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课时电场能的性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课时电场能的性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静电场第2课时电场能的性质.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 课时电场能的性质1.(多选)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负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越小B.把负电荷从 A点移到 B点电场力做正功,则有 UAB0 C.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解析:由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p=q,知电势越高的地方,负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越小,选项 A 正确;由电场力做功公式WAB=qUAB,知q0,则得 UABcC.正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D.将正电荷由 O移到 b 电场力做了功解析:根据电场的对称性,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选项 A正确;沿电场线电
2、势降低,ac,选项 B正确;正电荷在高电势处电势能大,选项 C正确;将正电荷由 O移到 b,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垂直,电场力不做功,选项 D错误.3.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梯形的四个顶点,梯形的下底边长是上底边长的3 倍,电场线与梯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 a 点的电势为 20 V,b 点的电势为 24 V,d 点的电势为 4 V,则 c 点的电势为(C)A.8 V B.12 V C.16 V D.20 V 解析:由二级结论“匀强电场中任意直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与其两点间距离成正比”可知Ucd=3Uba,所以 Ucd=12 V,所以 c 点的电势为 16 V,选项 C正确.4
3、.(2017 河南新乡一模)如图所示,MN是一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 a 到 b 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点电荷一定位于 M点的左侧B.带电粒子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C.带电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点的加速度D.带电粒子在 a 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时的电势能解析:根据粒子运动轨迹,其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凹侧,因粒子带负电,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左,故点电荷位于N 点右侧,b 点离点电荷较近,粒子在 b点受到的电场力较大,加速度大,选项 A,C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电场力方向与粒子速度方向成锐角
4、,故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粒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选项B 错误,D 正确.5.(2016 海南卷,10)(多选)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 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 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M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B.M在 b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 点的动能C.N在 d 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 点的电势能D.N在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解析:由粒子运动轨迹可知M带负电,N 带正电.对 M粒子由动能定理qUab=Ekb-Eka,qUab0,则 E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七 静电场 课时 电场 性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