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句.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句.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句 炼句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1(2017全国卷)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2016全国卷)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3(2015全国卷)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4(2015四川高
2、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5(2014广东高考)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6(2013辽宁高考)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解题方略 赏析关键句(炼句)2 步骤 赏析关键句(炼句)重在赏句中“意”、句中“技”,也就是说一般从艺术特色和情感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赏析。具体分析时可从以下 2 步骤入手:步骤一、理解意蕴: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既是赏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个角度。步骤二、多角度赏析:(1)语言特点:倒装句,对仗句,省略句。(2)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3)结构(构思)特点: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渲染气氛,奠
3、定基调。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景结情。例题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解析: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
4、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参考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表现手法)生动贴切;(作用)动中见静,(表现手法)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作用)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作用)诗歌鉴赏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焚起了香,增添了肃静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举子们答题的情况。举子们入场后,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举子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作者面对此景象不禁生发感慨:济济贤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尾联作者自谦年老多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鉴赏 诗歌 语言 炼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