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规划.doc
《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规划.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美姑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编 审:曲比拉坡副编审:吴利文编写:刷日林莫数据收集:杜英、海来吉木目 录一、基本情况5(一)自然概况5(二)农业概况6二、“十一五”末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7(二)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9三、“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的重要性10(一)确保高山彝区粮食安全的需要10(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11(三)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11(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1(五)充分发挥产业潜力的需要12四、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2(一)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12(
2、二)自然条件适宜,利于发展马铃薯产业基地13(三)产量高,品质优,销路逐年扩大13(四)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足14(五)具有较强的优势,可发展潜力大14五、“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4(一)发展思路14(二)基本原则15六、“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发展目标任务16(一)目标任务16七、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主要内容20(一)高标准农田建设20(二)设施农业20(三)建设核心示范园区21(四)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1(五)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21(六)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2(七)强化科技支撑22(八)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23(九)大田生产内容24八、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投资
3、概算及资金筹措25(一)高标准的农田基地建设25(二)设施农业建设26(三)核心示范园区建设26(四)良种繁育体系26(五)病虫害防治27九、效益分析27(一)经济效益27(二)社会效益28(三)生态效益29十、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保障措施30(一)组织保障30(二)资金管理措施30(三)技术保障31(四)督办措施31(五)产业物资保障措施31(六)监控保障措施32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适宜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种质资源。因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全县22多万彝族群众粮食安全、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的大局
4、。为促使我县马铃薯生产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由生产大县向生产强县迈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特制定美姑县“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210320,北纬28012850之间。县域东邻雷波、马边,南与昭觉相连,西接越西、甘洛,北与峨边接壤。县境狭长,东西宽46.4公里,南北长94.8公里,幅员面积2573 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巴普镇,海拔2000米,南距西昌170公里。交通便利,泸盐公路、宜西油路横贯全境,县内各片区、镇乡全部通公路,距离省府成都380公里
5、,是凉山州通向成都的重要通道。2.气候特点。美姑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交汇处,总体气候属于低纬度高原性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1.4,年均降雨量84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790小时,无霜期240天。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垂直差异大,具有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山立体型气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形成了适宜于马铃薯生产的特殊环境。3.人口、土地资源。美姑县辖36个乡(镇),291个自然行政村,1476个村民小组,4.2万户,总人口22万。其中彝族人口占98.7%,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县之一。总幅员
6、面积2573平方公里,折合409.2万亩,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34万亩(2010年统计数),占耕地面积的59.04%。(二)农业概况美姑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林、工、副、渔兼营的农业县。2010年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28.80万亩,粮食总产量8.06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9594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2683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5.02%。全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26元。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体任务完成11. 7万亩,比2009年增加2450亩,总产19.7万吨以上,增加10100吨以上。实现马铃薯商品薯111000吨,商品率达58%。其中马铃薯加工由于价
7、格高,成本增加,完成9500吨。完成脱毒马铃薯8.5万亩,标准化双行垄作8.19万亩,马铃薯生产面积3000亩以上的乡18个。虽然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比较好,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马铃薯品种杂乱,没有形成马铃薯良种的规模生产和专业经营,特别是凉薯系列品种非常适宜我县的自然气候和土质条件,而且市场需求比较旺,可为农民增加更大的收入。加大县、乡、村三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特别是加大凉薯系列专用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县具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二、“十一五”末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我县马铃薯生产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无论从生产规模上、区域布局上、产量品质上、良种繁育基地、科技措施上、加工业的发展等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成为凉山东部马铃薯生产基地大县之一。1.布局优化,生产规模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县马铃薯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坚持围绕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结合本县自然条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实施,将马铃薯生产规划布局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依果觉、农作、瓦西、洛莫依达、合姑洛乡等最适生态区。在生产规模上,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水平大有提高。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5年种植面积7.0995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11.7万亩、比“十.
