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8年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施工工艺及方案.pdf
《【精编】2018年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施工工艺及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18年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施工工艺及方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一、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 3-1 作业(工序)流程图二、作业方法、桩位放样、桩位放样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采用尼康DTM-531E 全站仪进行桩基位置的准确放样,并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在施工现场设置三个控制桩;控制桩的设置地点应在桩基施工作业影响范围之外。、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点应经常检查,避免发生误差,根据控制桩对轴线进行放线,然后再定出桩位。、桩位控制桩采用木桩加小钉,入土深度不少于20cm,并做好桩位的保护;同时应对桩号做好标识,以防止混淆。、桩基轴线放线应满足以下要求:双排及以上桩,偏移应小于20mm;对单排桩,偏移应小于10mm;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为10
2、0mm。开始桩位放样桩机就位桩基成孔钢筋笼安导管安装钢筋笼制完混凝土浇2、桩机就位、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部发生倾斜、移动,桩机就位时利用利用其行走装置完成。、桩机作业时的地面应坚实,坡度小于2%,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可在桩机下垫20mm 厚的钢板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避免造成成孔竖向偏斜过大,垂直度不合格,甚至导致钻机倾倒事故发生。、桩基成孔、当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时为干钻作业,无需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需要泥浆护壁。第一根桩施工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确定钻进参数。、开始钻孔作业,钻进时应先慢后快,开始每次进尺为40-50cm,确认地下是否不利地
3、层,进尺5 米后如钻进正常,可适当加大进尺,每次控制在70-90cm。、钻孔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地质变化情况,达到持力层后,通知地质工代对地质情况进行确认,然后按照设计要求,继续钻进以达到设计桩长和持力层要求。、钻到预定的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提钻杆,不得曲转钻杆。孔底的虚土厚度超过质量标准时,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进钻过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土,必须随时清除运走。、当达到设计桩长而不满足持力层要求时,应根据设计地质工代要求,继续钻进,当设计桩长和持力层要求满足后方可停止钻进,并做好原始记录。、用测深绳(锤)或手提灯测量孔深及虚土厚度。虚土厚度等于钻孔深的差值。虚土厚
4、度一般不应超过50mm。、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测绳、检孔器等。3、清孔结束后,应在30 分钟内灌注混凝土。若超过30 分钟,灌注混凝土钱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渣厚度,若沉渣厚度超过要求,应重新清孔至符合设计要求。、孔底沉渣计算的起点位置,为孔底椎体1/2 高度处起计。、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制作,纵向钢筋的接头采用对焊或双面搭接焊接,双面搭接焊焊缝长不小于5d,焊缝高度 8mm;桩纵向主筋的接头面积在
5、同一截面内的数量不得超过总数的50,位置不在同侧接头应错开35d(d 为纵向钢筋直径)以上。横向钢筋采用螺旋箍筋和加劲箍筋,纵横钢箍交接处均应焊牢。、弯曲、变形钢筋要作调直处理,用控制工具标定主筋间距,以便在孔口搭焊时保持钢筋笼垂直度。、每节钢筋笼点焊34 组钢筋护壁环,每组四只,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均匀。、钢筋笼采用运输炮车运输,吊车安放。、对钢筋笼加焊加强筋,防止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钢筋笼变形。、钢筋笼采用吊车安放,起吊钢筋笼时,吊钩处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钢扁担,勾挂钢筋笼。起吊用双吊点,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使用主钩起吊。第二吊点设在骨架的中点到三分点之间。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将骨架稍提起
6、,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二吊点停止起吊并松钢丝绳,直到骨架与地面垂直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解除第二吊点钢丝绳。、缓慢移动钢筋笼,将钢筋笼吊到孔位上方,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依靠第一吊点的滑轮和钢筋笼自重,眼观使钢筋笼中心和钻孔的中心一致。、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量测钢筋笼,当钢筋笼到达设计位置时,焊吊筋固定。当钢筋笼需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筒4 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用焊接或套筒连接。焊接时可以使用多台电焊机同时焊接。、钢筋笼固定,可以采用在钢筋笼主筋上焊定四根吊筋,吊筋圈内穿穿杠,将钢筋笼固定。、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在钢筋笼对称钢筋上帮
7、十字线,连接单桩护桩,拉十字线,用吊垂检查两十字交叉点是否重合。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穿杠上的钢筋笼吊筋,使之重合。、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 10mm;螺旋筋间距 10mm;骨架外径 l0mm;骨架倾斜度;骨架保护层厚度 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 50mm。安放导管、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300mm,螺丝扣连接。、导管使用前使用气泵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压前将导管一头封闭,从另一端将导管内注满水,用带有进气管的导管封闭端头将导管封闭,将气泵气管与导管进气管连接,加压至(压力不小于孔内水深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
8、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倍,按40 米水深压力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为。)。持压2 分钟,观察导管有无漏水现象。、检查导管外观,导管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局部沾有灰浆处应清理干净,有局部凸凹的导管不予使用。、根据护筒顶标高,孔底标高,考虑垫木高度,计算导管所需长度对导管进行试拼(标准导管长度一般为3m、2m、1m、),符合长度要求后,对导管进行编号。试拼时最上端导管用单节长度较短的导管(),最底节导管采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管()。、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导管安放时,眼观,人工配合扶稳使位置居钢筋笼中心,然后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安装时用吊车先将导管放至孔底,然后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2018 作业 混凝土 灌注 施工 施工工艺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