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乐山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第四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四川省乐山市第四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 一、单选
2、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 B.铝热反应 C.H2与 O2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炭与 CuO 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不选;B铝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B 项不选;CH2与 O2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放热反应,C 项不选;D灼热的炭与 CuO 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D 项选;答案选 D。2.人造地球卫星上
3、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答案】B【解析】-2-【分析】原电池中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详解】根据 Ag2O+H2O+2e-=2Ag+2OH-,氧化银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氧化银是正极,被还原,故选 B。3.“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中上部汇集了 NH4
4、Cl 固体 B.加热时,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加热时,中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体现 SO2的漂白性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 NH4Cl,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A 正确;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又溶解中为红色,B 错误;C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C 错误;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是可逆反应,D 错误;答
5、案选 A。【点睛】易错点是二氧化硫漂白性特点以及可逆反应的含义等。4.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3-A.B.C.D.【答案】B【解析】【详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A两个 Zn 电极均与稀硫酸反应,活动性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A 错误;BCu 和 Ag 活动性不同,有电解质溶液 AgNO3溶液,构成了闭合回路,能够自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Ag=Cu22Ag,能构成原电池,B 正确;C蔗糖不是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C 错误;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 错误。答案选 B。5.已知 1
6、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且氧气中 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 496 kJ,水蒸气中 1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kJ,则氢气中 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 1 g 即 0.5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12O2(g)=H2O(g)H=-242 kJ/mol,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设 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xkJ,则有 x
7、kJ/mol+12496kJ/mol-2463 kJ/mol=-242 kJ/mol,解得 x=436 kJ/mol,即 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436kJ,故答案-4-为 C。【点睛】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共价键的数目,如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 O-H 键。6.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 LED 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化 B.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Zn2eZn C.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则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C【解析】【分
8、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详解】A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 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不符合题意,A错误;B该原电池中,锌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Zn2eZn,不符合题意,B 错误;C柠檬汁可以导电,能作电解质溶液,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能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符合题意,C 正确;D将锌片换成铁片,铜片仍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不符合题意,D 错误;答案选 C。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N2+3H22NH3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 2min 内,H2的物质的量由 20mol 减少到 8mol,则 2min 内 NH3的化
9、学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1 B.1.8mol(Lmin)1 C.0.4mol(Lmin)1 D.0.6mol(Lmin)1【答案】C -5-【解析】【详解】由题可知,H2的物质的量在 2min 内减少了 12mol,容器的体积为 10L,所以11212mol(H)=0.6mol Lmin10L2mincnvtV t,又因为23(H):(NH)3:2vv,所以113(NH)0.4mol Lminv,C 项正确;答案选 C。【点睛】计算反应速率时,要注意题中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还是浓度的变化值;对于同一个反应,相同时段内,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10、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 0.8molL-1s-1是指 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L-1 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D.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以某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A 项错误;B.反应速率为 0.8molL1s1表示 1s 内某物质的浓度平均变化了 0.8molL1,而不是 1s时的瞬时浓度,B 项错误;C.反应速率有时不一定能察觉,如酸碱中
11、和反应瞬间即能完成,但几乎没有明显现象发生,C项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正是用于衡量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D 项正确;答案选 D。9.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高温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 BaSO4 B.BaSO4 C.BaSO3 D.BaS【答案】B【解析】-6-【详解】硫酸亚铁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3224SOH O=H SO与2424=H SOBaClBaSO2HCl,因此会生成 BaSO4沉淀;由于 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 HCl,
12、不能与 BaCl2反应,所以混合气体中的 SO2不会使 BaCl2产生 BaSO3沉淀;此外混合气体中的 S 分别为+4 和+6 价,反应过程中也未涉及变价,所以也不会产生 BaS,综上所述,沉淀只有 BaSO4,B 项正确;答案选 B。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24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 加过量 NaOH 溶液 加适量盐酸 加过量 Na2CO3溶液 加过量 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详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
13、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加过量的 BaCl2溶液,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加过量的 NaOH 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或者,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加过量的 BaCl2溶液,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或,故答案为 C。【点睛】以粗盐提纯为载体,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过
14、滤要放在所有沉淀步骤的最后;除去杂质时,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加入盐酸可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7-选项 试剂 中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 H2SiO3 C 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D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32与 Ba2生成 白色 BaSO3沉淀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SO2具有漂
15、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A 正确;B.SO2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酸性:H2SO3H2SiO3,B 正确;C.SO2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使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 SO2具有还原性,C 正确;D.SO2与 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D。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 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N2和 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100mL2mol/L 的
16、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答案】B【解析】-8-【详解】A.Fe 与 98%的浓硫酸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时反应产生 SO2,不会产生氢气,A 错误;B.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反应生成 N2和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催化剂2CO2+N2,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 正确;C.虽然 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但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C 错误;D.加入适量的NaCl 溶液,虽然 NaCl 溶液不参加反应,但稀释了盐酸,溶液中 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 错误;答案选 B。13.对可逆反应 4NH3(g)+5O2(
17、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O 的同时,消耗 n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V正(O2)=5V逆(NO),说明消耗氧气的速率和生成氧气的速率相等,故 A 正确;B.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NO的同时,必然消耗 n molNH
18、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 B 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容器的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 C 错误;D.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 3V正(NH3)=2V正(H2O),故 D 错误;正确答案是 A。14.反应 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45 molL-1min-1 v(B)0.6 molL-1s-1 v(C)0.4 molL-1s-1 v(D)0.45 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B.D.【答案】A【解析】【详解】首先将速率的单位统一,v(A)0.45 molL1min1=0.00
19、75 molL1s1,然后-9-都用 A 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1s1)0.0075、0.2、0.2、0.225,则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答案选 A。【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15.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入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关物质 X、Y、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20、Z=3X+2Y B.t 时,X、Y、Z 的质量不再改变 C.t 时,Z 的浓度为 1.2mol/L D.t 时,反应停止,反应速率为 0【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X、Y 的物质的量增大,X、Y 为生成物,Z 物质的量减小,Z 为反应物,t 时刻时,X 生成 1.8mol,Y 生成 1.2mol,Z 消耗 1.8mol,X、Y、Z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又因为 t 时刻后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Z3X2Y,A 项错误;B由图可知,t 时刻起,X,Y,Z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变化,所以各物质质量也不再改
21、变,即达到了平衡状态,B 项正确;C由图可知,t 时刻,Z 的物质的量为 1.2mol,容器的体积为 2L,所以 Z 的浓度为 0.6mol/L,C 项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t 时刻起,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并不为零,D 项错误;答案选 B。-10-16.在 100mL 密度为 1.2g/mL 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 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 3mol/L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 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 气体的体积为 2
22、.24L(标准状况)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 NaOH 溶液体积最小为 100mL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 4 mo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 9.6gm3.6g【答案】C【解析】【分析】硝酸与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发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变为 Mg2+、Cu2+,硝酸得到电子变为 NO。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 NO 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产生 Cu(OH)2、Mg(OH)2;结合的 OH-的物质的量与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详解】An(OH-)=5.1g17g/mol=0.3mo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V(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乐山市 第四 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