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针对训练经典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针对训练经典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针对训练经典化.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基础等级评价1(2010北京崇文1月统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比例模型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D甲基的电子式:解析:氧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A不正确;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应为,B不正确;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C不正确答案:D2(双选)(2010汕头市澄海中学摸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C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以制得Fe(OH)3胶体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
2、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解析:C项操作只产生沉淀,不会形成胶体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项错误答案:D3(2010济宁4月)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和 B和C和 D解析:中液氯为单质;中碘酒为溶液,漂粉精为固态混合物;中Na2O2为过氧化物答案:B4(2010长沙模拟)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A溶液与胶体:能否发
3、生丁达尔效应B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C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答案:D5(2010安徽无为中学)下列关于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浊液均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 BC D解析:酸性氧化物Mn2O7为金属氧化物;CO既不能跟酸反应又不能跟碱反应;乳浊液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答案:B6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B电泳现象能证明胶体
4、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C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D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1 nm109m),因此纳米材料是胶体解析:A选项中胶体不一定是液体,也不一定透明 D选项,胶体是分散系,是混合物,而纳米材料不一定是分散系,可能是纯净物答案:BC 发展等级评价 (限时45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0北京东城)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
5、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解析:B项,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项,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项,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答案:A2(双选)下列化学用语和叙述正确的是()ACa2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B抗冰雪灾害时使用的融雪剂所含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都属于盐C表示乙炔(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2(g)O2(g)=2CO2(g)H2O(g)H1256 kJ/molD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O解析:A项中NH4Cl的电子式为;C项中H2
6、O应为液态答案:B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一定是化学变化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A BC D全部解析: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HCl、NaCl溶于水,不正确;发生颜色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使某些物质褪色,不正确;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析出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减小压强,气体从溶液中逸出,冷却KNO3的热饱和溶液时析出晶体等,不正确答案:B4(2010福州三中)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类别
7、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小苏打纯净空气硝酸蔗糖B纯碱石油NaCl铁C水玻璃水泥SO2H2OD盐酸KAl(SO4)212H2O硫酸铵酒精解析:B项中铁为单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项错误;C项中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为混合物,SO2为非电解质,H2O为弱电解质,C项错误;D项中盐酸为混合物,KAl(SO4)212H2O为纯净物,D项错误答案:A5(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和CaO分别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B蒸馏和蒸发分别可以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和粗盐C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分别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得到的产物都是混合物解析:CO不是酸性氧化物
8、,A错误;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均是化学变化,C错误答案:BD6(2010陕西高考)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 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 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原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解析:Na2O2的电子式为;106 g乙醇和丙醇的混合液中乙醇和丙醇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生成的CO2是否为5 mol;Cl的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7(2010济南二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H的溶液显酸性,含OH的溶液显碱性B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C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9、数一定减小D标准状况下,2.24 L NH3溶于水制得1 L氨水,则c(NH3H2O)0.1 mol/L解析:任何水溶液中均含有H、OH,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A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正确;NaCl的饱和溶液升温,NaCl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NaCl的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NH3溶于水中的溶质主要为NH3,且生成的NH3H2O能够电离,因此标准状况下2.24 L NH3溶于水制得1 L氨水,c(NH3H2O)0.1 mol/L,D错误答案:B8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
10、溶质粒子不一定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解析: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是胶粒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A错误;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通电时溶质粒子也不会移动,B正确;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没有规律,也是布朗运动,C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正确答案:BD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NaF、MgO、Al2O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
11、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Na2O、HCl、Ba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都是电解质DH2O、HCOOH、Cu(NH3)4SO4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解析: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不同,常见的氧化性酸主要有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等,B不正确,氧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D错答案:AC10下列关于化学学科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模型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单化模拟,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的元素C有电子转移的过程不一定能产生电流,但其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而这些粒子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作用力解
12、析:在化学中,利用化学模型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A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新的元素,B错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若不构成原电池则不能产生电流,C正确;构成宏观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等,它们之间以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结合在一起,D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11(16分)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填序号)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2)以H、O、S、N、Al、N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三种或四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针对训练经典化 第一 部分 专题 物质 组成 分类 针对 训练 经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