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1/8 文章题目: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内容提要: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更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具有十分的重要性。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数学教材在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做了比较大的变化。与传统的解决问题呈现方式相比较,如今“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已经丰富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对话的方式呈现问题;以情境图的方式呈现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问题;以图文的形式呈现问题。教学中应该取之长、避之短,充分发挥由呈现方式多样化给教学带来的好处。那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为顺利地解决问题作好铺垫呢?教
2、师可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多读题,收集有效信息来理解;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联系实际进行理解;找对应关系来理解。主题词:低年级段解决问题呈现方式策略培养编号: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提要: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更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具有十分的重要性。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数学教材在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做了比较大的变化。与传统的解决问题呈现方式相比较,如今“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已经丰富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对话的方式呈现问题;以情境图的方式呈现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问题;以图文的形式呈现问题。教学中应该取之长、避之短,充分发挥由呈现方
3、式多样化给教学带来的好处。那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为顺利地解决问题作好铺垫呢?教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2/8 师可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多读题,收集有效信息来理解;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联系实际进行理解;找对应关系来理解。主题词:低年级段解决问题呈现方式策略培养正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解决问题教学始终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更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具有
4、十分的重要性。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数学教材在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做了比较大的变化。与传统的解决问题呈现方式相比较,新教材在“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已经丰富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对话的方式呈现问题如,熊哥哥说:“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9 个玉米”熊弟弟说:“我掰了 6 个。”熊妈妈问:“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3/8 采用对话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情感和兴趣,让他们理清过程,解决问题。2、以情境图的方式呈现问题情境式的应用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倍感亲切,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5、3、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问题将解决问题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增加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既体现了数学应用的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4/8 广泛性,又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4、以图文的形式呈现问题以图画的形式呈现解决问题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因为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图文形式呈现能更好地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还有其他的形式,用新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使内容的呈现直观、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在教学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识字量有限,抽象概括能
6、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解决问题”呈现形式的改变确实比原来的更有趣了,但是学生有时候的注意力就仅仅在这幅画面上,光欣赏着画,画中所表达的问题和条件就顾不上了,或者是顾上了,但又看不完整,找不全画面中的条件,不能真正理解图中的意思。这样的话,就离开了原先改变呈现方式的初衷,这并不是我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5/8 们大家所要看到的结果。因此,教学中应该取之长、避之短,充分发挥由呈现方式多样化给教学带来的好处。那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为顺利地解决问题作好铺垫呢?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尝试:1、多读题,收集有效信息来理解。要求学生每次拿到题目,图文、图表、文表
7、等呈现方式的题目时要多看,多读,边读边思考,读到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其中的事情意思为止。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加强学生对应用题题意的理解,从而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意思。如:教材上的解决问题:汽车上原来有 35 人,有 9 人下车,有 12 人上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在让学生读完题目后,让他们自己说说题意时,不同的学生说出了自己不同的理解:生 1:汽车上原来有 35 人,有 9 人下车,就是少了 9 人,那应该是 35-9=26(人),有 12 人上车,就是又多了12人,应该是 26+12=38(人)。生 2:汽车上原来有35人,有 12人上车,那么汽车上一共有 35+12=47(人),有 9 人下车,
8、就是少了 9 人,即 47-9=38(人)。生 3:有 12 人上车,那么车上一下子多了12 人,有 9 人下车,车上就少了 9 人,一多一少,其实一共多了3 人。汽车上原来有 35 人,多了 3 人,那么一共有 35+3=38人。2、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这些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有些甚至是学生闻所未闻的。如:红队得了100 分,蓝队领先红队20 分。蓝队得了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6/8 多少分?此题中的“领先”一词,不少学生就不知其意,需要借助同学或老师的帮忙,将它们转化成学生理解的数学词语。3、联系实际进行理解。
9、如:20箱,每次运 8 箱,要运多少次?在解决这道习题时,需要带领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20 箱的问题,每次运8 箱,运了两次后,还剩下4 箱,虽然只有 4 箱,但必须运走,因此,还需要运一次,则一共要运3 次。通过生活实例的比较认识,让学生充分理解:余数在哪种情况下是要算进去的,在哪种情况下又是不需要算,需舍弃的。4、找对应关系来理解。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比多比少”一类题搞不清。如:小红得了 10 颗五角星,小明比小红少得2 颗五角星,小明得了多少颗五角星?大部分学生能解答正确,但也有学生会用10+2=12(颗)来做。而如果碰到这样一题:小红得了10 颗五角星,比小明少得 2 颗五角星,
10、小明得了多少颗五角星?全班学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三会出错。曾经在我校二年级的“数学小博士擂台赛”上出过类似的题目,当时作为班级的优秀学生参加了比赛,结果做对这一题的学生也不到二分之一。由此看出,许多学生只是死套公式:看到多用加法,看到少用减法。而并未从题意上真正去理解。所以在进行这一类题目的教学时,我就带领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分析。如:小红得了10 颗五角星,小明比小红少得2 颗五角星,小明得了多少颗五角星?首先确定:什么和什么在比?(小明的五角星在和小红的五角星比)结果怎么样?关键字:少。谁少?(小明少)由小明少就可以知道小红的五角星多。如果求少的那个量,就用减法,因为减去之后就会少;如果求多的那
11、个量,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7/8 就要用加法,因为相加之后就多了。问题求“小明得了多少颗五角星?”就是求少的那个量,因此用减法计算。而在解答“小红得了 10 颗五角星,比小明少得2 颗五角星,小明得了多少颗五角星?”这一题时,首先让学生将“比小明少得2 颗五角星”这句话补充完整,变为“小红比小明少得2 颗五角星”接下去,找出小红少,小明多这样的对应关系,因为求小明得的五角星,即求多的那个量,因此用加法。通过这样找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中量的大小来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很好掌握,而不是停留在“多”“少”的字眼上。总之,从“解决问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是整个“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解决问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的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解决问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帮助低年级学生叩开“解决问题”之门。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周玉仁:从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历史谈起一一兼论当前课改中的 应用题 教学。3.石艳:抓好“问题解决”中的两个转化浅谈小学低年级段“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8/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