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pdf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 3 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地球公转的特征2018 江苏卷,342015 重庆卷,32014 江苏卷,34结合时间(如二十四节气)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2.昼夜长短的变化2019 江苏卷,12结合日照图、景观图、科考等热点材料,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8 江苏卷,342018 天津卷,92018 海南卷,13结合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等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017 全国卷,1011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一、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恒星年):365 日 6 时
2、9 分 10 秒。3.速度项目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 点近日点1 月初最快B 点远日点7 月初最慢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太阳直射变化特点特殊日期图示每年从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内,太阳高度较高,晷针的针影投在晷盘的正面;秋分以后到次年春分,太阳高度较低,晷针的针影投在晷盘的背面。因此,春分到秋分时看日晷正面的针影定时间,秋分到第二年春分时看日晷背面的针影定时间。思考说明晷针的针影在晷盘面上的移动方向,比较夏季和冬季晷针影子移动方位的差别。答案: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盘的晷针影子也慢
3、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正午时晷针影子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差别:(北半球)夏季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冬季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点拨晷针与地轴平行且上端正好指向北极星,故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恰为当地纬度(),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90-当地纬度()。因此在不同的地点安放日晷,要根据当地纬度调整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自测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回答(1)(2)题:(1)下图为安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日晷图,能够正确表示北京时间1
4、2:00 的是(A)A.甲B.乙C.丙D.丁(2)夏至日晴天时日晷仪晷针影子的移动方向是(D)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3-点的位置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
5、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2)(3)五带的划分-4-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2014江苏卷,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 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 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据此回答(1)(2)题:(1)6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
6、地点日出方位相同思路点拨:答案:(1)D(2)D1.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把握“四个一致”(1)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2)地轴指向要一致。(3)近远日点与直射半球一致。(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4)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对应要一致。冬至日靠近近日点,夏至日靠近远日点。-5-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理解应重点关注:(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角度及其关系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黄赤交角的主要影响
7、: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移动 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和五带分布变化。(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教师备用】(2019 山东菏泽高三期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C 点过后北京黑夜逐渐变长。据此回答(1)(2)题:(1)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 位置时,以下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C.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2)2019 年 10月 1 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A.AB 之间B.BC 之间C.CD 之间D.DA 之间解析:(1)D(2)C第(1)题,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 位置时,是北半球冬至,北半球是冬季、南半
8、球是夏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的时候是南半球冬季;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是南半球冬季;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是北半球初夏;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是北半球冬季。所以D 项正确。第(2)题,10月 1 日这一天,是在秋分(9 月 23 日前后)到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之间,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CD 之间。(2018江苏卷,34)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6-(1)线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 B.新 C.苏 D.赣解析:(1)D(2)B第(1)题,由图中线 所示太阳视运
9、动轨迹可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视运动轨迹最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可推出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冬至,D 正确;中间太阳视运动轨迹显示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春分或秋分;最下面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夏至。第(2)题,图中太阳位于正南方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图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3 左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当地纬度为44 N 左右,新疆(新)的纬度位置符合,B 项正确;海南(琼)、江苏(苏)和江西(赣)的纬度均远低于44 N,A、C、D 项错误。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2019江苏卷
10、,12)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 2 118 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1)(2)题: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7:3217:086:3118:154:4519:397:2216:49(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A.B.C.D.(2)一游客于 7 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7-思路点拨:第(1)题,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昼长为 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昼长应当接近12 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 12 个小时的即
11、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昼长为 9 小时 36 分,昼长为 11 小时 44分,昼长为 14 小时 54分,昼长为 9小时 27 分。第(2)题,雾灵山位于北半球,7 月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 C、D。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因此正确答案选B,本题容易错选 A,注意昼长大于 12 个小时,正午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位于雾灵山偏南方向。答案:(1)B(2)B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
12、图所示。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南或北)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8-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极夜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如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3.极昼、极夜的分布变化(1)春分过后北极附近就会出现极昼,此后极昼范围越来越大,到夏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北极圈。夏至日过后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到秋分日消失。秋分过后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13、,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到冬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南极圈。冬至日过后,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至次年春分日消失。(2)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就越长。极点附近极昼和极夜的时间长达半年左右,极圈上极昼极夜的时间仅为一天。(3)发生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4.昼(夜)长的计算方法(1)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2 (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利用昼弧计算:昼长=昼弧度数/360 24=昼弧度数/15。(3)利用太阳高度计算:昼长即为某地太阳高度大于0 的时段间隔。(4)利用对称“互补”规律计算。同一天南北半球纬度相同
14、的两地,昼长和为 24 小时(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同一地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 推论: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相等;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 A、B 两天,则 A 的昼长等于 B 的夜长,A 的夜长等于 B 的昼长。-9-(2019湖北荆州高三模拟)下表为 2018 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该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7:1816:486:5415:306:3616:508:2418:56(1)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A.1 位置B.2 位置C.3 位置D.4 位置(2)四地按纬度
15、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B.C.D.解析:(1)A(2)C第(1)题,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四地昼长小于 12小时,昼短夜长,是冬半年;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判断出1 位于近日点附近,处于冬半年,A 正确;图中 2、4 位于二分日附近,昼长接近 12小时;3 位于夏至日附近,昼长大于 12 小时。第(2)题,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根据日出日落时间算出地昼长 9 小时 30 分、地昼长 8 小时 36 分、地昼长 10小时 14 分、地昼长 10 小时 32 分,可知纬度由高到低为,C 正确。【教师备用】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时,一名
16、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 时B.14 时C.20 时D.16 时(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 小时 B.14 小时 C.10 小时 D.12 小时-10-解析:(1)C(2)A第(1)题,从图中和题干获悉,P点位于 75W 附近,北京时间(即 120E的地方时)是 9时 0分 0 秒;两地相差 195(13 个时区)个经度,时间相差 13个小时,可推算 P 点的地方时是前一天的20时。故选 C。第(2)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上题的结
17、论,P点日落时间是 20 时,则昼长是 16 小时;从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分布状况,可推知 P点位于南半球,接近南纬 54;而我国最北端漠河位于北纬5340 左右,纬度基本相当,但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相反。所以 P点的昼长是 16 小时,漠河的夜长则应该是16 小时。故选 A。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3福建卷,1112)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C.太阳直射 20 S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2)济南某中学生
18、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A.B.C.D.思路点拨:第(1)题,“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即为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之时。该地位于福建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第(2)题,济南的纬度比福建纬度更高,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福建更小,正午太阳照射室内面积的最大值会更大,因此为了让遮阳板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安装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光线更斜,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第一章 地球 公转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