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菁选3篇.docx





《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菁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菁选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菁选3篇结对帮扶调研报告1某某区扶贫办关于如何扶持牧区中小户脱贫致富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上级扶贫办关于对如何扶持牧区中小户脱贫致富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办及时下派2个工作小组,深入巴音胡硕镇9个嘎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结对帮扶调研报告1某某区扶贫办关于如何扶持牧区中小户脱贫致富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上级扶贫办关于对如何扶持牧区中小户脱贫致富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办及时下派2个工作小组,深入巴音胡硕镇9个嘎查村,走访调查了60余户中小牧户,听取了广大中小牧户生活状况介绍及脱贫想法。结合管理区实际,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巴音胡硕镇下辖的
2、9个嘎查村共有贫困户803户2339人,占管理区农村牧区人口比例为22%。此次调研走访的60余户中小牧户中,人均草场面积258亩,户均426亩。饲养牲畜共计3800余头只,其中:羊3600余只,牛200余头,人均19头(只)。除7户住房为砖木结构外,其余均为土坯结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方米。20xx年度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多为牧业收入,近三年来,因受旱灾影响种植业无收益。20xx年初,我办及时将因灾特困户607户1425人纳入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了特困家庭基本生活稳定。二、近三年扶贫项目情况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20xx20xx年,共对管理区巴音胡硕镇3个嘎查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
3、,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3万元。二扶贫项目效益情况整村推进方面。20xx20xx年,在整村推进项目中,累计购进基础母畜2529只,扶持贫困人口177户628人,户均扶持母畜12只,人均4只。当年人均增收300元左右,扶持后与扶贫前人均800元左右相比提高了2倍。贫困农牧民80%的生产资料、农牧机械得到更新和改善。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20xx年,我地实施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共计培训农牧民200人次(其中:化工38人,美容美发46人,汽车驾驶69人,电气仪表18人,厨师15人,*面设计14人)。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文化技术水*,为转移进城务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训后的90%以上农牧民通
4、过向二、三产业转移,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三、对扶持中小牧户致富的措施一调整养殖业结构,实现“减羊增牛”及“多种养殖”巴镇9个嘎查村草场面积共有65万亩,适合放牧草场54万亩,人均仅160余亩。由于草场退化及禁休牧政策的实施,“减羊增牛”成为目前重要的扶贫之路。走访的大多数牧户认为,人均草牧场只有200余亩,养羊收益渐少,调整养殖结构势在必行。由于多年自然灾害,目前自备资金不足,受扶持愿望迫切。在这方面,巴镇霍伯尔钦乌拉村的牧户郭凤云深有感触,20xx年,他将自家100多只羊全部卖出,利用这部分钱购进20头牛,当年收益虽少,但20xx年初已接犊11头,估计年内收益将达4万余元。以往每年他家
5、羊的净收益只有1.5万元左右。比较来看,饲养牛成本低,短期效益虽不明显,但有持续增收潜力。面对环境的日趋恶化,一部分牧户及时调整了养殖种类,在养牛、养羊的基础上,开始发展养禽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巴镇9个嘎查村共养鹅5.8万只,涉及13户农牧民,鹅的死亡率在15%左右。在实地调查过程了解到,养鹅基础设施差,卫生防疫工作不到位,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均是导致鹅死亡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村民购进雏鹅时,未与销售方签订单,鹅的出栏周期为4个月,销路问题须提前解决。在与温都尔敖包村及舍伯尔图嘎查负责人交谈时,他们结合村嘎查草场退化严重且水滩少的实际情况,想联户集中养猪。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
6、发展订单农业管理区耕地以黑钙土为主,质地疏松,土壤结构良好,腐殖层厚度40cm-60cm。为切实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使之得以休养恢复,建立人工饲草料地是扶贫开发可选之路,而水利设施是建立人工饲草料地的必备条件。由于地下水埋深往往超百米,工程投资大,需要扶贫投资给予补贴,以利于调动广大中小牧户加快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建得起,发展种植业用得上。目前,巴镇九个嘎查村均有一定数量的高产饲草料基地,各村民也有自耕地,发展订单农业前景看好。走访调查中,霍伯尔沁乌拉村、德勒哈达村均想规模种植马铃薯、胡萝卜,发展订单农业。霍村现有耕地8000多亩,滩地占30%左右,完全可以形成规模种植。德村有移民时耕作的高产
7、饲料地,具备种植马铃薯、胡萝卜的条件。但目前两村迟迟没有实施是因为建设水源井缺少资金,实现浇灌尚不具备条件。三切实转移牧区人口,实现农牧民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目标在入户调查走访过程中,巴镇9个嘎查村中,已有360余户1100余人转移进城。自然环境差及人均资源相对少的霍伯尔沁乌拉村、舍伯尔图嘎查、温都尔敖包村、呼仍陶勒盖村、有近40%的村民已转移入城,多转向巴镇、锡市、霍市、赤峰市。上述村常住人口中,仍有近10%的村民有转移愿望,且多以2040岁群体为主。做好转移农牧民技能培训,提高从业能力,才能实现农牧民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目标。四、扶持牧区中小牧户脱贫的几点建议一加大政策宣传与监察力度。
8、如今,广大农牧民对禁休牧政策已家喻户晓,但对管理区农牧民转移政策还处于稍有了解,不甚明确状态下。加强此方面宣传力度,通过入户宣传,选树典型的方式,宣传鼓励广大农牧民转移出居住地,入城谋发展。同时,*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提高服务能力,做好转移进城镇农牧民生活医疗住房保障、就业培训、从业税费减免、子女就学等方面工作,保障农牧民入城后稳得住、能脱贫。针对广大农牧区养殖户缺少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饲养畜禽销路不畅的实际,加强防疫技能培训,增强乡土防疫人员防疫能力。二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快农牧民转移就业进程。按照集中发展战略要求,妥善安置进巴镇、哈场、贺场从事
9、二、三产业的农牧民,使农牧区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拓宽就业信息服务渠道。二要通过深入调研,准确判断劳动力市场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短、*、快”为主的专项培训。三要进一步抓好异地扶贫和劳务输出工作,扶持贫困群众异地脱贫致富。通过调查摸底,完善劳动力资源档案,编制务工需求信息,准确捕捉和定期发布劳务信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组织和输出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四要选派干部,鼓励支持能人带队到外地谋生,开辟新的致富途径。三积极争取扶贫资金,扶持广大中小牧户致富。调查走访了解到,广大中小牧户缺少资金及技术支持,难以摆脱贫困现状。一是通过积极争取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扶持适合我地的高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帮扶 调研 报告 菁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