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高考专题演练生物与环境剖析.pdf
《高考二轮复习高考专题演练生物与环境剖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高考专题演练生物与环境剖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专题演练生物与环境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5 分)1(2014 浙江卷)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上,这个最大数量是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 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无K 值,
2、C 错误。由于食物的影响,植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 错误。答案B 2(2014 全国新课标卷)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项正确、B 项错误;植物病毒V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毒,因此病毒V 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V 是寄生关系,C、D 项错误。答案A 3(2014 福建卷)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
3、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972 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 年低B1971 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 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解析同种生物个体间生存斗争是个体间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种群密度越大,生存斗争越激烈,1972 年种群密度大于1975 年,生存斗争更激烈,所以A 错误;1971 年种子萌发到幼苗阶段死亡率大约为12,而幼苗至成熟期死亡率约为17,所以B 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注意随机取样,计算全部样方数据的平均值,所以C 错误;据图示所给定
4、分析,该种群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不能构成“S”型增长,所以D 错误。答案B 4(2014 广东卷)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幼虫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A 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而图中落叶松是一个物种,故B 错误;幼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 正确;由图可知幼虫的数量变化
5、并不会立即影响松树的松针长度,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D 正确。答案B 5(2014 天津卷)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 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不论哪种生态系统都有三大功能,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也不例外,而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因此 A对。营养级是根据食物链划分,而不是根据植物、动物、人划
6、分。动物中会有第二、三、四营养级,因此B 错。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大小有区别,C错。在一个自然生态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城市生态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粮食、蔬菜等从外界输入,因此D 错。答案A 6(2014 山东烟台一模)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有机物质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 点多B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CA 点之前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负相关D种群密度低于A 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6.(2014甘肃诊断)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
7、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丙种群在A、B、C、D、E 五点中,A 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 点种群增长率最大B在被标记的丙部分被甲捕食后,用标志重捕法估算丙的种群密度将偏高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越小解析本题结合捕食关系图,考查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A 点后丙种群数量下降,所以A 点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为NM(n/m),其中标记个体为M,再次捕捉的数量为n,再次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为m,当 m 减小,会造成N 值偏大;图示曲线反映了
8、甲、乙、丙的种群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曲线的振幅越小,说明受环境影响越小,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答案A 7(2014 陕西质检一)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B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C与曲线相比,曲线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D大豆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
9、N0t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难度中等。对一个种群来说,决定其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b点以后,株冠的形成为田鼠躲避天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田鼠种群密度大幅提升;曲线 比曲线 设桩密度更大,为猛禽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场所,故猛禽的密度应更大;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 倍,则 t 年后种群数量为NN0t,而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不满足以上条件。答案C 8(2014 包头市测试二)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张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某地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下
10、列选项正确的是()A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保护区中卷羽鹈鹕的种群数量时,如果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调查数量小于卷羽鹈鹕的真实种群数量B如果保护区中卷羽鹈鹕的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纵横交错的公路和林立的高楼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某种群由于被公路分隔开,产生了生殖隔离,导致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该自然保护区中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生物进化理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难度中等。如果部分个体标志物脱落,则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结果会偏大;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二轮 复习 专题 演练 生物 环境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