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2试卷及答案D.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2试卷及答案D.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专业 年级 结构力学(二)试题 考试类型:开卷 试卷类型:D 卷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分,共题)1、图 1 示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 是_。(分)2、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为 2Mu,则结构的极限荷载 Pu 为_。(分)3、悬臂结构和简支结构的各振型所具有的共同特性:(1)第一主振型_不动点,(2)第 n 主振型,具有个_不动点,两不同振型之间具有_性。(分)二、简答题:(分,每题 5 分,共题)1、什么是塑性铰,其与普通铰的区别是什么?2、第一类失稳的特征、第二类失稳的特征分别是什么?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统分人 得 分 阅卷人 复查人 图 1 图 -2-E
2、I 2EI A C EI 3、剪力分配法中,若荷载不是作用在柱顶,而是作用在竖柱上应如何处理?三、计算题:(40 分,每题 20 分,共 2 题)1、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做出弯矩图。(20 分)30KN/m 60KN 8m 4m 4m 8m 图 -3-2、一简支梁(I28b),惯性矩 I=7480cm4,截面系数 W=534cm3,E=2.1104kN/cm2。在跨度中点有电动机重量 Q=35kN,转速 n=500r/min。由于具有偏心,转动时产生离心力 P=10kN,P 的竖向分量为 Psint。忽略梁的质量,试求强迫振动的动力系数和最大挠度和最大正应力。(梁长 l=4m)(简支梁跨
3、中最大挠度为 )(20 分)EIPl483max-4-四、综合题:(30 分,共 1 题)1、图所示刚架各杆 E、I、A 相同,且21000lIA,试用矩阵位移法求其内力。(提示:为计算方便,可暂设 E=I=l=q=1,待求出结点线位移、角位移、杆端轴力、剪力、弯矩后,再分别乘上EIql4、EIql3、ql、2ql即可。)图 -5-专业 年级 结构力学(二)试题 考试类型:开卷 试卷类型:D 卷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分,共题)1、455454445444344342233232324223322222122121112111000000000000kkkkkkkkkkkkkk
4、kk。2、lMu15 3、没有 正交 二、简答题:(分,每题 5 分,共题)1、答:截面的弯矩不能再增大,但弯曲变形可任意增长,这就相当于在该截面处出现了一个铰,我们称此为塑性铰。区别:1)普通铰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则承受极限弯矩 Mu。2)普通铰可向两个方向自由转动,即为双向铰,而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沿弯矩方向转动,当弯矩减小时,材料则恢复弹性,塑性铰即告消失。2、答:第一类失稳特征:结构平衡形式即内力和变形状态发生质的突变,原有平衡形式成为不稳定的,同时出现新的有质的区别的平衡形式。第二类失稳特征:平衡形式并不发生质变,变形按原有形式迅速增长,以致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3、答:1)将结构分
5、解为只有荷载单独作用和只有结点线位移单独作用两种情况。2)计算出荷载单独作用时结构的内力图及支座链杆上反力 F1;将 F1反号作用于只有结点位移单独作用的结构,并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其内力图。3)将两内力图叠加,即得剪力分配法中,荷载作用在竖柱上时最终内力图。三、计算题:(40 分,每题 20 分,共 2 题)1、(20 分)解:1)求固端弯矩 MAB=-3082/12=-160KNm MBA=3082/12=160KNm MBC=-608/8=-60KNm MBC=608/8=60KNm -6-91.63 183.25 113.5 22.05 52.23 2)求分配系数 SBC=4EI/8=EI
6、/2 SBA=4EI/8=EI/2 SB=EI BC=0.5 BA=0.5 SCB=32EI/8=3EI/4 SCD=4EI/8=EI/2 SC=5EI/4 CB=0.4 CD=0.6 3)力矩的分配与传递 0.5 0.5 0.4 0.6 -160 160 -60 60 -25 -50 -50 -25 -7 -14 -21 1.75 3.5 3.5 1.75 0.7 -1.05 183.25 113.5 113.5 22.05 22.05 2、(20 分)解:1)求自振频率和荷载频率 2)求动力系数 M 图 KNm stgSQlEIg13434.57400359807480101.24848S
7、n13.526050014.3260288.54.573.5211112222-7-3)求最大正应力 175.6MPa 4)求最大挠度 0.35cm 四、综合题:(30 分,共 1 题)1、1、解:1)编号、建坐标(见下图示)。2)计算Ke:令 E=I=l=q=1 对单元1,=0,cos=1,sin=0 46026061206120001000001000260460612061200010000010001221211121111kkkkk 对单元2,=0,cos=-0.6,sin=-0.8,cos2=-0.36,sin2=-0.64,sincos=0.48 WlPQWPlWQl4)(44maxEIPlEIQlystst484833max-8-463842638463264424474632644244740244746836702447468367263844638463326442447463326442447402447468367024474683673332313132112.kkkkk 3)计算K:23323112212121311221111100kkkkkkkkK 4)计算F:局部坐标固端力:整体坐标固端力:-9-综合结点荷载:5)引入支承条件,修改原始刚度方程:支承条件:修改后刚度方程:6)解结构刚度方程,求结点位移:7)计算eF:-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