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pdf
《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第 7 课李商隐诗两首一、实词1一词多义迷庄生晓梦迷蝴蝶迷不知吾所如棋迷以迷天下之主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点拨迷恋,沉醉/分辨不清/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迷惑不能/没有谁2古今异义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_ 今义:_ 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_ 今义:_ 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_ 今义:_ 点拨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今义:指青少年时代。古义:伤春之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古义:迷惘,茫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二、名句积累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
2、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三、课文理解锦瑟1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点拨诗中共用了5 个典故。“锦瑟”语出汉书 郊祀志,“庄生梦蝶”语出庄子 齐物论,“望帝化鹃”语出华阳国志 蜀志,“沧海遗珠”语出新唐书 狄仁杰传 大戴礼记博物志,“蓝田玉”语出长安志。通过这一系列的典故设置了一组意象,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叹。(也有人认为,是表达了爱情的悲剧。)2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的诗后说:“义山的锦瑟 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以锦瑟为例,分
3、析一下梁启超为何会这样说,他所提到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应怎样理解?点拨因为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用心爱心专心-2-切的解释。比如锦瑟,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比如“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对亡妻的深情悼念”,“作者的自伤”等。尽管如此,这其中朦胧的境界,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它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为了表现惆怅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锦瑟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所
4、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马嵬(其二)3你能分析一下本诗章法结构的特殊之处吗?点拨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4分析马嵬(其二)的巧对。点拨从对偶上看,这首诗
5、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 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 停留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一、中心主旨锦瑟对于这首诗的题旨,千百年来莫衷一是。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
6、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以马嵬事变、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为题材,批判唐玄宗荒淫失政而招致祸乱败亡的结局,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是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二、写作特色锦瑟1用典象征。本诗中间四句并列运用的典故所描绘的四幅象征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蕴涵着人生的所有境界:物我两忘心沉梦幻的境界,超越生死心向未来的境界,人琴俱亡心寄云峤的境界 凡此种种构成了一种神秘的朦胧之美,可以说该诗的妙义是取之不
7、竭的。锦瑟 的魅力还体现在用典的独特性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即使你明白了典故的内涵仍然无法探知诗旨所在,因诗中的典故具有发散的暗示性,能引发人们多方面进行联想,沟通读者所经历的各种人生体验。2清丽的语言。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 年 12 月 20 日)中曾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用心爱心专心-3-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李商隐的语言艺术从这首诗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写诗人形容瑟及瑟音,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言清丽,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
8、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蕴,意味无穷。马嵬(其二)艺术上,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颔联中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心情和处境已跃然纸上。用“鸡人报晓筹”的安适生活同“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作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渴望重变昔日的安乐。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经破灭。颈联中“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当时”指七夕玄宗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
9、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尾联中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没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三、结构图解锦瑟首联:起兴引起遐思颔联:回忆中的感受颈联:迷离悲伤之情尾联:怅惘已然如隔世哀伤的基调,迷离的意境马嵬(其二)玄宗之悲荒诞马嵬之变对比义山之叹对比、反问讥讽四、古今对译锦瑟锦瑟无端 五十弦,一弦一柱锦瑟啊,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弦呢?这一音一节都思华年。庄生晓梦让我回忆起流逝的美好年华。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
10、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锦瑟s: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一弦一柱:这是将瑟弦和系弦的柱合称,指弹奏乐曲。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庄生:即庄子。晓梦迷蝴蝶:见庄子 齐物论,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逍遥用心爱心专心-4-自在地飞翔,醒后不知究竟是庄周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周。本诗用此典,意在说明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悲啼不已。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托:托付。沧海月明珠有泪,我的身世悲凉,如同月明的沧海有泪成珠,理想的破灭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如同蓝田之烟云。这些
11、感情不是等到回忆才有的,当时就已只是当时已惘然。经产生,让我的情感不胜惆怅。沧海:碧色的大海。传说南海有鲛人,像鱼一样生活在海中,哭泣时眼泪能变成珍珠。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玉石产地。传说有美玉的地方笼罩着若有若无的烟雾,远看则有,近看则无,可望而不可即。此情:指以上所写的各种情感。可待:岂待。惘w n 然:迷惘,茫然。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白白地听说海外还有同样的“九州”,不管来生怎样,今生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只听到军队中传来的梆子声,再没复鸡人报晓筹。有掌握时间的卫士来报告早上的时间了。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休:完,断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商隐诗两首 高中语文 2.7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