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案例分析海尔文化.pdf
《【最新】案例分析海尔文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案例分析海尔文化.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尔文化一、背景海尔集团是在 1984 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 147 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成为中国家电集团中产品品种最多、规格最全、技术最高、出口量最大的企业。1997年 8 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的500强之一。目前集团产品有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彩电、计算机、微波炉等42 个门类、86oo多
2、个规格品种,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1998年集团出口创汇达 7665 万美元,集团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1 个。1999 年 15 月份,集团销售收入 82.3 亿元,利税总额实现 5 亿元,创汇 5510 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9、43、127。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841991年,即以质量为根本,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创名牌阶段;第二阶段为1991年 12 月一 1998年 12月,即实施资本营销,通过低成本进行兼并扩张战略阶段。海尔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8 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 15.2 亿
3、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 年前的几千万元发展至66.6 亿元,成为中国家电第一特大型企业。1997年,海尔在低成本扩张方面有较大的行动:3月,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4 月,控股青岛市第三制药厂。8 月控股山东莱阳家电总厂。9 月,海尔与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294 企业文化有限公司控股贵州风华电冰箱厂。至此,海尔 13 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8 家,是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支“联合舰队”。1999年起,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向500强冲刺。在被合
4、并的18家企业中,海尔对红星电器公司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首次用自己的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使红星厂扭亏为盈,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住设本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并目的组成了国内家因为在这次兼在短时间内就中国家用洗衣机行业快速发展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1995年总产量达到约 950 台全国 35 个主要城市家用洗衣机拥有率约89,这是一个潜伏了巨大商机的市场。二、问题1、管理、人才2、海尔成功的妙诀是企业文化的建造和更新。海尔文化可分为七个层次:a、表层海尔文化:海尔标志、海尔中心大楼、海尔广告、海尔的样品展室,海尔的园区绿化,可爱的海尔兄弟商标;b、浅层海尔
5、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标准蓝色着装;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c、中层海尔文化:产品:注重环保、用户至上的海尔产品,“大地瓜”、“小小神童”洗衣机、“宽带电压”、瘦长的“小王子”电冰箱等产品所体现的“乡情”及其文化、科技内涵;服务:海尔的客户需求调查、海尔生产线现场参观、工业旅游专线的设计、售后服务“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的建立和实施、无搬动服务及 24 小时安装到位的服务项目,。d、深层海尔文化:OEC 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三E卡”管理,定额淘汰,竞争上岗的组织平台,创自主管理班组做法。e、里层海尔文化:管理理念,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适应中国国情的“吃
6、休克鱼,用文化激活休克鱼”企业兼并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人才观;“用户永远是对的”和“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的售后服务理念;“先难后易,先创名牌,后创汇”的国际市场战略;“要干就干最好的”科研开发理念;海尔的企业斜坡球体定律等。f、内层海尔文化:海尔远景,也就是十年之内,进入世界500 强的奋斗目标。海尔文化内核:也就是海尔的哲学和价值观,那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就像张瑞敏所说的:“我想无论哪个企业的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都要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只是一个目标,并不是目的。企业存在的
7、目的是和社会融为一体,推动社会的进步。”3、激活“休克鱼”文化激活休克鱼原红星电器公司的状况:1995年的青岛红星电器厂,拥有员工 3240人,到 1995 年 6 月,资产负债率高达143.65,资不抵债 1.33 亿元。红星有 30 年的历史,原来是一家手工作坊式的集体小企业,1985 年原名是煤气用具厂。20 世纪 80 年代该厂抓住机遇,从白手起家发展到第一代大容量洗衣机的定点生产厂,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双桶洗衣机生产企业。该企业在 20世纪 80 年代曾走在行业前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到了1995 年时,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市场销量从全国第二位跌至第七位。许多工人对
8、公司的管理有意见。在技术方面,不重视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十几年不变,经营风险较大,连换四任经理,但均无起色,而且企业每况愈下,至1995年 6 月当月亏损已达750 万元。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红星厂整体划归海尔,连同所有的债务。海尔对红星厂的改造分两步走:首先,在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指导下,教育新员工接受海尔的企业文化,从原咨询认证中心派出质量控制人员。第二步,提高工作效率,海尔派出质量保证体系审核小组检查工厂的所有环节。海尔集团认为盘活资产的关键在于盘活人,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所以张瑞敏相信他找到了改变原红星员工观念的捷径:大力宣传海尔的文化价值及行为规范。在 199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案例 分析 海尔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