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选修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复习.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 1 专题 1 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几类微生物比较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生物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适宜温度 20左右 30-35 15-18 30-40(主要生殖方式)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 二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二分裂生殖 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原理和发酵条件的比较 比较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制作原理 酵 母 菌 先 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
2、醋酸 反应式 有氧条件:无氧条件:糖源充足时:缺少糖源时:最适发酵温度 1825 3035 对氧的需求 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 需充足氧 pH 酸性环境 酸性环境 2.装置图解读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 CO2。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与瓶身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加水后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发酵时间 1012 d 78 d 腐乳的制作 1.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3.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1)含水量:以 7
3、0%为宜。(2)发酵温度:1518。(3)添加物质 添加物质 盐 酒 香辛料 用量 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毛坯)与盐的质量分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 12%数比为 51。左右 盐的浓度过高,影响腐乳口味;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腐乳腐败变质。装瓶时分层加盐,并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作用 杀菌、防腐与调味 (4)发酵时间: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的作用不同,所需时间应控制好,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腐乳的品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泡
4、菜的制作原理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发酵时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发 酵 初期 少(有 O2,乳酸菌活动受抑制)少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发 酵 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 其 它 菌 活动)积累、增多、pH下降 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发 酵 后 减少(乳酸继 继 续 增 下降至相对期 续积累,pH 继续下降,抑制其活动)多,pH继 续 下降 稳定(硝酸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1)原理:在盐酸
5、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色法。(2)操作流程 选修 1 专题 2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种类(1)按物理性质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 (2)按功能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原理 用途 举例 选 择 培养基 培 养 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 依 据 某 些 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而设计 从 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 加入
6、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 别 培养基 培 养 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 据 微 生 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 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营养构成 3.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4.无菌操作 获取纯净培养物 条件 结果 常用的方法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剂消毒法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
7、压蒸汽灭菌 5.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取样涂布微生物的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细菌计数 2.选择、鉴定的原理 选择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鉴定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 pH 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选择、鉴定的原理 选择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鉴定培养基:加入刚果红,培养某种细菌,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可在两个不同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选修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