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省贵阳市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决定葡萄果实的着色度,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现以三年生中熟品“巨玫瑰”为材料,在葡萄转色期,分别用0、100、500、1000mg/L 的 ABA溶液浸泡果穗10s,测定其葡萄皮花色苷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浓度的ABA 能显著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B清水处理组葡萄果实中也能产生脱落酸,引起花色苷含量发生变化C在本实验中,ABA 处理浓度越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越高D ABA 处理不但能增加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
2、积累量,还能使葡萄果实提前完成转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与对照组(清水)相比,不同浓度的ABA 溶液处理后花色苷含量均有所增加,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与清水组对照相比,实验中不同浓度ABA处理后均能促进“巨玫瑰”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积累,A 正确;B、果实中能产生内源ABA,B 正确;C、分析影响花色苷含量有两个因素,一是ABA 浓度,二是处理后天数,应改为在一定范围内,处理后经过相同的天数,ABA 浓度越高,花色苷含量越高,C 错误;D、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实验组不仅增加了最后花色苷的含量,还使花色苷含量提前达到高峰,D 正确。故选 C。【点睛】明确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关
3、系,并能结合题图信息分析各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1F均为淡棕色马,1F随机交配,2F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B2F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2F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2F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现型的比例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中信息:“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1F均为淡棕色马,1F随机交配,2F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可知马的毛色的控制属于不完全显性。【详解】
4、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B、2F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 错误;C、2F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1/4+2/41/4=3/8,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16,C错误;D、2F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1,,表现型为淡棕色马与棕色马,比例为1:1,D 正确。故选 D。【点睛】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马毛色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然后再依据基因分离定律写出每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即可得出准确答案。3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 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
5、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 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A 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B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 DNA 预期出现S型菌C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D 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答案】C【解析】【分析】1、R 型和 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英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 DNA 才会使 R 型菌转化为S型菌。2、肺炎双球菌
6、体内转化实验:R 型细菌 小鼠 存活;S型细菌 小鼠 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 小鼠 死亡。【详解】A、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A错误;B、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预期出现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B 错误;C、R 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说明抗青霉素的S型菌 DNA 控制其子代出现了相应的性状,DNA 起遗传作用,能反驳上述观点,C正确;D、R型菌+S型菌 DNA 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不能反驳上述观点,D 错误。故选 C。4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100 人中,各种基
7、因型和人数情况表所示,则这100 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 XbY 人数39 7 4 35 15 A 15B20%C80D85【答案】B【解析】【分析】对于伴性遗传来说,位于X、Y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基因频率计算与常染色体计算相同;而位于X、Y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 X 染色体遗传,在 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同理,伴 Y 染色体遗传,在 X 染色体上也没有其对等的基因。所以在计算基因总数时,应只考虑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详解】由题干和表格数据可以算出:基因型是XBXB的有 39 人,基因型是XBXb的有 7 人,基因型是XbXb
8、的有 4人,基因型是XBY的有 35 人,基因型是XbY的有 15 人,由基因频率的定义可知Xb的基因频率是Xb/(XB+Xb)100%=(7+2 4+15)/(7+2 4+15+39 2+7+35)100%=20%,B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易错点在于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在计算基因总数时要考虑到。5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一半沙土一半水域,水底养着虾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虾蟹的排泄、排遗物,沙土中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
9、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C蔬菜从虾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属于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维持其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人的作用是关键的,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该生态系统中蔬菜和黄瓜是生产者,据此分析。【详解】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 正确;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B 正确;C.蔬菜属于生产者,C错误;D.
10、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正确。6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的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在制装片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B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后再进行计数,结果更接近真实值C随培养液更换周期延长,酵母菌种群增长率变大D限制 d 组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不足、代谢废物积累等【答案】C【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
11、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3、换培养液的间隔时间越短,营养越充足,所以每3h、12h、24h 换一次培养液,3 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依次是a、b、c。【详解】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该先盖盖玻片,再滴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A 正确;B、台盼蓝可以将死细胞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因此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后再进行计数,结果更接近真实值,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培养液更换周期延长,酵母菌种群增长率逐渐变小,C错误;D、d 组种群数量增长表现为S型,限制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不足、有害代谢废物积累、pH 的改变等,D
12、 正确。故选 C。7早在 19 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B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C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疗法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去杀死癌症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感
13、应、反应和效应3 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 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详解】A、由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A 正确;B、癌症免疫疗法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B 错误;C、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胞,C错误;D、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8下列
14、关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
15、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3、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详解】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速率可能降低或不变,A 错误;B、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B 错误;C、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D、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D 错误。故选 C。9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
16、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 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 波长光下释放O2 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 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所以不能利用红光的能量合成A
17、TP,A 错误;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 正确;C、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要吸收C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D、根据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 波长(红光区域)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识记光反应的过程和各种色素对不同光的吸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0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B园林
18、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 则根生。”黄泥吸附小便中的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
19、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A 正确;B、定期修剪绿篱,减去顶端,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生长,B 错误;C、木瓜会释放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D、小便中含有吲
20、哚乙酸,吲哚乙酸可以促进枝条生根,D 正确。故选 B。11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4 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双胞胎(-1 与-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 C-3 和-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D-1 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根据-1、-2 和-2 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4 不含有甲病基因,但子代有患疾病的儿子,因此甲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
21、、a 表示);根据 -1、-2 和-1 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 表示)。【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B、就乙病而言,-1 患乙病,所以-1 和-2 的基因型均为Bb,则-3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4 患乙病,所以-4 的基因型为Bb,他们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2/31/4=1/6,-1 与-2 为异卵双胞胎,因此双胞胎(-1 与-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1/6=1/36,B 错误;C、-3 的基因型为BbXAXa,-3 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XAXa、2/3BbXAXa,因
22、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错误;D、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即 bb 的频率为1/100,则 b 的基因频率为1/10,B 的基因频率为9/10,人群中正常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Bb(BB+Bb)=(21/109/10)(1-1/100)=2/11,-1 的基因型为bbXAXa,其与一个正常的男性(9/11BBXAY、2/11BbXAY)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2/11 1/2)3/4=15/22,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它们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
23、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如表:枯草杆菌核糖体 S12蛋白第 5558 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能0 突变型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B链霉素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基因突变C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D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其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可知,野生型的核糖体S12蛋白第 55 58 位的氨基酸序列为PKKP,而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为 PRKP,即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一个氨
24、基酸改变,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的。【详解】A、根据图形可知,核糖体S12蛋白改变,氨基酸的个数没有变,只是赖氨酸变为脯氨酸,所以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所致,A 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链霉素不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定向抗性突变,链霉素仅仅起到选择作用,B 错误;C、分析图表,链霉素能够和野生型的枯草杆菌的核糖体结合,不能和突变型的枯草杆菌结合,说明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C 正确;D、分析表格可知,突变型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D 正确。故选 B。13大脑细胞中的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缠
25、结物能够杀死细胞,导致令人虚弱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种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之间的差异只与其基本单位氨基酸有关B脑细胞中所有的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都会对脑细胞造成杀伤C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破坏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的空间结构可使其失去生物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以及空间结构的差异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在高温、过酸或者过碱的条件下易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使其失活变性。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详解】A、多种永久性的不溶性蛋白之间的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贵阳市 2021 新高 第四 模拟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