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精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习题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习题精选.doc(1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习题精选(附答案)卢宗长01直线运动01-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m/s,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2)物体在第4秒初的速度;(3)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4)物体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5)物体在头4秒内的位移;(6)物体在头4秒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A.经过A杆时速度为5m/sB.车的加速度为15m/s2C.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9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是7.5
2、m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了A、B、C三点,由A到B,由B到C的时间相等,都为4秒,已知XAB=24m,XBC=64m。求:物体通过A点的速度和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4.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6s内汽车的位移的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比在0 2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而位移小4m,求: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6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求: 加速度的大小 第1s末的即时速度 第2s内的平均速
3、度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A前半程速度增加3.5 v B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v t/4C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 t/4 D后半程速度增加3v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秒末速度为V,若此时立即将加速度反向,且大小恒为a / ,又经t秒物体回到原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 则:( )A、V/ =V ,a / = a B、V/ =V ,a / =aC、V/ =2V ,a / =3a D、V/ =2V ,a / =3a9.(08全国I卷)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
4、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10.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某运动轨道上的四点,测得AB=2米,BC=3米,CD=4米,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为_米。(如图所示)01-2运动图象11.如图所示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3s末质点距坐标原点0的距离是 m,质点从开始计时,到 s时,通过的位移是5.0m;在第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是 m.12.如图是A、B两物体xt图象,A、B两物体各做_运动;A、B在A出发后
5、_s距坐标原点_m处相遇;在5秒末A、B的位置分别离坐标原点_m和_m;5 s内A、B的位移各为_m和_m1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4.(08宁夏卷)甲乙两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tvQPOT
6、甲乙 A. tt1 ,d=S B. t= C. t D. t= 15.(09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16(08广东卷)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6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
7、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17(07广东基础)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2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8.(07宁夏理综)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5101015205t/sv/(m/s)b(乙)a(甲) A在010 s内两车
8、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9.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20.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p qABCA.p小球先到B.q小球先到C.两小球同时到D.无法确
9、定01-3追遇问题21.两质点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A、B相距最远的距离是_m,_s末B追上A,B追上A时的速度大小是_m/s。22.B两车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同向匀速行驶,B车在前,车速v2=10m/s,A车在后,车速72km/h,当A、B相距100m时,A车用恒定的加速度a减速。求a为何值时,A车与B车相遇时不相撞。23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如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24体A作匀速运动,速度为4m/s,2s后,物体B从同一位置与A同方向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度
10、为2m/s2,求(1) B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A?(2) B追上A时,离出发点多远?(3) 追上A之前,A、B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5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s26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s,行程1600m.试求:(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
11、速度Vm.(2)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1、a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汽车刹车后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其它车辆或障碍物在这段距离之外,行车是安全的 ,这段距离称为安全运行距离。其值应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27辆汽车,当它行驶速度为30km/h时,制动距离小于或等于6.5m,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在0.3s内汽车是匀速前进的0.3s后汽车才开始制动,减速行驶。求(1)安全运行距离。(2)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28.(08四川卷 理科)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12、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01-4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29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h等于( ) A B C D 30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先后自由落下,A物体下落t秒后,B物体才下落。试求:在A物体下落后经过多长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d。3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200m所用的时间是4s。求: 物体下落h高度所用的总时间 高度h为多少?(取g = 10 m/s2)32.一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第1s内的
13、位移为最大高度的,求: 该质点竖直上抛的初速度 质点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33.在某建筑工地一座吊塔上,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铁链,在铁链的正下方,距铁链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铁链突然自由下落,铁链全部通过A点需多长时间?(g=10m/s2)34.初速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15m,则第5s内通过的位移为 ,最初5s内的位移为 。(2)通过三段连续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依次为1s、2s、3s,则各段位移之比依为 。(3)开始运动18m,分成三段相等的时间,则各段位移依次为 m。3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49 s内位移是48.5 m,则它在第60 s内位移是
14、_ m. 36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37.一个气球以4 m/s的速度竖直上升,气球下面系着一个重物,当气球上升到下面的重物离地面217 m时,系重物的绳断了,问从这时起,重物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重物着地时速度多大?38一气球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4s末一小石块从气球上吊篮的底部自由落下,取g=10m/s2, 求石块离开气球后在空中运行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39.(04广东)一
15、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 .40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的点,从中选出的一条纸带如图,图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此可求出小车在C点时的速度vc=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02力物体的平衡02-1重力、弹力、摩擦力1.把一个边长为L的均质正方形薄板ABCD绕C点翻转到对角线AC处于竖直位置,其重心升高了_。2.(08江苏卷)一质量为M
16、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质量为A.2(M)B. M C. 2M D.03.下列各图中,物体A均处于平衡状态且接触面光滑,试分析其受力情况。4.(08广东理科基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 )AL原0.02mk500Nm BL原0.10mk500NmCL原0.02mk250Nm DL原0.10mk250Nm5.(01北京、内蒙古、安
17、徽卷)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劲度系数皆为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若不计弹簧质量,取,则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 )(A)、10(B)10、(C)15、10(D)10、156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_;(2)弹簧的劲度系数_;(3)弹簧伸长0.05m时,弹力的大小_。7.(99全国卷)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g/k1 B.m2g/k1
18、C.m1g/k2 D.m2g/k28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和,劲度系数分别为和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下。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_。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的压力大小等于_9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 挂衣钩如图,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1/10m,吸盘圆面压在墙上有4/5的面积跟墙面完全接触,中间1/5未接触部分间无空气。已知吸盘面与墙面之间
19、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这种挂钩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大气压器p0=1.0105Pa)10.关于摩擦力,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有时是一致的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N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则( )A砖间摩擦力为零B N越大,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越大C 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重D 两砖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12.(07海南卷Pm) 如
20、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硅码,小盘与硅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面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13(02江苏、河南卷)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图4A f15N,f20
21、,f35NB f15N,f25N,f30C f10,f25N,f35ND f10,f210N,f35N14.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 ( )A2mg B4mg C5mg Dmg15.(08山东)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 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等干零B大小为m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习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