓加入蒸馏水使得NaCl 溶液浓度降低,则DNA 不断析出,DNA 丝状物不再增加时,此时NaCl 溶液的浓度为1.14 mol L-1;如继续加蒸馏水,DNA 的溶解度增加,DNA 丝状物量减少,故粗提取DNA 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蒸馏水加多了,A 正确;B、在切碎的菜花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DNA 溶解在滤液中,过滤后不能丢弃滤液,B 错误;C、用蒸馏水将NaCl 溶液浓度调至1.14 molL-1的浓度,此时DNA 溶解度最低,DNA 大量析出,过滤时应该用纱布,不能用滤纸,C 错
10、误;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 溶液中,加人二苯胺试剂,需要水浴加热观察染色变化,D 错误。故选 A。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C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抑制下丘脑分泌D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详解】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人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A 错误;B、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没有构成一个完
11、成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而非促甲状腺激素直接抑制下丘脑分泌,C错误;D、小肠黏膜会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D 正确。故选 D。【点睛】反射完成的条件:完成的反射弧;足够强度的刺激。7现有矮杆(抗倒伏)不抗病的水稻和高杆(不抗倒伏)抗病的水稻品种,要培育出抗倒伏抗病的新品种,最简单的育种方式是()A单倍体育种B转基因技术C多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答案】D【解析】【分析】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
12、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等人工手段对植物材料的遗传物质进行诱导,使其发生改变,导致植物体的性状发生可遗传变异,进而在产生变异的群体中进行选择和培养获得新品种的技术方法。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
13、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畸变。转基因育种是指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一个或多个基因添加到一个生物基因组,从而生产具有改良特征的生物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详解】要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一般采用杂交育种方式,这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最常用的有效手段。故选 D。8在细胞内,有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列有关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其囊泡膜可以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B内质网在囊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可能形
14、成溶酶体D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可以是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形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内质网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A 正确;B、高尔基体起交通枢纽作用,而不是内质网,B错误;C、溶酶体是单层膜组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初级溶酶体是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C正确;D、突触小泡是含有神经递质的膜泡结构,是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形成的,D 正确。故选 B。9下列
15、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直接利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B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途径C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一端某点时,其上连接的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D利用摇床振荡可增加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中培养液的溶氧量【答案】D【解析】【分析】1、用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可以明确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2、光学显微镜使用时先在低倍镜下调清物像,然后移动装片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如
16、果视野较暗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和反光镜调整,若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调整细准焦螺旋。3、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即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即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流,兴奋就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详解】A、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 错误;B、细胞内物质代谢途径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研究,但不能追踪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形式,B 错误;C、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一端某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其上连接的电流计指
17、针会偏转二次,C错误;D、利用摇床震荡可增加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中培养液的溶氧量,D 正确。故选 D。10某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色和暗栗眼色是相对性状,基因cn 与基因 cl 为等位基因B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只会出现在雌配子中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cn、cl、v、w 会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常染色体上有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X 染色体上有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18、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 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 错误;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即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正确;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存在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可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出现在雄配子中,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19、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所以基因cn、cl 不能自由组合、基因v、w 也不能自由组合,D 错误。故选 B。11桔小实蝇是热带和亚热带瓜果的主要害虫,某种群雌雄比例为11,研究人员分别在2010 年和 2013年采用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雄成虫的方法来调查该种群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10 年 l-6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S”型增长B2013 年 1-6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J”型增长C2013 年 6 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约为640 头D推测可知,温度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没有影响【答案】B【解析】【
20、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与密度无关;“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与密度有关。【详解】A、2010 年,5-6 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增长高于3、4 月份,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A 错误;B、2013 年 l-6 月份,根据曲线图估读数据,雄虫种群诱捕数量呈“J”型,而雌雄数量比为1:1,故推测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基本符合“J”型曲线增长,B 正确;C、640 头只是 2013 年 6 月每诱捕器捕获的雄蝇数量,不代表种群总量,C错误;D、根据
21、曲线图可知种群数量变化受季节影响,可能是温度变化引起的,D 错误。故选 B。12某二倍体植物出现1 株三体,基因型为AaBbb,某次细胞分裂部分图像如下,假设该三体形成的配子可育性相同。叙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图中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该三体能产生6 种基因型的配子D若该三体自交,后代出现AABB 的概率是1/144【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体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配对,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再由其基因型,可以判断其可产生8 种类型的配子。
22、【详解】A、三体比正常植株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 正确;B、图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正确;C、基因型为AaBbb 的三体经减数分裂,用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原理:Aa 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 a=11,Bbb 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bbbBb=1122,配子种类数=2 4=8,C 错误;D、要形成AABB,必须是2 个 AB 配子组合。A 配子概率为1/2,B 配子的概率为1/6,所以AB配子的概率是1/21/6=1/12,后代为AABB 的概率是1/121/12=1/144,D 正确。故选 C。1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
23、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
24、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 正确;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完全破坏,因此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错误;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错误;两只雄性
25、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作用,D错误。14下列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和伞藻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细胞内含有核酸的结构只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C浆细胞进行DNA 复制和表达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不同细胞内核糖核酸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核糖体,成分是核糖体RNA 和蛋白质。2、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 错误;B、核糖体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也含有核酸,B 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信阳市 2021 新高 模拟 生物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