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意义》说课稿.pdf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式的意义》说课稿.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分式的意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2学情分析我任教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不够高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
2、变式处理。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2)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3)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4)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与除法的关系;(2)难点: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
3、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下面这样几个环节1设问激疑,以旧探新,类比联想,形成概念教师先问学生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分数。思考:请各位同学将下列各题用一个恰当的分数来表示:1一段绳子长 3 米,把它平均分成4 份,则每份长是多少?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 千米,一辆汽车行驶7 小
4、时,从甲地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看以下两个问题。思考:1一段绳子长 3 米,把它平均分成份,则每份长是多少?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学生通过运算、比较,可以发现、是一种新的代数式。教师介绍这种新的代数式,我们称它为“分式”,从而引出课题“分式的意义”。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联想,给出分式的概念。即两个数,相除可以用“”或“”来表示,如果两个代数式A,B相除我们也可以用“AB”或“”来表示。分式的概念:两个整式A,B相除时,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么叫做分式。如
5、:分母中都含有字母,都是分式。(这样的安排可以刺激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能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的旧知识,将新知识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以组织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学到了新的知识。通过比较概括,是新旧知识相联系,通过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对分式的概念先有一个粗略的总体认识,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对反映新知识内容的文字、符号先有一个表层的认识。)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得到分式的概念后,紧接着教师给出:例 1:现有以下各式:2,请同学们任取两个进行组合,使组合后的代数式为分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并不唯一,通过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式的意义 分式 意义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