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提升专题训练44991.pdf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提升专题训练4499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提升专题训练44991.pdf(1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20 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知识回顾:题材特征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主要有赠内诗和悼亡诗。常见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内容情感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常用手法比
2、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衬托。具体分为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先扬后抑。2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12)题。(9 分)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
3、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闺怨诗。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写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写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2、两首诗均以“春怨”为题,但诗中都没有“怨”字,请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怨情”的。答案1、B解析“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错,金诗塑造了一个纯真娇憨、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32
4、、金诗借事抒情:女主人公将枝头莺儿打起,因为它的啼叫声惊醒了自己的美梦,使她没能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诗歌在对一个生活细节的记叙中,寄寓了一份闺“怨”(或通过动作展现:用女主人公被黄莺儿惊醒,起来打黄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得梦到辽西的悲苦,体现了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诗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含蓄而蕴藉地表达了“怨”的主题)。刘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中借落日、空庭、满地落花等景物表现主人公孤独、落寞的愁怨心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 分)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
5、,何时返旆勒燕然。【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
6、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4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4【答案】3、B(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而来,讲述京城离边关的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之情”都是曲解。)4、【答案讲评】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对比,“莺啼燕语报新年”是和平宁静的春景,是亲人团聚的佳节,而在“路几千”的遥远边关,从征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
7、象,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56)题。(9 分)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B“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8、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出了对美好纯洁恋情的赞美。56请找出本诗中的细节描写,并说说其妙处。(6 分)【答案讲评】5、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的是“双关”的手法。)6、【答案讲评】本诗精心选择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个细节。“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意和迷恋程度。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9 分)菩
9、萨蛮(唐)温庭筠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注释宝函:华美的梳妆盒。钿雀:雀饰的金钗。鸂(x)鶒(ch):水鸟名,又称紫鸳鸯。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7、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悲愁苦命,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B“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C“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
10、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8、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思想情感的主要历程。(6 分)6答案:3、B“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分析有误。这两句亦实亦虚,暗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青青”的典故,写爱人远出不归,音问断绝。4、女子晨起化妆,饰物上成双的鸳鸯触起她内心的伤感孤独;于是移目向外,试图排遣,沉香阁外吴山青翠碧绿;杨柳又轻细如丝,使她回想起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女子沉浸在回忆的悲伤中;眼前芳草茂盛萋萋,而远去之人无音讯到画楼,
11、女子由回忆回到现实,内心有着春归人不归的隐痛和更加强烈的孤独。无限自伤自怜之情使她窥镜自照,感叹自己的心事鸾镜和花都懂得,自己的心事有谁能知道呢?伤感自己如花的青春在无尽的等待中渐渐逝去,这是全词的高潮。72020 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边塞军旅诗专练知识回顾:边塞军旅诗题材特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常见标志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
12、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内容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常用手法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9 分)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8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虏障:防
13、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B颔联紧承送别。“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6 分)答案1、C 解析C 项“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2、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
14、”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 分)关山月鲍君徽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9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注】辽阳城: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地一项是()(3 分)A一二句描写了边地辽阳城笼罩在一片月光中的景象,点明了具体的时间和地
15、点。B三四句描写因为边地有风雨使月亮周围生成月晕,表现了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象。C五句直抒胸臆,用“望”描写戍卒抬头看天的动作,用“思”表达戍卒的思乡之情。D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诗人希望能建功立业,在班师回朝时谒见天子,获得奖赏。4诗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边地怎样的艰辛生活状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答案】3、D(诗人发出的是对和平的呼唤,不是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4、七、八句用比拟、衬托的手法表现边地的荒寂悲凉和戍卒戍边的艰辛。七句,用边地草木的悲鸣来衬托北风的猛烈;八句,用沙暗虏营来衬托唐军的艰辛。九、十句,用夸张、比拟的手法描述戍边征战的困苦。诗人写“佩剑凝霜”用的是夸张
16、的手法,写“旌旗疲惫”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9 分)10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注】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乃词人闲居瓢泉之作。鹈:离骚补注说:“鹈、杜鹃实两种。”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向河
17、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B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反衬人间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C 词中大量引述历史故事,用简练的语言铺叙了古代的人间种种离情别恨。D 结尾点题,将上文中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6简要赏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答案】5、B(“反衬”错,这是典型的正衬手法。)6、此句化用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的典故,渲染出一种11慷慨激昂、沉重悲壮的氛围。借易水送别表达自己与族弟分别时内心的沉痛与不舍。借荆轲
18、刺秦的失败,抒发自己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 分)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李纲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注】淝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7下
19、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B“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8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12【答案】7、C(“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选项对典故的解读有误。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
20、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8、李纲以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历史,劝喻宋高宗积极抗金恢复中原,表现出必胜的信心。辛弃疾这几句,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落败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 分)后出塞五首(其二)杜甫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注】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1、)A杜甫的边塞诗写得独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军营生活。B“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交代了入伍的时间、地点、出征的去向。叙写了一个战士早上报到,晚上就要随队伍向边关开拔的经历。C“中天悬明月”至“壮士惨不骄”描写了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军纪森严严明,将士们听到悲笳阵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13D全诗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步步相生,有声有色。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景、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得。”10这首诗,勾画出哪几个军旅生活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析。(6 分)【答案】9、C(“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分析不当,根据诗句“中天悬
22、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的意思“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可以看出,诗句只是点出“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没有对家乡思念的表达。)10、日暮:傍晚行军图,写出了军队生活的紧张多变,时间紧凑,体现军队气势凛然和庄严的行军场面。傍黑:沙地宿营图,平坦的沙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帐幕,行伍中的将领,正在召集自己属下的士卒,不仅体现了千军万马的气势,而且显现出这支队伍的整备有素。月夜:月夜静营图,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军中军纪严明,军容壮阔。忽而悲咽的笳声划破夜空,使戍边的战士肃然而升悲凉之感。1
23、42020 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贬谪凄苦主题解说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贬谪诗中还比较集中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源于其被贬后离乡的悲伤和由眼前景物触发的情思。这些情感具体说来有“思归“思人”“对山水的留恋”以及“闲适之中掩藏的孤独寂寞”等。贬谪诗中的写景,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怀才不遇的凄苦,忠而被贬的愤懑都融入诗中。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绝句漫兴九首(其九)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注渡湘江: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
24、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于这次流放途中。迟日:春日。造次:匆忙。1下面对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迟日园林悲昔游”写因眼前的春光回忆往昔的春游,“悲”从中来,着一“悲”字,为全诗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B.“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结构上起引起下文的作用。接着写湘江来点题,以“水北流”反衬“人南窜”。C.“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不能自拔。“不醒”刻画出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D.“边愁”是因被贬谪到荒凉偏远的南方产生的思念京国的愁绪,“客愁”则为诗人漂泊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愁。2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和绝句漫兴九首(
25、其九)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两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15作简要赏析。答案:1、B。B 项,“引起下文”分析不当,应该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第四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所以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这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两诗都采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加重了去偏远南方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其九)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怨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诗歌 鉴赏 综合 提升 专题 训练 44991
限制150内