9、五”期间扩增了4.2889万亩、扩大到原来的1.60倍;产量由2005年的11.844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9.7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78560万吨、扩大到原来的1. 66倍。2.龙头牵引,加工营销取得新突破。2005年以前,我县马铃薯加工业仍然是个空白,生产出的马铃薯主要由薯农食用和自产自销,商品量较少、销售价格较低,马铃薯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县委、县政府从2006年开始,先后引进了美姑县凯宏淀粉有限公司和美姑县普惠薯业有限公司落户建厂。每个企业的年加工鲜薯能力在10万吨左右,有力推动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3.机制创新,良种繁育取得新成效。形成了以县马铃薯良种繁育
10、网室基地为中心生产原种,马铃薯生产重点乡建立100亩以上的原种扩繁基地,1000亩一级良种繁育基地,13个乡建设10000亩二级良种繁育基地供应大田生产的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推广体系。2009年,网室生产原种50万粒;原种扩繁面积100亩,生产原种一代135吨。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凉薯97、凉薯17、凉薯14等高淀粉品种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2009年在省、州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050平方米的马铃薯脱毒网室,重点繁育凉薯14、凉薯97、米拉、凉薯17等品种,年产原种50万粒左右。同时,建立原种扩繁基地0.01万亩,低代种薯扩繁基地1万亩。4.依靠科技,标准化生产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县马铃薯生产
11、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和广度,实施以良种良法、适时播种、配方施肥、聚土垄作、合理密植、病虫综防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种植效果,提高了广大薯农生产积极性。(二)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县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不能忽视的问题。1.资金困难,投入不足。我县是国定贫困县,县域经济基础脆弱,财政收入十分困难,农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良种、肥料等投入不足,影响了我县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生产工具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因经济、自然等各种因素限制,在开展马铃薯生产中,广大薯农仍然还是用犁、锄、竹篓等较为简陋的生产工具,劳动
12、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阻碍了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进程。3.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机制尚未建立。我县是寒山区农业县,马铃薯生产重点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这些地区洪涝、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而作为保障机制的农业保险尚未建立,成为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一大制约因素。4.马铃薯生产发展不平衡。我县适宜马铃薯种植的面积大,范围广,各地薯农因认识和经济状况等差异,致使马铃薯标准化措施不到位,造成部分地区生产水平不高,产量不稳,最高平均亩产在2500公斤以上,而部分地区平均亩产不到1500公斤。造成农户间,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5.储藏设施简陋,管理不善。我县马
13、铃薯产业经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马铃薯储藏较为原始,主要以农户自己解决储藏为主。一般以就地挖坑储藏和住房内围栏储藏两种方式进行。导致种薯、商品薯变绿、冻烂等现象突出,损失损耗较大。同时,造成加工、鲜食市场淡旺季供应不平衡三、“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的重要性(一)确保高山彝区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海拔2000米二半山以上地区,马铃薯占有绝对优势,面积、产量均占该区域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的40.15以上,产值占48以上,既是这一区域群众的主要口粮、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马铃薯产量的高低、收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
14、、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通过发展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既可增加贫困地区粮食产量,减轻国家粮食供应压力。同时又能为贫困地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美姑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在10以上,年日照时数在1790小时以上,具有马铃薯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只要品种选择对路,推广脱毒良种,平均亩产鲜薯2000公斤以上是完全可能的(按鲜薯5:1折算主粮400公斤),全县推广脱毒马铃薯15万亩,可增产鲜薯4.8万吨,按鲜薯51折算主粮0.96万吨,按21万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可增加粮食48公斤以上。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是解决好马
15、铃薯产业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能有效地促进美姑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对解决贫困地区粮食生产制约瓶颈发挥重要作用,是解决二半山以上贫困农户温饱问题,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德政工程。(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进入新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向在保持供求平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而我县是地处高寒山区的贫困县,不仅工业落后,农业同样落后。发展受客观环境制约因素多,难度大,仅仅依靠目前这种单一的某项技术推广和较低的投入,难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农业就是要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合理规划等手段,种薯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
16、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加快构建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实现优势产业的崛起。(三)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农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因受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县农村农民增收渠道少、难度大,致使城乡差距逐年扩大。发展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充分利用特有的优势,扬长避短,就可最短时间缩小我县的城乡差距。(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当今农村发展主旋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我县农村,马铃薯产业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因此,只有在马铃
17、薯产业领域不断引入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和现代人力资本,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问题,才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这不仅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五)充分发挥产业潜力的需要一是可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培育和调整优势区和专业化布局,可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二是可实现区域内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在优势区域培育优势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既可实现农业增效,又能显著促进产区其他行业发展。三是可增强本地农产品的
18、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格局,极大地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可以打破旧的均衡格局,扬长避短,最大限度挖掘资源潜力。四、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基地的发展优势(一)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马铃薯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它见证了彝族群众的荣辱兴衰,是彝族群众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又十分喜爱的粮食作物。彝族群众有着长期种植马铃薯的成功经验,种植马铃薯热情高,现在已发展到了仅大春马铃薯年播种面积就在11.6万亩以上,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除满足农户生活必须口粮外,还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蔬菜和商品。近年,我县马铃薯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县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
19、重要支柱。(二)自然条件适宜,利于发展马铃薯产业基地我县属于属于低纬度高原性亚热带气候,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短,立体气候分布明显的特征。温度总的趋势呈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特点。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马铃薯生产良好,较低的温度使其有较长的营养生长期和干物质积累期,较强的光合辐射量又促进其光合作用的加强运转,变辐较大的日较差为干物质的有效积累、降低无效能耗、实现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气温冷凉干燥,大气层稀薄、尘埃少、紫外线强、空气中的污染小,使我县生产种植的马铃薯品质优、适口性好。此外,丰富的水资源为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具有发展绿色马铃薯、实
20、现马铃薯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不可多得的生态环境。(三)产量高,品质优,销路逐年扩大我县马铃薯主产区,海拔较高,一般在20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空气、水质良好,雨水充沛,气候冷凉,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薯块膨大,并保持良好的品种特性,所生产的马铃薯块大,商品薯比例高,畸形薯、小薯、烂薯较少,耐贮藏,近几年逐年外销到成都、乐山、峨眉、夹江等地。(四)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足我县为凉山东五县通向成都乐山经济圈的东部重要通道,是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的交通要道,泸盐公路横穿全境,离西昌170公里,距省会成都380公里,县境内各乡镇均通公路,为马铃薯的运输创造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全县
21、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折合409.2万亩),耕地面积48万亩,此外,还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土地资源用于马铃薯生产的潜力还很大。且马铃薯在绿色植物群中又是一种适应性广泛的作物,在生产中不仅可净种,也可间种,不仅可大春种植,也可晚秋种植,还可小春种植。(五)具有较强的优势,可发展潜力大马铃薯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1.6万亩以上,占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0.15%,产量(折产后)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8.06%。由于我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特殊气候,特别因地处高原,无任何污染,天然隔离条件好,符合马铃薯良种繁育条件,适合发展良种繁育,现已建成了脱毒马铃
22、薯良种繁育网室1050平方米,建设原种和合格种薯基地0.01万亩。因此,建设马铃薯良种基地,为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较好的种薯支撑。五、“十二五”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一)发展思路1.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以特色马铃薯产业为平台,按照农业比较优势原则,瞄准市场需求,坚持走科技兴农、科技兴美之路,着力挖掘和提升我县特色马铃薯的生产和市场竞争力。2.基地规划思路。借助项目支撑,充分挖掘我县马铃薯生产优势,力争用35年时间将特色马铃薯产业培植成农民增产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共建的支柱产业。(二)基本原则1.区域优势原则。严格按
23、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突出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重点规划核心区和适宜区。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促进优势区域规模壮大,效益提升。2.市场导向原则。立足市场需求,提高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品质改善、科技进步、加工转化等,做大做强优势特色效益农产品产业。3.科技引领原则。基地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做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构建产业技术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4.产业化经营原则。基地必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5.尊重农户意愿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姑县 十二 马铃薯 产业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